“輸液一定要在右胳膊上實施!偏涼的液體從左胳膊進入,一旦引起心肌痙攣,生命即在危險之中。”日前,一則健康提醒刷屏朋友圈。不過,心內科專家指出這不過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武漢市第五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心內科副主任醫師盛蕾介紹,不論從左手臂輸液還是右手臂輸液,最終都要通過上腔靜脈匯入心臟,效果并無差異。
其次,因輸液溫度低導致心臟血管痙攣的說法同樣站不住腳。一方面,人體體溫、血液的溫度約為37℃,輸注的液體進入心臟前,會經過人體血液和內環境的“加熱”,不足以對心臟血管產生強烈刺激;另一方面,如果長時間、大劑量輸注低溫液體,有可能對局部淺表靜脈產生刺激;但這種影響非常有限,且可以通過局部加強保暖來改善。僅有一種極端的情況,如果患者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可能對寒冷刺激異常敏感,冰冷的液體進入體內會刺激迷走反射加強,出現心跳減慢,低體溫、意識喪失等現象,但是通過及時搶救可迅速恢復正常。
(摘自《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