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金民
有不少家長認為“請將不如激將”,利用孩子自尊心強、好面子、不服輸的心理,故意用激將法管教孩子。不可否認,這種方法在某種場合下能發揮一定作用,但不可常用,否則對孩子身心成長傷害很大。
激起嫉妒心理。不少家長為讓孩子變優秀,故意常拿孩子身邊優秀的同學激他,希望孩子向他學習。然而這樣可能會激起孩子的嫉妒心,對優秀的同學產生怨恨心理,導致他們關系緊張,甚至發生摩擦。
產生逆反心理。有些家長對成績中下等的孩子說:“你要是期末考試考進班級前十名,我就在地上倒爬三圈。”孩子從這種激將法里會聽出父母對自己的蔑視,更加和家長對著干。“反正你認為我不行,我就這樣了,能怎么著?”
增加自卑心理。有的家長給孩子提出過高目標,孩子無論怎么努力,也達不到要求,于是產生挫敗感,會對自己進行消極的心理暗示,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其實不用激將法,也可以有效管教孩子。
1.正面請將法。比如家長讓孩子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時,可以運用此法,對孩子說:“你做事認真,條理性強,明天家里來客人,爸媽都很忙,你把房間整理一下,做好這件事非你莫屬。“正面激勵,直接請將,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信任,他會愉快地接受,積極配合。
2.小目標邁進法。指導孩子學習,家長不可操之過急,不能給孩子過高目標。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學情、智力因素制訂切實可行的標準,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小步子邁進,“跳一跳,摘桃子”,越學越進步,越學越有信心。
3.代幣管理法。如果孩子有不良行為表現,可以用此法幫助矯正。比如,有的孩子愛玩網絡游戲,家長可以把孩子每天的行為表現賦分,玩網游一個小時扣10分,兩個小時扣20分,整天不玩加30分,其他的良好表現(如跑步、看書)分別加分,制定好加減法規則,每周匯總一次,根據事先約定和總分進行獎懲。代幣管理法堅持21天可以幫助孩子初步改正不良習慣,形成良好習慣。
4.發掘亮點法。對于成績不佳、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家長要多從“例外”中發掘亮點,比如孩子成績一向不好,但某一兩次成績不錯,借“例外”幫助他樹立自信,引導孩子總結這一兩次的成功經驗。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