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偉鋒,韓正洲,魏民,李建領,張凱,姚慧穎,王信宏,*
1.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110;2.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3.嘉應學院,廣東 梅州 514031
野菊花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L.的干燥頭狀花序[1],為清熱解毒類中成藥及相關制劑的主要原料,生長于草地、田野、路邊等,在民間及臨床上均應用廣泛[2-4]。植物化學研究表明,野菊花主要含有黃酮類、萜類、綠原酸類、葉綠素、微量元素等化合物[5-7]。其發揮清熱解毒功效的活性物質主要為黃酮類和有機酸類化合物[5,8-10]。蒙花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和木犀草苷為黃酮類化合物中的主要代表性成分,具有抗炎、保肝、抗腫瘤、保護心血管系統、抗菌等多種藥理作用。綠原酸為有機酸類化合物中的代表性成分,具有廣譜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膽、抗腫瘤、降血壓、調血脂、清除自由基等多種藥理活性[3,11-12]。
中藥的藥效是多種化學成分共同作用的結果,僅檢測蒙花苷的含量不足以準確評價和比較不同產地野菊花的質量。本研究選取了39 份不同產地野菊花樣品,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譜法(UPLC)的野菊花定量分析方法,同時對蒙花苷、木犀草素、芹菜素、木犀草苷和綠原酸5 個化合物進行定量分析,為野菊花的質量評價提供參考。
野菊花樣品均為野生樣品,初花期采收,曬干后保存,產區信息見表1,經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韓正洲工程師鑒定為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L.的干燥頭狀花序,憑證樣品存放于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

表1 野菊花樣品來源信息
對照品綠原酸(純度≥96.6%,批號:110753-201314)、木犀草苷(純度≥94.9%,批號:111720-201609)、木犀草素(純度≥99.6%,批號:111520-200504)、蒙花苷(純度≥96.6%,批號:111528-201710)、芹菜素(純度≥99.6%,批號:111901-201102)均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色譜純乙腈、甲醇均購自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ACQUITY UPLC H-Class 型超高效液相色譜系統(美國Waters 公司);MF10B 型研磨機(德國IKA 公司);ME36S 型百萬分之一分析天平(德國Sartorius 公司);XS204 型萬分之一分析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 公司);SB-400DTY 型超聲波清洗機(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色譜柱:ACQUITY UPLC CSH C18(150 mm×2.1 mm,1.7 μm);流動相:乙腈(A)-0.02%磷酸溶液(B);梯度洗脫(0~10 min,10%~15%A;10~15 min,15%~25%A;15~30 min,25%~30%A;30~35 min,30%~10%A;35~37 min,10%A);進樣體積:2 μL;柱溫:(30±5)℃;流速:0.4 mL·min-1;檢測波長:326 nm。
精密稱定過三號篩(50 目)的干燥野菊花粉末0.2 g,置于100 mL 的具塞錐形瓶中,加入70% 甲醇50 mL,稱定質量,超聲提取30 min(功率:500 W,頻率:40 kHz),放冷,再稱定質量,用70%甲醇補足減失質量,搖勻,靜置,吸取提取液,0.22 μm 微孔濾膜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13]。
精密稱取對照品綠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蒙花苷、芹菜素適量,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0 mL,得到質量濃度分別為11.82、20.35、11.11、39.68、10.00μg·mL-1的混合對照品溶液。精確吸取混合對照品 溶液0.50、1.00、2.50、5.00、10.00 mL 于10 mL 量瓶中,用甲醇定容,即得系列質量濃度的混合對照品溶液。
分別吸取2.3 項下的系列混合對照品溶液,按2.1 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5 個成分均能達到基線分離,與相鄰色譜峰的分離度均大于2.0,以各成分色譜峰計算理論塔板數>2000,且峰形較好,典型的UPLC 色譜圖見圖1。以對照品質量濃度為橫坐標(X),以峰面積為縱坐標(Y),繪制標準曲線,見表2。結果顯示,5 個成分在相應的質量濃度范圍內與峰面積的線性關系均良好(r≥0.999 0)。

圖1 混合對照品與野菊花樣品的UPLC圖

表2 各化合物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稱取野菊花混合樣品0.2 g,按2.2 項下方法處理,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連續進樣6次,記錄峰面積,計算綠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蒙花苷、芹菜素峰面積RSD 分別為0.97%、1.39%、0.65%、1.78%、1.19%,均低于2.0%。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精密稱取野菊花混合樣品0.2 g,按2.2 項下方法平行制備6 份,按照2.1 項下色譜條件進行UPLC分析,記錄峰面積,綠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蒙花苷、芹菜素峰面積的RSD 分別為1.67%、1.77%、1.82%、1.06%、1.98%,均小于2.0%,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現性。
精密稱取野菊花混合樣品0.2 g,按2.2 項下方法處理,按照2.1 項下色譜條件,分別在0、2、4、8、12、24、48 h 測定,記錄峰面積,計算綠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蒙花苷、芹菜素峰面積RSD分別為1.74%、0.49%、0.13%、1.15%、1.36%,均小于2.0%,表明供試品溶液中的5 個成分在室溫條件下48 h內穩定。
取已知含量的野菊花樣品粉末6 份,精密稱定0.1 g,按2.2 項下方法處理,分別精密加入一定量的綠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蒙花苷、芹菜素對照品溶液,按2.1 項下色譜條件下進樣,記錄峰面積,計算其加樣回收率,結果見表3,加樣回收率為99.01~99.82%,RSD最高為1.35%。

表3 野菊花5個成分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
將39 批野菊花樣品按2.2 項下方法處理,每個批次平行3 份,在2.1 項下色譜條件下進行定量測定,計算各供試品中5 個成分的含量,結果見表4。《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2020 年版規定野菊花中蒙花苷質量分數不得低于0.8%。實驗結果表明,39 份野菊花樣品中有23 份未達到合格水平,其中廣東(7、8 號)、廣西(11、13 號)、湖北(29、33 號)、重慶(35、36 號)、河南(15 號)地區9 份樣品未檢測到蒙花苷;湖北隨州樣品(24 號)綠原酸質量分數最高,為5.40 mg·g-1,湖北宜昌樣品(27 號)綠原酸質量分數最低,為0.30 mg·g-1;湖北雙牌野菊花樣品(38 號)木犀草苷質量分數最高,為2.80 mg·g-1,廣西南丹樣品(12 號)木犀草苷質量分數最低,為0.10 mg·g-1;湖南益陽樣品(39 號)木犀草素質量分數最高,為11.90 mg·g-1,湖北隨州樣品(22、24號)木犀草素質量分數最低,為0.60 mg·g-1;湖北監利樣品(28 號)芹菜素質量分數最高,為1.10 mg·g-1,河南汝州(16 號)、河南焦作(17 號)、湖南雙牌(38 號)3 份樣品中未檢測到芹菜素。

表4 野菊花5個成分含量測定結果 mg·g-1
UPLC 具有高分離度、高靈敏度、洗脫時間短等優點[14-17]。譚曉杰等[18]建立了HPLC 測定野菊花蒙花苷的方法,檢測波長選擇326 nm;崔蘭沖等[19]研究了超聲提取野菊花組分的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研究選擇了70%的乙醇超聲提取30 min 的樣品處理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CSH C18(150 mm×2.1 mm,1.7 μm)色譜柱,乙腈-0.02%磷酸溶液為流動相梯度洗脫,流速為0.4 mL·min-1,柱溫為(30±5)℃,進樣體積為2μL,檢測波長為326 nm。在此條件下,5 個成分線性關系良好,精密度、穩定性、重復性及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表明,此方法可以用于野菊花定量分析。
本研究對39 批次野生野菊花進行了定量分析,綠原酸、木犀草苷、蒙花苷、木犀草素、芹菜素質量分數分別為0.30~5.40、0.10~2.80、0~15.40、0.60~11.90、0~1.10 mg·g-1。說明不同產地野生野菊花各成分含量差異顯著,質量參差不齊。建立合理、有效的中藥質量評價體系是實現中藥現代化的前提之一,本研究的野菊花樣品,按《中國藥典》2020 年版規定[1],合格率僅為41.0%,同時有9 份樣品未檢測到蒙花苷。譚曉杰等[18]、崔蘭沖等[19]的研究中也檢測到大量不合格樣品。多種證據表明僅以蒙花苷含量判定野菊花藥材質量不夠全面,仍需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