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敏
(河南省內黃縣中醫院,河南 內黃 456300)
支氣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是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參與的氣道炎癥反應性疾病[1],臨床表現為喘息、氣促、咳嗽。本研究用針刺聯合小青龍湯輔治BA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118例,均為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BA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9例。對照組男39例,女20例;年齡26~75歲,平均(47.30±3.51)歲;病程3~12年,平均(6.81±1.27)年。觀察組男36例,女23例;年齡23~71歲,平均(47.29±3.60)歲;病程2~10年,平均(6.79±1.24)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西醫診斷標準:參考《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層版)》[2]的標準。①反復發作喘息、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多與接觸各種變應原、冷空氣、物理、化學性刺激;②發作時兩肺可聞及明顯散在或彌漫性哮鳴音;③癥狀可自行緩解或治療后緩解;④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胸悶、咳嗽。
中醫診斷標準: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寒飲型哮喘證的標準[3]:呼吸急促,喉中痰鳴音,痰白不粘,口不渴,舌苔白滑,脈浮緊。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②患者能按時服藥,依從性好;③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哮喘持續狀態或重度、危重度;②不屬于寒飲哮喘;③伴有先天性心臟病、肺腫瘤和支氣管擴張;④伴有肝腎功能障礙。
兩組均用氨茶堿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2020987)250mg、地塞米松注射液(廣州白云山天心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4022091)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3022475)250mL靜脈靜脈注射,治療14天。
觀察組加用針刺聯合小青龍湯治療。①針刺:取穴定喘、肺俞、豐隆、曲池,魚際,列缺,足三里,內關,太溪,三陰交(均取雙側,每次取其中4~5穴,輪流取穴)。用1.5寸華佗牌毫針,在針具和穴位常規消毒后,針刺諸穴,以感覺到酸、麻、脹后留針30min,10min捻轉1次。每日1次,共治療28天。②口服小青龍湯:桂枝9g,麻黃9g,法半夏9g,芍藥9g,干姜6g,細辛6g,炙甘草6g,五味子6g。咳嗽加重者加桂枝10g,杏仁10g;氣喘者加地龍10g,僵蠶10g;氣虛者加黃芪40g;黃痰者加魚腥草10g,膽南星10g。加水700mL煎至300mL,早晚飯后各溫服1次。治療14天。若患者咳嗽、胸悶、憋氣嚴重需加服氨茶堿0.1g緩解癥狀。
治療前后肺功能采用德國耶格肺功能儀檢測第1s最大呼氣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第1s最大呼氣量/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最大呼氣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R)。
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采集空腹靜脈血,離心后取上清液,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基質金屬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腫瘤壞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的表達。試劑由日本Takara公司提供。
用SPSS19.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參照《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4]評定療效。臨床控制:哮喘癥狀完全緩解,雙肺干濕啰音完全消失或治療后FEV1大于等于80%預計值,FEV1增加量大于35%。顯效:哮喘癥狀明顯減輕,雙肺偶聞干濕啰音,治療后FEV1達到預計值的60%~79%,FEV1增加量在25%~35%。有效:哮喘癥狀有所改善,雙肺仍聞少量干濕啰音,FEV1增加量在15%~24%。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甚至癥狀加重。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FEV1(L) FEV1/FVC(%)PEFR(mL/min)觀察組 59治療前 1.14±0.20 57.23±2.40 60.31±5.26治療后 2.63±0.64*△ 75.56±3.12*△ 78.89±8.50*△治療前 1.12±0.20 57.40±2.38 60.47±5.30治療后 1.91±0.43* 69.52±3.41* 72.59±6.32*對照組 59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表達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表達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表達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IL-17(ng/L) MMP-9(μg/L) CRP(mg/L) TNF-ɑ(U/mL)觀察組 59治療前 9.38±1.27 356.79±24.65 14.27±7.76 64.31±10.82治療后 7.34±1.06*△ 208.64±15.79*△ 7.29±5.38*△ 40.25± 6.97*△對照組 59治療前 9.40±1.23 357.01±24.27 14.30±7.81 64.50±11.32治療后 8.57±1.18* 241.38±17.36* 9.75±5.94* 48.72± 7.08*
BA與氣道高反應性、神經功能異常和氣道慢性炎癥相關,以上因素導致可逆性氣流受限,并出現喘息,胸悶,氣急和咳嗽等癥狀。目前采用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和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IL-17是輔助性T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與氣道高反應性有關;促進炎性因子的釋放。MMP-9是BA氣道炎癥和氣道重塑的炎性因子,與氣道損傷有關。CRP在TNF-ɑ刺激下肝臟合成,反映氣道受損的程度。TNF-ɑ是單核巨噬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誘發氣道損傷炎性因子的合成,促進炎性介質的釋放,加重氣道受損。
BA屬中醫“哮病”范疇。外邪入侵,體虛勞倦,飲食不當誘發,痰隨氣升,壅阻氣道,肺失宣降。曲池清肺利氣。魚際、列缺為手太陰肺經穴,宣肺利氣。足三里、三陰交兩者合用健脾胃,充肺氣。內關寬胸理氣。太溪充真元之氣。諸穴合用補肺脾腎,清肺利氣。現代醫學認為針刺調節整體功能,改善慢性氣道炎癥,改善肺功能,減少BA發作,降低嗜酸性粒細胞的水平,抑制氣道炎癥反應[5]。小青龍湯中桂枝解表除寒,麻黃解表除邪,法半夏化痰燥濕,芍藥瀉肝火,干姜,細辛溫燥辛散,五味子溫肺止咳,炙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發散外寒,化痰蠲飲。藥理學研究表明桂枝解熱鎮痛,鎮靜抗炎。麻黃松弛氣道的平滑肌,增加肺的灌流量[6]。法半夏鎮咳,抑制腺體分泌。芍藥緩解組胺引起的平滑肌痙攣。干姜解熱,鎮痛,抗炎。細辛解熱,抗炎,增加肺組織的灌流量。五味子止咳,平喘,減少氣道分泌物,抗菌消炎。炙甘草減輕氣道損傷,降低炎癥因子的釋放。藥理學研究表明小青龍湯明顯抑制嗜酸性粒細胞脫顆粒,顯著提高β2-腎上腺素能受體的功能,調節免疫狀態,減輕氣道炎癥反應[7]。
綜上所述,針刺聯合小青龍湯輔治BA療效較好,可提高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