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彪,石 巖,張兆康
(1.北京市豐臺區大紅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京 100075;2.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北京 100041)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為常見眼科疾病,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非增殖期DR將導致視力降低,嚴重者將導致失明。本研究用益氣活血方聯合羥苯磺酸鈣治療非增殖期DR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共156例,均為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治療的非增殖期DR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78例。觀察組男45例,女33例;年齡45~77歲,平均(59.67±3.41)歲;病程2.5~12年,平均(7.25±2.15)年;非增殖期Ⅰ期32例,Ⅱ期28例,Ⅲ期18例。對照組男42例,女36例;年齡45~79歲,平均(60.07±3.36)歲;病程2~11.5年,平均(7.05±2.20)年;非增殖期Ⅰ期31例,Ⅱ期26例,Ⅲ期2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非增殖期DR中醫診斷標準符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醫防治指南》[1]中氣陰兩虛、脈絡瘀阻證,癥見視物變形,視物模糊,目睛干澀,眼前黑花飄舞,口干咽燥,神疲乏力,氣短懶言,便干或稀溏,脈沉細無力,舌紫暗、胖嫩或有瘀斑;②西醫診斷標準參考《實用眼科學》[2],具有明確糖尿病史;存在非增殖期DR表現,單獨或合并出現微血管瘤、黃斑水腫及視網膜出血等視網膜病變;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檢查可見無新生血管等增殖期眼底改變;③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④可耐受益氣活血方、羥苯磺酸鈣治療;⑤意識清晰,精神狀態良好,依從性較高。
排除標準:①伴有青光眼、視網膜脫落及視神經疾病等其他眼部疾病;②既往接受過激光等治療;③肝、腎功能損傷;④凝血功能異常;⑤合并嚴重感染。
兩組均接受羥苯磺酸鈣(江蘇萬高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288)治療,1次0.5g,日3次,持續治療3個月。
觀察組加用益氣活血方治療。藥用黃芪、黨參各30g,川芎、石決明、當歸各20g,夏枯草、菊花各15g,取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服用,1個月為一療程,各療程間間隔7天進行下一療程,治療3個療程。
視力及視網膜病變程度: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通過Snellne國際標準視力量表檢查視力,并采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視野/眼底血管熒光造影測定黃斑厚度及視野灰度值。
CRA血流動力學指標: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測定視網膜中央動脈(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
視網膜病變: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采用眼底熒光血管造影觀察視網膜硬性滲出、微動脈瘤改善情況,其中視網膜硬性滲出消失或較治療前減少為有效,無明顯改變或較治療前增多為無效;微動脈瘤消失或部分吸收為有效,無明顯改變或較治療前增多為無效。
不良反應:胃部不適。
用SPSS22.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視力水平提高大于3行,視網膜滲出、出血明顯減少為顯效。視力水平提高1~2行,視網膜滲出、出血減少為有效。視力水平無明顯改善為無效。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視力及視網膜病變程度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視力及視網膜病變程度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視力及視網膜病變程度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
兩組CRA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CRA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cm/s,±s)

表3 兩組CRA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cm/s,±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
兩組視網膜硬性滲出、微動脈瘤情況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視網膜硬性滲出、微動脈瘤情況比較 例(%)
不良反應:治療期間僅對照組出現2例輕微胃部不適,未經對癥治療自行緩解。
DR為糖尿病常見并發癥,多由于長期高血糖所致。DR主要分為非增殖期、增殖期,其中眼底病變早期為非增殖期,若未能及時治療將發展為增殖期,導致玻璃體出血、黃斑水腫及繼發青光眼等,嚴重損傷視功能,并增加失明風險。研究發現,DR主要病理學依據為微血管擴張,損傷微血管細胞及視網膜功能。羥苯磺酸鈣有利于改善微血管,促使血管壁生理功能得以改善,調節血液及血漿黏度,對血小板聚集進行抑制,改善血管通透性及血-視網膜屏障功能,保護視網膜屏障功能[4]。
中醫認為,眼絡阻塞、氣虛血瘀為DR基本病機,故治療應當以化瘀通絡、益氣行血為主。益氣活血方中黃芪排膿消腫、益氣行血,黨參和胃生津、補中益氣,川芎活血祛瘀、行氣開郁,石決明平肝清熱、明目去翳,當歸養血活血化瘀,夏枯草明目、散結、清肝,菊花散風清熱、平肝明目。諸藥合用,共奏平肝明目、化瘀通絡、益氣行血之功[5]。藥理研究證實,益氣活血方具有抗凝、抗血栓等作用,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改善血液黏度及微循環功能,同時有利于清除自由基,發揮抗缺氧的作用,用于非增殖期DR治療能夠控制病情進展,改善視力水平及視網膜病變[6]。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視力優于對照組,黃斑厚度、視野灰度值低于對照組,治療后CRA的PSV、EDV高于對照組,視網膜硬性滲出、微動脈瘤改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治療期間僅對照組出現2例輕微胃部不適,未經對癥治療自行緩解。提示益氣活血方與羥苯磺酸鈣聯合治療能夠發揮協同增效作用,有利于改善臨床癥狀,提高視功能,改善黃斑厚度及視野灰度值,減輕視網膜病變程度,改善視網膜血流動力學,且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益氣活血方聯合羥苯磺酸鈣治療非增殖期DR能夠改善視網膜病變程度,提高視力,調節血液流變性,且不良反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