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忠于
(河南省夏邑縣人民醫院骨一科,河南 夏邑 476400)
踝關節骨折為臨床常見骨創傷疾病,可引起踝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降低患者生活質量。踝關節骨折約占全身骨折的3.9%,青壯年為好發群體,其中以旋后-外旋型常見[1]。手術為臨床恢復患者踝關節結構、促使其功能恢復的主要方法,效果確切,但術后受到踝關節疼痛、腫脹等影響,可導致恢復延長。推拿按摩為臨床常見康復方法能緩解腫脹、僵硬、疼痛等,但對于合并深靜脈血栓,推拿按摩不當可引起血栓脫落,堵塞血管,加重血液循環障礙,損傷踝關節功能。中藥熏洗可緩解癥狀。本研究用活血止痛熏洗劑聯合推拿按摩治療旋后-外旋型踝關節骨折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114例,均為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治療患者,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57例。對照組女20例,男37例;年齡34~49歲,平均(41.26±3.18)歲;Lauge-Hansen分型為Ⅱ度29例,Ⅲ度28例。觀察組女24例,男33例;年齡34~49歲,平均(42.05±2.97)歲;Lauge-Hansen分型為Ⅱ度25例,Ⅲ度3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經X線等檢查確診,為單側骨折,術后可行推拿按摩、熏洗,痛閾正常,骨折前無踝關節功能障礙,無精神類疾病,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開放性骨折,凝血功能障礙,腦、心、腎、肝等嚴重疾病,術后感染未控制,不能配合研究。
兩組均順利完成手術。對照組用推拿按摩治療。于術后3~7天開始,平臥位,雙手環抱患者踝部,點按其太溪、昆侖、丘墟、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每穴3次,1次10min,按壓力度以有酸脹感為宜。以環揉手法按摩膝外側至足跟肌,反復10~15次,1次5min。一手托足跟,一手握足弓,緩慢做背伸、跖屈動作,以患者可承受能力為度,并可拔伸腳趾,5~10次,1次3~5min。握空拳輕輕捶打小腿,至踝關節肌肉,以緩解踝關節僵硬,1次2min。治療時間不宜過長、推拿按摩手法不宜過重,避免踝關節損傷加重。2周為一療程,持續3個療程。
觀察組用活血止痛熏洗劑聯合推拿按摩治療。活血止痛熏洗劑藥用姜黃、透骨草、雞血藤、紅花、威靈仙、白芷、川楝子、當歸、羌活、蘇木、乳香、土茯苓、花椒、五加皮。根據手術創傷、疼痛、腫脹程度調整藥物劑量,劑量范圍10~25g。畏寒、痛甚者加牛膝12g、防風9g、蒼術9g,氣血凝結、組織粘連加白醋500ml。加水4000mL,煎煮20min,將患足置于藥盆上方熱氣熏蒸,待溫度降至40℃左右將患足浸泡于藥盆內,同時行踝關節背伸、內收、屈跖、旋轉活動,1次浸泡15~30min,1日2次。熏洗完畢后立即行推拿按摩,方法同對照組。2周為一療程,持續3個療程。
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2]評估術后3天、15天、30天疼痛程度,量表總分10分,得分與疼痛程度呈正相關。
采用Marland足部功能(MFS)評分[3]評估術后3天、1個月、3個月踝關節功能,量表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踝關節功能越好。
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4]評估兩組術后3天、術后1個月、3個月生活質量,量表內容包括生理、心理、環境、社會關系4個維度26個條目,根據1~5級評分,總分26~13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用SPSS22.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術后疼痛程度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疼痛程度比較 (分,±s)

表1 兩組術后疼痛程度比較 (分,±s)
組別 例 術后3d 術后15d 術后30d觀察組 57 6.14±2.03 3.18±0.94 1.03±0.57對照組 57 5.59±1.86 4.07±1.02 2.16±0.68 t 1.508 4.844 9.615 P 0.134 <0.001 <0.001
兩組術后踝關節功能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踝關節功能比較 (分,±s)

表2 兩組踝關節功能比較 (分,±s)
組別 例 術后3d 術后1個月 術后3個月觀察組 57 47.63±2.19 74.19±5.83 91.25±6.04對照組 57 48.05±2.87 65.22±4.97 83.16±5.47 t 0.878 8.840 7.495 P 0.382 <0.001 <0.001
兩組術后WHOQOL-BREF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WHOQOL-BREF評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術后WHOQOL-BREF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術后3d 術后1個月 術后3個月觀察組 57 91.53±6.94 115.37±8.26 120.15±6.91對照組 57 93.28±7.26 104.28±7.33 113.72±5.86 t 1.316 7.582 5.358 P 0.191 <0.001 <0.001
旋后-外旋型為踝關節骨折常見類型,數據指出,其在踝關節骨折中占比超過50%[5]。旋后-外旋型踝關節骨折主要表現為踝部劇烈疼痛、腫脹、皮下瘀血、畸形等,從而影響正常行走功能。手術為臨床主要治療手段,能恢復踝關節結構、足踝功能,但也會引起術后腫脹、疼痛等,影響術后康復鍛煉,延長恢復時間。
按摩推拿能在疏通血脈,緩解關節僵硬,改善疼痛。活血止痛熏洗方中透骨草能通達四肢陽氣,收斂創面,與威靈仙合用可達到溫通經絡、祛風止痛的效果。羌活、紅花、姜黃、白芷能活血行氣、祛瘀除寒,還有止痛的作用,能緩解骨節酸脹。白術、當歸能止痛壯骨、益氣補血[6-8]。此外,中藥熏洗還能結合藥力、熱力,在促進皮膚吸收藥物的基礎上緩解肌肉緊張狀態,并能通過開放毛孔,促使毒素排出,對術后關節活動障礙的恢復具有顯著作用[9-10]。
熏洗雖能促進踝關節局部組織血液循環,促進代謝,但足部與臟腑器官對應反射區較多,經脈密布,為避免失水過多、血液過多地流向下肢等,熏洗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5~30min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