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樹瓊
董琪是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郵票廠有限公司的郵票雕刻師,9月17日,她創作的一組雕刻版肖像作品《天空中最亮的星》,搭乘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和三位航天英雄一起遨游太空90天后,與其他搭載物品一起返回地球。
“用‘國家名片上的藝術語言弘揚中國科學家精神,用我的專長和作品向科學家致敬,是我逐漸萌生且不斷強化的愿望。如今,我終于圓夢了!”董琪看著工作室墻上的肖像畫底稿感慨道。
董琪出生于改革開放春風吹拂的年代,媽媽在郵局工作,作為在郵局長大的孩子,董琪最喜歡那里的兩個柜臺,“一個是集郵柜臺,剪郵票、分堆,花花綠綠的,對我的吸引力特別大;還有一個是報刊柜臺,可以看書。”
與郵票結下的緣分,影響著董琪之后的求學和工作。
這次跟隨載人飛船登上太空的《天空中最亮的星》,便是她在防疫封閉期間創作的三幅作品,作品的主人公分別是鐘南山院士、屠呦呦院士和袁隆平院士。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一切線下活動被按下“暫停鍵”。當時郵票國家隊的多位優秀藝術家全力投入抗疫選題的創作中,董琪的設計方案3月12號中選《萬眾一心》郵資紀念封、明信片。
“完成《萬眾一心》后,我一直在思考,利用手中的這支筆,我還可以給科學家創作雕刻版肖像畫呀!”想到這,董琪特別興奮,眼中閃過一絲光芒。
“郵票被稱為‘國家名片,就像一部方寸編年史,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進步和發展,都會記錄在冊?!倍鹘忉尩?。
可問題來了,董琪并沒真正見過這3位科學家,她所能找到的照片也僅限于網絡渠道,但肖像畫極為講究人的神態,模糊的網絡圖片必然滿足不了創作要求。
“畫肖像,像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倍靼l動所有朋友幫忙提供高清照片,各個角度的都要,來者不拒,“要立體的,鮮活的,具體的。因為像不僅僅是容貌上的像,更是一種精神氣質?!?/p>
畫人難畫骨,精神氣質就更難表現。董琪在創作時有意尋找這3位科學家的個性。在表現點線關系時,要反復琢磨、反復思考,人物性格的特點和線條的剛硬和柔軟要相符。這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工種。有時候著急想快點刻,啪,就戳到手上了。因為是在方寸大小的鋼板上作畫,刀必須磨得非常鋒利,“刀尖到什么程度呢?往指甲上輕輕一放,就扎進去了。”因此,在刻畫過程中,董琪時刻謹記著“慢就是快”的原則。正因為工藝特殊,董琪創作這樣一幅雕刻版肖像畫需要100個小時左右。
(摘自《中國婦女報》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