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明,包增明
(國家能源集團諫壁發電廠,江蘇 鎮江 212006)
安全生產不僅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還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國家能源集團諫壁發電廠(以下簡稱“電廠”)在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樹牢安全生產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的同時,按照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和“雙創”工作要求,以及集團公司“一三五七”發展戰略,以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努力打造智慧企業。面對大量承包商人員入廠施工帶來的眾多安全管理難點問題,電廠從安全生產管理上深挖潛力,充分應用先進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將大數據統計、歸類和分析功能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研發出全員安全教育信息化管控平臺(以下簡稱“平臺”),使企業在承包商安全管理方面實現了對入廠人員的可控、在控,為智慧企業建設和打造智慧安監提供了工作思路與管理模式參考。
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全生產作出的重要指示強調,要“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企業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大量承包商從業人員入廠施工的情況,因其文化水平、業務技能、安全培訓程度的不同,個人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等方面參差不齊,加上施工現場存在著高風險作業多等眾多安全管理難題,使發電企業承擔著巨大的安全生產責任。
外委人員安全培訓難點和問題的五個方面具體如下:
(1) 施工項目多、人員流動性大,入廠培訓頻次較高。
(2) 培訓針對性不強、內容和形式單一。
(3) 培訓效果不高,人員安全意識不強。
(4) 多部門管理,人員培訓檔案存放分散。
(5) 安全管理人員投入率高,耗費大量工作人員的精力。
生命重于泰山,為能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符合《安全生產法》中要將被派遣勞動者納入本單位從業人員統一管理的規定。落實國務院及部委要求,切實做到先培訓、后上崗,將外包單位作業人員、勞務派遣人員、實習人員納入本單位從業人員統一管理,對其進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操作技能教育培訓。在結合智慧企業建設和承包商安全管理實際情況,應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研發出全員安全教育信息化管控平臺,旨在解決外委人員安全培訓的難點和問題。
全員安全教育信息化管控平臺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電腦端+手機App+智慧教室”多終端應用模式,主要由全員安全教育信息化管控系統、資源數據中心服務器等組成。平臺包含外委管理模塊、培訓管理模塊、體能技能測試模塊、風險分析預控模塊、出入證管理、檔案管理、人員違章管理、課程管理模塊、人員管理模塊等9大功能模塊,實現了對外包人員安全準入管理的信息化和數字化轉型。
用于對外委項目入廠的項目資料、承包商和人員資質等材料的審查和歸檔。首先,由項目管理人員在平臺上創建外委項目和外委單位相關信息后,點擊“通知提交資料”即可告知本項目的承包商負責人上傳項目資料。其次,承包商負責人按照平臺發出的手機短信息操作提示,完成相關資料的上傳工作。最后,項目管理人員進行在線審核,填寫審核意見。不合格資料再由承包商負責人進行整改后上傳資料復審,直至合格。承包商人員安全教育培訓管理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承包商人員安全教育培訓管理流程
平臺通過互聯網實現了不見面在線上傳與審核,并采用身份信息對比技術,可對超齡人員進行預先干預,不讓其上傳資料,杜絕無效資料的審核,提高了辦事效率。同時,平臺將歷次審核情況進行自動記錄,便于責任追溯。外委項目資料上傳與資料審核清單如圖2所示。

圖2 外委項目資料上傳與資料審核清單
經審核合格后人員憑身份證號和初始密碼,可通過電腦PC端或安培空間App登錄到平臺中,完成入廠前“廠級、部門、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平臺中課程管理模塊擁有九大類別,涉及到國家法律法規、各項安全基礎知識等的培訓課件,方便各級培訓管理人員根據不同的項目安全管理特點,下達針對性的定時項目或周期項目培訓學習和考試任務,避免一張試卷通用的現象,有效提高了人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杜絕考核不合格人員入廠施工。
此模塊由測試檔案和模板管理二個小模塊組成,用于身體平衡能力測試和高處作業、焊接、氣割、起重工、架子工和低壓電工的技能測試工作。測試人員通過安培空間App完成體技能測試工作,測試結果自動歸檔。
針對不同的崗位和工種在平臺中分別建立人身安全風險分析預控基礎數據庫。讓參加安全培訓人員可通過安培空間App進行員工人身安全風險分析及預控訓練,系統可自動推送對應的風險控制措施供人員學習,增加人員自主識別風險的能力。作業人員根據作業內容,通過安培空間App軟件在每次作業前完成人身風險辨識與預控措施填寫工作,提升人員防范風險能力。實現廠級、部門、班組的管理人員線上審核,平臺自動記錄審核情況內容。同時,對審核中發現風險辨識或預控措施不正確的問題下達整改和培訓任務,系統可自動推送對應的風險控制措施供人員學習,增加安全抗風險的能力。
電教室的教學終端機對所有入廠集中培訓人員進行人臉、指紋、身份等信息采集和比對,并讓人員出入證的數據庫與企業安保系統關聯,為通過考試和體能技能測試全部合格的人員打印并發放出入證,實現持證上崗、人證一致的管控。豐富反違章管控方式,當人員發生違章后,系統推送反違章培訓學習任務,并對違章人員的出入證進行換證或退證處理,防止不安全人員進場作業給企業帶來的安全生產隱患。
對所有進入平臺培訓的企業內部員工和承包商人員的單位、崗位、職務、學歷、體驗報告、人身保險、學習情況及考試成績等相關信息建立完整的個人檔案。同時,能對安全管理人員資格證書、建造師證、注冊安全工程師證、法人授權書、特種作業操作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等各類證書進行動態跟蹤管理,平臺自動對即將到期的證書和人員信息變化進行重點提醒,直致完成更新,確保檔案資料真實、有效。
依據企業違章考核標準,在平臺中建立違章考評標準庫。利用平臺信息推送功能對違章人員進行違章曝光,并自動進入違章處理環節,讓違章人員完成安全教育培訓任務后平臺自保存違章臺賬。人員行為動態管控流程如圖3所示。同時,違章考核標準庫關聯出入證管理模塊,采用目視管理方法和12分制管理,對外來人員臨時出入證分別用“綠、黃、紅”來表示,綠色表示合格無違章人員、黃色表示發生過違章再培訓人員、紅色表示發生過多次違章再培訓人員。便于各級人員對違章人員進行更為有效監管。

圖3 人員行為動態管控流程
平臺不僅提供了公用培訓課件和題庫,還建立了消防、特種作業、危化品管理等專項培訓課件和題庫。可供培訓管理人員根據不同的培訓任務或要求,設置培訓時間、練習時間、考試時間,讓參加培訓人員進行培訓項目的學習、練習和考試。為能開展更加有效的專業培訓,平臺具備自制課程功能,也可滿足個性化、專題化的安全培訓的需要。
系統管理員可對所有平臺中的人員信息進行新增、刪除、導入、導出、編輯、轉移、重置密碼、在崗、離職、查詢詳情等操作,確保人員信息時刻處于最新狀態,對進入企業的各級人員信息進行精準掌控,為人員安全管理提供可靠數據。
基于互聯網的安全培訓模式將海量培訓課程上傳,實現學員在線學習、在線考試等功能,并能多次重復,不間斷地進行學習,減少了師資、教材、試卷等方面的成本,降低了安全培訓管理實施的難度。新型培訓方式更具吸引力,激發了人員的學習興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人員的安全素質、安全意識,從而降低了安全事故的發生率,提升了企業隱形的經濟效益。通過有效的安全培訓工作,使人員的人身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在社會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產生了積極效應,從而降低事故發生率,提高企業形象。
作為智慧企業建設的組成部分,其可拓展性強,可向各管理平臺或數據庫進行融合,如人員的數據庫可與企業安保系統相關聯,并在省公司乃至更大的范圍內以區塊鏈共享數據庫方式,實現信息共享,使人員信息數據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
全員安全教育信息化管控平臺的應用,實現了安全培訓管理流程化、安全培訓內容多樣化、人員管控全過程化、信息管理智慧化。有效提升了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為智慧安監和智慧企業建設提供江蘇樣板。
以上在基于火電企業智慧化建設基礎上,應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研發出全員安全教育信息化管控平臺,提升了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為智慧企業建設和打造智慧安監提供了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