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勝 王遠慶
摘要:豬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鐵以及磷等營養成分,是日常生活中主要的副食品,具有補虛強身,滋陰潤燥、豐肌澤膚的作用。凡病后體弱、產后血虛、面黃肌瘦者,皆可用之作營養滋補之品。豬肉作為餐桌上重要的動物性食品之一,因為纖維較為細軟,結締組織較少,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因此,經過烹調加工后肉味特別鮮美。隨著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高,對于食物的要求以及需求量也越來越高。所以豬肉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非洲豬瘟嚴重影響了我國畜牧業發展,并且危害到人類的身體健康。我國多地已經發生了非洲豬瘟疫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非洲豬瘟的臨床癥狀以及病理變化,然后分析了非洲豬瘟防控措施。以此供相關人士參考交流。
關鍵詞:豬肉;非洲豬瘟;防控措施
0 引言
非洲豬瘟是非洲豬瘟病毒傳染家豬以及各種野豬而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以及烈性的傳染病。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其列為動物疫病,在我國非洲豬瘟屬于重點防范的一類動物疫情。主要是因為非洲豬瘟的發病過程短暫,最急性以及急性的感染死亡率是百分之百。但是非洲豬瘟的臨床表現與豬瘟相似,都是發熱、心跳加速、呼吸困難、胃腸膜出血,只能依靠實驗室的檢測確診。非洲和西班牙半島有幾種軟蜱是非洲豬瘟的貯藏宿主和媒介。美洲等地分布廣泛的很多其他蜱種也可傳播非洲豬瘟。非洲豬瘟,只傳染豬不傳染人。但是人類食用患有非洲豬瘟的肉也是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造成食品安全的問題。
1 非洲豬瘟的臨床癥狀以及病理變化
1.1 非洲豬瘟的病原
非洲豬瘟的病原是非洲豬瘟病毒,非洲和西班牙半島有幾種軟蜱是非洲豬瘟的主要的傳播途徑[1]。感染非洲豬瘟的豬以及排泄物是病毒的主要來源,病毒的存貨能力很強,在低溫血液中可以存活七年左右,在常溫條件下可以存活大概五周,在60℃以上的溫度可以滅殺非洲豬瘟的病原體。
1.2 非洲豬瘟的臨床癥狀
感染非洲豬瘟的潛伏期一般在一周左右,臨床感染的3d左右會出現發熱的癥狀,死前的兩天前體溫才會下降。體溫下降期間臨床癥狀才可以表現出來,感染非洲豬瘟的初期,豬會出現食欲不振、四肢無力、咳嗽、呼吸困難的情況。并且豬的身體部位會出現紫色斑、中心分散性出血。
1.3 非洲豬瘟的診斷
非洲豬瘟的臨床癥狀較為復雜,只依靠人為看診無法得出正的診斷結果,只能依靠生物實驗室進行診斷,可以快速的得出診斷結果。比如可以根據血清學進行診斷,豬瘟的蛋白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以利用血清學的檢測技術,檢測豬體內的蛋白是否具有感染性[2]??梢允褂妹嘎撁庖呶綄嶒灲Y合間接免熒光實驗、免疫印跡等多種血清實驗進行測試進一步確診。分子生物學診斷方式是最靈敏的檢測方法,并且是最有效的。我國多數采用檢測方式就是生物學診斷,因為測試的極限比生物學診斷提高將近十倍。
2 非洲豬瘟防控措施分析
2.1 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體系
非洲豬瘟的擴散速度極快,所以要加強安全管理措施,防控非洲豬瘟可以分為養豬場內部生物安全以及養豬場外部生物安全,對養豬場的建設體系進行升級以及改造,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體系。第一,要將豬的飼料場建設在豬圈外,可以防治飼料車上攜帶的病毒感染到內部豬,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第二,對于拉豬車也要進行防控措施,禁止拉豬車進入內部豬場,減少感染的機率。第三,豬場的工作人員要消毒之后才可以進入,出行的車輛也一律放置在豬場外,還要定時的對豬場的車輛以及設備進行高溫滅殺處理。第四,在豬場的周圍建立防護帶,防止周圍的動物攜帶外部的非洲豬瘟病毒,進入豬場內部進行感染擴散。第五,應在豬場的門口設置滅菌系統,針對出入豬場的人與物資,進行統一的滅菌處理,檢測合格之后才可以進入豬場。第六,要做好豬圈、生活區的消毒工作,定時的使用消毒液、火焰等進行徹底的消毒。第七,要將豬進行隔離,禁止使用大通欄放置母豬,會增加感染的機率,要將豬之間進行隔斷處理[3]。第八,要定時的對豬場進行滅鼠以及滅蚊,放置豬場外部的動物攜帶病毒進行傳播。
2.2 及時處理以及徹底消毒
檢測豬群中感染非洲豬瘟的病豬,要將全部的豬群進行滅殺,防止豬瘟進一步的擴散。將豬群進行滅殺之后首先進行密封,防止病毒繼續擴散,然后挖深坑撒上石灰,避免豬瘟病毒污染土地,再放入死豬,用石灰以及土進行掩埋,最后在表層用消毒液進行消毒。對于病豬的糞便也要進行集中的消毒處理,禁止隨意丟棄,否則可能會引起病原擴散。處理豬群之后要將豬圈進行徹底的消毒,每日至少三次以上。糞池是重點消毒的地方,因為病毒在糞便中存活的時間較長。
2.3 增強基層人員的疫情認知力度,組建專業團隊
對于發現非洲豬瘟的地區,要及時的關閉豬肉販賣市場以及運輸通道。對于運輸道路上的運豬車輛,要進行檢測以及消毒工作,確定運輸的豬群是否攜帶非洲豬瘟病毒。發現沒有檢疫的豬群要及時地上報,進行嚴格地把控以及管理。然后將豬瘟防控地責任落實到每個人,對于豬場地每一頭豬都要進行排查。并且要對鄉鎮豬場人員進行豬瘟防控培訓工作,因為養豬地基層人員對豬瘟地嚴重性并不了解,也不知道防控排查地流程,所以應加強培訓力度,提高豬瘟排查地效率[4]。還要組建專業的豬瘟防控團隊,帶領鄉鎮的養豬人員進行防控措施,第一時間匯報豬瘟的現狀,核實實際情況進行解決。
2.4 加強原位檢驗檢疫管理、避免疫區生豬的跨地區轉移
由于非洲豬瘟的潛伏期為5~15d,并且早期不會出現明顯的癥狀,誤導了許多管理人員,因此需要在特殊時期,在生豬運輸環節加強管理工作,不僅需要在在運輸環節加強對染病、攜帶病原體生豬的預嚴格控制,還需要為運輸車輛等制定更加嚴格的消毒管理制度,在原地更有力的處理攜帶病原體生豬,通過建設軟硬件體系來無害化處理生豬及其副產物,需要以安全操作和無害化處理的等為目標,為操作人員提供更加強力的培訓機制保障。
2.5 加強非洲豬瘟病毒的境外傳入防御
傳播傳染性病毒除了會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之外,還會對農牧產業在國內的發展造成影響,所以需要對境外輸入物品實施更強有力的監督和檢查。ASF疫情自爆發以來,頻繁有疫情報道出現,特別是歐洲等地區近期出現了難以控制的局面,而我國大多數豬肉是進口的。雜交三元豬使我國目前主要引進的豬種,十分類似于國外豬種,受感染的幾率更大,因此,需要在ASFV輸入環節加強對豬肉及其制品、操作工具等的控制管理,特殊時期還需要在疫區按照相關程序來安全操作其他物品,如此能夠為本地生豬生產提供安全保障。
2.6 禁止生豬養殖環節進入餐廚剩余物
我國具有大量的餐廚剩余物,餐廚剩余物中涉及到了許多的有機質,例如蛋白質等等,如果將其作為畜禽養殖的補充飼料,不僅能夠提升其日增重、料肉比和屠宰率,還能夠避免肉質受到負面影響。由于ASF疫情需要潛伏5~15d才會閥座,并且可能無法充分加工肉制品,如果餐廚剩余物中含有ASFV病毒,并且被生豬所使用,那么就會導致ASFV出現傳播,進而發生二次事故。
所以,需要在生豬飼養環節做好對餐處余物的嚴格控制,首先,必須要從源頭做好對參數剩余物的加強控制,將參數剩余物作為資源進行高效利用,從集中處理能力方面,對參數剩余物的控制進行加強;其次需要在轉運環節,做好對餐廚剩余物的加強管理,在運輸環節做好對參數剩余物的控制,避免其進入到生豬養殖環節;接著需要在養殖環節開展更強有力的監控管理,從安全生產意識方面,對養殖企業和個人進行加強,避免濫用餐廚剩余物;最后需要以食物浪費減少為目標,做好對消費者的引導和鼓勵,引導餐飲企業盡可能的減少生成餐廚剩余物。
2.7 加強檢驗檢疫工作
我國必須要從檢測防止方面入手,做好對非洲豬瘟的進一步防控。如果能夠做到早期檢測和快速生物安全反應,就可以通過在符合當地法規的情況下,使用檢測剔除技術在一個棟舍和一個豬場實現ASFV控制。而該操作的關鍵是要避免漏掉陽性豬只和阻止病毒的污染與傳播。
3 結語
非洲豬瘟的擴散速度快,傳播力量強,對我國的生豬養殖行業造成極大的沖擊。隨著非洲豬瘟的擴撒,我國的生豬產能以及大幅度的下滑,豬肉價格也隨之增加,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非洲豬瘟最重要的就是防控,最主要的就是需要重視生物安全,它是預防ASF的唯一方法。因此我國應加強豬瘟的防控力度,及時做出應對措施,減少非洲豬瘟帶來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韋富康,孫如水,梁龍華,等.規?;瘋鹘y豬場的非洲豬瘟防控措施[J].養豬,2020(2):81-83.
[2] 邱茂慈,李曉琴,易尚民.陜西省平利縣非洲豬瘟防控措施及經驗[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0,76(16):182-184.
[3] 曹東陽,王楠,馬曉媛,等.中小養殖場戶非洲豬瘟防控措施[J].吉林畜牧獸醫,2020,41(10):120,123.
[4] 蘇從吳.溫泉鎮非洲豬瘟防控措施及方案[J].中國動物保健,2020,22(1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