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海兵 蘇檣
摘要:近年來隨著綜合實力不斷提升,推動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為農民種植、提高產量帶來了良好影響。再加上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農業機械化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但是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模式在我國正處于探索階段,其中仍存有部分問題需要相應單位根據二者融合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解決對策,力求充分發揮出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作用。本文主要對如何推進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進行淺析。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信息化;融合發展
0 引言
現如今我國國土面積減少,農業勞動力成本增加,促使國家應積極對農業機械化進行改革,在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過程中,將其與信息化融合起來,力求提升農作物產量,增強農業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推動農業領域向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充分滿足社會和人民對糧食的需求,有效拉動我國經濟增長。但是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在融合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相應單位在探索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的過程中,應立足實際情況改進其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升我國農業領域的綜合實力。
1 信息化的含義
信息化就是在網絡信息、數字信息發展的基礎上,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歷史進程。信息化的基本內容包括:信息產業化與產業信息化、產品信息化與企業信息化、國民經濟信息化、社會信息化等。信息技術代表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推動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空前提升,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對國際經濟、政治、文化、農業等領域都帶來了巨大影響,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使生產關系產生重大變革。
2 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意義
2.1 提升農業機械化的準確性
在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過程中,將其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初衷就是為了強化農業機械的性能,提升機械化農業技術的精準性,在應用農業機械的過程中,可以將其與先進的智能技術結合起來,借助計算機對數據進行操控,提高農業信息的利用水平,以此可以簡化農業機械的操作流程,方便農工利用農業機械進行耕作。
2.2 加強農業生產效率
我國在農業生產中將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起來,可以有效提升糧食產量。我國人口總數較大,人們每天都需要飲食,對糧食數量、種類的需求較高,并且部分區域由于受到氣溫、土質以及降水等自然環境的阻礙,不能進行農作物種植,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我國農作物的種植面積。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是以非常少的土地養育著大量人口,這對農業生產量具有較高要求。因此,在農業領域發展中將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起來,可以在原有糧食產量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收成,增加每片土地的糧食總量,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使得我國實現高產的農業生產目標。
2.3 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
對于國家發展而言,農業發展是國家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發展的前提。這些年我國已經進入到信息化時代,促使各個領域的生產模式都發生了轉變,尤其在農業領域,為了適應社會的變動節奏,農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積極將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起來進行,在原有農業種植機械上不斷進行轉型創新。通過調查發現,近些年隨著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的融合發展,部分地方在發展農業的過程中,按照集約化的方式進行生產,有效推動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
2.4 提高農工經濟收入
這些年在農業市場中,隨著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的融合發展,促使農業產量、類型不斷增多,增強了農產品市場競爭力,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農業市場的發展方向,使得農工在農業生產中,通過利用信息化的農業機械,可以在保證產量的同時滿足人民群眾對農業質量和類型的需求,從而推動農業市場的發展,提高農工經濟收入。
2.5 創新農業生產方式
通過調查發現,我國不同區域的農業種植技巧、種植步驟以及種植要求都不同,部分農作物在種植的過程中,容易受到當地自然環境的影響,導致農業產量出現階段性波動的現象,增加了農業生產風險。然而在農業種植中,將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起來,可以促使農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創新農業生產方式,減少自然環境對農作物的干擾,最大限度將信息化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積極作用發揮出來,促進我國農業向著健康平穩的方向發展。
3 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現狀
3.1 觀念滯后,投入不足
雖然近些年國家意識到農業機械化信息建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部分地方領導對農業機械化信息建設的認識程度較低,他們對農業機械信息化的了解仍舊以網絡瀏覽為主,沒有對其進行深入了解,這種思想認知導致部分領導在決定地方發展方向時,通常是以市場為導向,過于重視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基本上將目光放到短期收益中來,對農業機械信息化的重視程度較低,認為農機工程在短期時間內不能有效的發展當地經濟,從而對農業機械化信息建設的資金近、政策以及人力方面出現投資不足的現象,阻礙了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的融合發展進程。
3.2 農業機械信息化人才缺乏
對于任何行業來說,人才是確保行業順利發展的關鍵因素。但是對于農業機械化信息建設而言,多個領域的各級農機部門缺乏農業機械信息化人才,他們對新型的農業機械化技術了解不夠深入,自身的工作能力無法適應農業機械信息化對人才質量的要求。然而在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精通計算機、熟悉農業機械信息化的專業人才,能夠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農業管理、推廣新技術,實現跨區作業服務等。但是通過調查發現,我國大部分地方各級農機部門,與農業機械信息化有關的工作人員專業素質較低,他們在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過程中,由于自身的專業素養較低,計算機操作水平較低,不能充分利用農業機械信息化開展工作,影響了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速度。另外,部分地方的農機部門在發展的過程中過于重視眼前利益,忽視了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導致員工流動性較大,使得單位現有的農業機械信息化專業人才較少,從而對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的長遠融合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3.3 農機信息的質量不高
現如今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的過程中,由于農業機械化信息工作者對信息采集、整理和評析的能力較低,導致收集到的農業機械化數據信息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仍存在較高的封閉性、信息滯后性較強的現象,從而對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再者,我國各個區域的各級農機部門信息資源較為分散,這些部門不能將采集到農業機械信息化數據進行整合利用,導致信息孤島和信息鴻溝的現象較為嚴重,降低了農業信息的應用率。與此同時,部分區域受到辦公條件較差、缺乏先進設施、以及工作人員信息素養較低的影響,導致農業機械信息化的網絡體系難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完整,大部分地方都缺乏完善的網絡信息體系,降低了農業機械化方面信息的應用程度。
4 推進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措施
4.1 加強頂層設計,制定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措施
在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涉及到的創新內容較多,需要經過較長的時間進行探索研發,并且需要大量的資金、人力支持。因此,為了促使農業機械化能夠和信息化有效融合發展,當地領導人員應深入學習農業機械信息化方面的知識,提升自身對農業機械信息化建設的了解程度,將地區發展的目光放到長遠收益中來,從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系統分析當地農機工程的研發情況,并在農機發展過程中提供相應的資金、人力支持,制定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措施。例如,在制定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措施時,當地領導可以組織該行業的技術人員,深入基層調研農業機械化的現實融合情況,然后將調查結果以文件的形式上報給領導,領導可以根據技術人員的調查結果,與該領域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員商討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措施,提升措施的科學性、可行性。另外,當地領導應加強頂層設計,通過減少賦稅或者參股的方式,鼓勵當地知名企業加入到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科技創新中來,為農業機械信息化融合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4.2 做好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為兩化融合提供保證
要想加快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進程,就要做好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全面提升兩化人才素養,加強農業機械信息化人才的專業技術,促使他們在后期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將收集到的數據信息進行系統分析,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農業機械化管理和生產,最大限度發揮出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的作用。例如,為了提升各級農機部門的農業機械信息化人才素養,當地政府可以通過安家、補貼政策,吸引其它區域優秀人才前來就業。再者,相應部門可以定期組織員工參加與農業機械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培訓會,邀請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士講述二者融合使用的方式方法,提升員工對農業機械信息化的了解程度,從而在后面利用信息化進行農業機械操作時,能夠靈活選擇合理方式進行耕種。與此同時,高校在設置課程時,也應按照農業機械信息化領域對人才質量的需求,設置完善的課程內容,促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中,提高自身對農業機械信息化的認識程度,為該領域培育出大量的專業人才。
4.3 建立完善的農機信息網絡體系,注重信息采集的準確性
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達到生產智能化、耕種便捷化。因此,在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的過程中,當地政府應建立完善的農機信息網絡體系,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應確保數據信息的多樣性、準確性、及時性,并由農業機械信息化的專業人員系統分析收集到的數據,借助信息技術將采集到的數據信息整理成網絡報表,發布到內部網站上,供其它部門進行整合利用,提升農業信息的利用率。
5 結語
綜上所述,現如今國家信息技術發展水平較高,推動了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的融合,在發展的過程中,相應單位應根據二者融合的實際現狀,制定恰當合理的發展對策,通過多種方式促使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能夠有效融合起來。
參考文獻
[1] 覃德兵,杜大慶,鄒鵬飛.關于推進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調查報告[J].湖北農機化,2020(2):4-5.
[2] 李寶鳳,邵珠山,劉國.定陶農業機械化信息化融合的實踐[J].農機科技推廣,2019(5):24-25.
[3] 楊志成.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助力沙灣縣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J].當代農機,2019,351(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