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不斷上升,使得航空事業實現了長足發展進步,但隨之而來的是日益嚴峻的航空安全形勢。我國航空事業起步較晚,因此空中管理體系不夠完善,也缺乏相關的管理經驗,致使現有的航空管理機制已經無法滿足航空事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通過強化空域規劃管理改革確保航行安全是目前解決這一困境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空域規劃管理的重要意義,并探討了推動空域規劃管理改革,保障航行安全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空域規劃管理;航行安全;改革
隨著我國航空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交通出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空安全因此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交通出行和航運事業的需求不斷增長,為航空行業市場的擴大提供了可能,因此對于空域規劃的管理改革并提高航空空域的容量成為了當前航空事業發展的關鍵性措施。通過優化空域規劃管理工作、創新空域規劃管理手段、調節飛機等大型航空器的飛行路線和流量管控,實現空中飛行管理的逐步完善。
一、空域規劃管理的重要意義
現階段,我國經濟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而航空事業的發展雖然進步較快,但是由于起步較晚,所以仍然存在諸多待完善和加強的部分,隨著航空需求的增長,現有的航空管理機制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航空需求,加強空域規劃管理,對于航空管理機制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對于加快航空事業跟上經濟建設的步伐也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實現了高速發展,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我國的生產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轉變,由之前的自給自足到現在的生產、流通、消費等在全球范圍內循環,逐漸融入全球經濟發展格局。我國對于資源的利用率也在逐漸提高,發展空間逐漸拓展,由地面發展向低空發展,從生活區域向低下區域、空中區域等轉變,而低空區域的發展是航空空域規劃管理改革的關鍵方向,有序開發低空區域,對于我國航空運輸業、民用航空事業等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現階段我國在科技技術方面取得的進步也為低空區域的開發提供了有利條件,通過設置低空區域試點并結合國外低空區域航空管理機制,為我國低空區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我國基礎設施、交通安全設施的逐步完善、我國的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正在不斷上升,因此開發低空區域、建設并完善低空區域管理體系、運行安全保障體系等已然是唾手可及的目標。
二、推動空域規劃管理改革保障航行安全的具體措施
(一)建設并完善航行安全空間管理體系
空域規劃與管理改革的關鍵在于建立并完善航行安全空間管理體系。為了建設并完善航空安全空管體系,政府部門應起到帶頭作用,鼓勵地方政府和相關機構,并逐漸引導社會性力量,共同參與到地面與空間的基礎建設中,積極向國外先進技術國家學習,包括航空管理體系、管理理念、管理方式、航空服務等。結合我國航空事業實際情況,建設有特色的航空安全空間管理體系,逐漸完善航空管理制度、航空服務管理體、空中管理法律法規體系、政府監督管理機制、機場服務體系等,從而打造良好的空中運行環境。在此基礎上,國家應采取有效措施,通過建立對飛機等航空器的通信導航監視技術機制,實現在信息交流方面的有效管控。
(二)應用PBN技術優化空域規劃管理
PBN技術是一項用于空中飛行的導航模式,這項技術的應用能有效減少空中航路航線交點的擁擠度、減少航空器燃料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PBN技術導航模式需要設置全覆蓋、高精度的導航設施,同時需要減少精度偏低的地面導航設備的應用,這項導航技術在實際應用時的區域寬度是恒定的,航空器之間的安全間隔較小,能夠更高效的規劃利用航線空間,有效地實現航空器在機場航線上的分流,能夠大大降低航空器之間的飛行沖突幾率,提高航空器與航線的運轉效率。這項導航技術的應用使導航器的信號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對于航線的規劃更加合理,對于飛行器航行點的規劃更加科學,極大提高了空中導航管理的效率。除此之外,原本需要消耗大量導航設備和通信設備的空中導航系統得以優化,節省了成本、減少了相關工作人員的壓力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空域規劃與管理的效率。
(三)加強空中管理標準化建設
一般而言,航空事業具有管理難度大、涉及面廣、流程繁雜、限制條例多、科技含量較高等特點。因此必須加強航空空中管理標準化建設,在實施過程中應注重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一旦發現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建立標準化的管理流程,包括法律法規制度、航空服務、后勤保障等。通過標準化的建設管理體系,提高航空管理的規范化程度,實現空域管理工作穩定有序開展。
(四)建設并完善航空飛行監控系統
在空中航線運行系統中,要建設并完善空中飛行安全評估和飛行監控系統。通過安全評估和飛行監控保障飛行過程中導航系統的正常運行,飛行監視系統可以通過監視航空器的實際飛行情況及時獲取到飛行參數,修正飛行偏差,實現航空器在正常航線上的運行。飛行監控系統是由地面指揮小組,通過統一的公共監控系統實現。其中ATS能夠準確記錄飛行參數,導航系統性能等,并通過這些數據完成飛行安全的評估,飛行安全評估和飛行監控系統是航空器飛行安全的重要保障。
(五)提高空域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航空管理體系中的空域管理系統是一項非常繁瑣且耗費時間精力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相關管理人員的壓力較大,一些崗位如果給予員工過大工作負荷,容易導致員工在空域管理中出現錯誤,增加運行風險;而給予較少工作量,雖然管理人員的壓力有所減少,但是容易降低管理控制效率。這種不規范的管理機制容易導致相關管制人員心理不平衡,降低工作效率,影響飛行安全。因此,應建立規范化標準化的空域管理制度,完善管制人員責任分配制度,通過責任到人的方式提高員工責任意識;建立員工工作考核機制和獎懲制度,選拔優秀的有能力的員工參與到空域管理工作中;對于工作懈怠,態度不認真的員工實行淘汰機制,從而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提高空域管理與控制的效率,提高飛行安全性。
總結
總而言之,空域規劃管理改革是現階段航空事業發展亟需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對于保障航空器運行安全和提高空中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相關政府機構和行業人員應積極推進空域規劃管理改革,建設并完善航行安全管理體系,應用先進技術優化空域規劃管理,建立標準化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相關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切實提高航行安全。
參考文獻:
[1]現代空管空域規劃中的主要技術 [J]. 毛歡. 科技傳播. 2014(01)
[2]基于空域靈活使用的終端空域規劃設計方法 [J]. 張明,韓松臣. 交通信息與安全. 2013(05)
作者簡介:
李膨志,男,1993年3月5日,彌勒東風機場塔臺管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