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選取2019年中國地級市的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業龍頭企業相關指標的面板數據,利用耦合模型和空間相關性對全國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之間的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中國絕大部分地區的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村商業銀行出于一個低耦合時期和中度耦合時期,這表明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農村金融服務質量與農業產業的發展速度不匹配。
關鍵詞:農村商業銀行;農業龍頭企業;耦合度;耦合協調度
引言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孕育出許多農業龍頭企業。農業龍頭企業的出現能夠帶動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不斷向前發展,它們是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加速器。同時,農業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然而,中國農村的金融發展落后于城市的金融發展,而為農業龍頭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金融機構主要是農村商業銀行。因此,研究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之間的耦合程度能夠有效的得出二者之間的服務匹配程度,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進而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
文獻綜述
目前學者們在農村金融與農業產業耦合方面的研究幾乎沒有,但對于農村金融與農業產業的研究比較多。對于農村金融區域差異方面的研究,Kellee S.Tsai(2005)從中國和印度兩個發展中國家的農村非正規金融方面進行研究,最后得出結論,地方市場經濟與政治的分割及區域信息的不對稱制約了發展中國家農村信貸業務的進一步發展;Kaplanis、Brealey(1996)和Buch(2000)通過研究顯示,市場機會是銀行設點布局的動因,隨著一地市場容量增大,銀行在此地設點的意愿就會增強。研究還進一步考察了影響市場機會的因素,即經濟總量和金融市場發育情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的研究,胡培紅、吳映梅(2020)通過應用DSSM模型,分析了保山市農業產業結構演進狀態及其部門競爭力,針對性的提出保山市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對策思路。
研究方法
(一)耦合度模型
本文構建的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耦合度模型如下:
其中、分別代表農村商業銀行綜合指數和農業龍頭企業綜合指數,。C是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綜合指數的耦合度,C的取值位于[0,1]。當耦合度C=0時耦合度最小,表示該地區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之間處于一個不相關的狀態;當耦合度C=1時耦合度最大,表示該地區的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之間處于一個良性耦合共振的狀態,二者匹配程度極高。
(二)耦合協調度模型
本文通過利用耦合協調度來體現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之間的協調水平,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C為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的耦合度;D為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之間的耦合協調度;T為耦合協調發展水平的協調指數;、分別代表農村商業銀行綜合指數和農業龍頭企業綜合指數;α為農村商業銀行的綜合指標權重,β為農業龍頭企業的綜合指標權重,在參考相關資料的基礎上α=0.5,β=0.5。
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之間耦合協調狀況
(一)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之間耦合度特征
根據耦合度模型測算出2019年中國各個地級市的耦合度值,通過ArcGIS軟件的熱點分析方法將測算值與空間分析單元進行空間鏈接,形成2019年中國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耦合度空間分布圖。
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之間耦合度高值區主要集中在中國東部地區,耦合度低值區主要集中在西部欠發達地區;整體上中國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的耦合度在空間上呈現“東高西低”的空間格局特征,區域差異顯著。
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之間耦合協調度狀況
根據耦合協調度的公式測算出2019年中國各地級市的耦合協調度,通過ArcGIS軟件中的熱點分析方法將測算值與空間分析單元進行空間鏈接,形成2019年中國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耦合協調度空間分析圖。
在空間分布上,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的耦合協調度與其耦合度具有一定的關聯性,耦合協調度的高值區與耦合度的高值區大部分分布在中國的東部地區,低值區分布在中國西部地區。耦合協調度的分布整體上也呈現出一種“東高西低”的空間分布格局,這與耦合度的空間分布格局基本一致。
結論與政策意見
本文得到結論如下:
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之間的耦合程度地區差異明顯,進而可以得出農村金融與農村產業發展之間的耦合程度地區差異顯著,在空間維度上呈現出“東高西低”的分布特征。
(2)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是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撐部分,研究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業龍頭企業的耦合程度可以有效的得出二者之間發展的匹配程度,從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農村金融體系是否為產業結構的轉變提供高效的服務,可以為農村金融與農村產業協調發展提供方向,拓寬農村資源配置的途徑。
參考文獻
[1]Kellee S.Tsai.The Local Political Economy of Informal Finance and Microfinance in Rural China and India [J].Imperfect Substitutes,2005,(9):18-57.
[2]Brealey,R.A.and E.C.Kaplanis.The Determination of Foreign Banking Location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1996,15:577-597.
[3]Buch,C.M..Why Do Banks Go Abroad- Evidence from German Data [J].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and Instruments,2000,9(1):33- 67.
[4]郝慧娟.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的區域差異與對策分析[J].農業經濟,2014(8):96-97.
[5]胡培紅,吳映梅.省域視角下保山市農業產業結構演進研究——基于DSSM模型[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20(6):42-46.
[6]張永華.基于鄉村綠色發展理念的農業產業結構優化驅動力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4):22-27.
[7]重慶市鄉村三生空間功能耦合協調的時空特征與格局演化[J].地理研究.2018(6):1101-1114
作者簡介:
張兆艷(1997.01-),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山東青島,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金融發展與經濟結構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