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館校合作形式多樣,其中以“科技館活動進校園”最為常見,科技館科普資源的補充是豐富校園科技生活、科技文化節的有效手段。部分中小學校因科普能力不足、對外聯絡不廣,組織開展的科普活動不豐富,學生參與度、互動性較低??萍拣^如何依托志愿服務整合優勢科普資源,打造“菜單式”科普,豐富學??萍蓟顒樱W校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節,值得進一步深入探索。
關鍵詞:館校結合 菜單式科普科技節科學教育 資源整合
館校合作形式多樣,其中以“科技館活動進校園”最為常見,科技館科普資源的補充是豐富校園科技生活、科技文化節的有效手段。近年來,隨著科技課的開設,廣西各中小學校越來越重視科技節的舉辦,但由于自身科普能力不足,而對外部科普資源聯絡渠道不暢,校園科技文化節往往科普活動不豐富,學生參與度與互動性較低。廣西科技館積極開發、組織科普資源進校園,但由于人財物等方面的限制也不能滿足學校需求,使在校學生人人都能參與互動實踐。
廣西科技館于2020年底與南寧市桂雅路小學桂花校區聯合舉辦“南寧市桂雅路小學桂花校區2020年科技文化節暨首屆校園科技實踐大賽活動”,以科技志愿服務形式整合科普單位的優勢科普資源,為學校提供“菜單式”科普,活動效果很好,受到了學校師生及家長的肯定。下面將通過本案探討菜單式科普的打造、實施與發展。
1 活動背景
1.1桂雅路小學桂花校區亟需科普活動方面的支持。
南寧市桂雅路小學桂花校區于2018年投入使用,坐落于東盟商務區中心,學校特色文化品牌形象是“貴于品·雅于行”。2020年秋季學期擁有1500多名小學生。桂雅路小學在科普活動方面經驗較為缺乏,自投入使用后未組織過科技節等大型科普活動,校領導提升學??破漳芰Φ囊庠篙^強,決心于2020年秋季學期開展科技節,邀請廣西科技館參與并多次咨詢希望能予以指導。
1.2科技館志愿服務隊已具有一定的科普資源整合經驗。
2019年,中國科協、中央文明辦發布《關于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科技志愿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各省市科協及相關單位根據通知文件精神要求,廣泛開展以科技惠民、科學普及等為主要內容的科技志愿服務。廣西科技館加強與其他科普單位的合作,特別是與廣西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會員單位的合作,多年來持續開展科普大聯合大協作活動,積累了一定的科普資源整合經驗,逐步建立起科普志愿服務活動規范化流程。
1.3溝通良好達成合作意向。
桂雅路小學桂花校區雖為新建校區,但師生資源豐富,其位于東盟商務區中心,有一定的國際性,在通過前期良好的聯系溝通后,一致達成共識,確定由廣西科技館、廣西科普傳播中心與學校共同策劃開展此次活動,作為菜單式科普的首個實踐學校。本次活動要達到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做好此次活動,讓學校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活動互動;二是通過活動的舉辦引導學校學習了解科普活動的策劃實施,以催生學校原動力。
2 菜單式科普實踐過程
本著探索館校合作新模式、實踐菜單式科普助力學校打造特色科技節的目的,本次活動基本按流程逐項完成,主要有前期調研了解學校需求、整合資源打造科普菜單、資源共享確定活動主題、制定方案明確各自分工、完善細節組織活動實施、收集反饋總結活動經驗等六個環節。
2.1 前期調研了解學校需求
前期調研通過網絡、電話溝通初步了解了學校的師生、校園文化、科普活動的組織開展等情況,以及舉辦活動想要達到的效果。因桂雅路小學桂花校區無舉辦此類活動的經驗,對活動也無想法,故本次活動調研主要是了解了學校的情況。
2.2 整合資源打造科普菜單
該項工作以長期積累為主,主要通過將各科普單位的優勢科普資源進行收集整合,形成主題,最終形成“科普菜單”PPT介紹文件。本次科普菜單推出了科普大篷車、科普秀、智慧數學、生活中的科學、 非遺益智體驗、空氣的秘密、AI世界等主題科普資源,推出了開/閉幕式、智力運動會、小記者活動等主題項目。
2.3 資源共享確定活動主題。
到學校進行實地走訪并開展座談交流。座談交流主要是介紹科普菜單資源,使學校對科普資源有所了解,經過現場答疑、交流后,結合學校情況與文化特色進行了重點資源和項目的推薦。會后由學校內部討論,經過雙方溝通后最終確定了活動的主題:“南寧市桂雅路小學桂花校區2020年科技節暨首屆校園科技實踐大賽活動”。
2.4 制定方案明確各自分工
圍繞主題,由我館統籌資源并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分工,由各參與單位各負其責,推進相應工作。該活動主要項目設啟動儀式、小記者培訓、科技節、實踐大賽、閉幕式。科技節現場主要以“古代智慧”“科技生活”“創意未來”“科普實踐”為主線,實踐大賽則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科技項目實踐培訓與初賽,在閉幕式現場進行決賽并進行頒獎。
2.5 完善細節組織活動實施
在活動推進過程中及時溝通,不斷完善和細化活動方案。經過各方資源整合及以志愿服務形式邀請科普單位參與后,最終啟動儀式同步啟動科技節活動,現場設置了四大版塊共十三項科普體驗項目;小記者培訓設置了專家培訓、現場采訪、后期報道三個環節;實踐大賽則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確定了每個班級安排兩個項目的實踐,由專家老師進行培訓后現場進行初賽。
2.6 收集反饋總結活動經驗
在活動的組織實施過程中,自啟動儀式后便由老師關注實施效果及學生家長的反饋,本次科技節科普活動豐富,得到一致好評。實踐大賽開始后,學生能積極參與并有深厚的興趣,僅一年級學生對于實踐活動的學習反應較慢,課堂氛圍相對沒那么活潑,但在后續家長反饋中發現,包括一年級的孩子在內,孩子們回家后都能主動向家長展示學習內容,并有不少孩子在家自主進行不同的嘗試探索。
本次活動總結要點主要有三個:一是活動效果好,師生及家長一致好評,學??破战涷灤蠓忍岣?二是活動周期長,人力資源需求量大,本次活動主要依靠天璣教育承擔了志愿者招募、專家教師的邀請以及實踐器材的準備,其他科普單位很難做到,依賴性過強;三是活動涉及的內容較多,消耗大,很難進行廣泛推廣,須進一步優化。
3 菜單式科普優點
綜合本次活動情況及反饋來看,菜單式科普效果顯著,主要有以下兩個優點:
3.1 以需求為導向,滿足學校個性化需求
菜單式科普以學校需求為導向,自下而上進行科普活動的定制,能滿足學校對科普活動的個性化需求,也更能切合學校師生的實際需求與期望。
3.2 以文化為目標,構建學??破赵瓌恿?/p>
菜單式科普因其自下而上定制的特性,學校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定制,故能結合學校的文化特色,能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汲取經驗,將之融入到日常的教學與科普活動中,構建學校自身的科普原動力,促進學校科普能力的有效提升與持續發展。
4 做好菜單式科普的關鍵要素
在本次活動總結中,我們也發現,菜單式科普因其廣泛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撐,同時工作人員還需要很強的溝通協調能力。綜合而言,要做好菜單式科普的關鍵要素有以下兩點:
4.1 資源整合
菜單式科普的基礎是需要有大量的科普資源支撐,這樣才能滿足廣大中小學校的個性化需求,如科普資源不夠豐富,就難免會達不到學校需求,最終勉力而行,只會使菜單式科普失去其獨特的優勢。
4.2 活動溝通
菜單式科普涉及到本單位、科普資源單位、學校三方,而活動整個流程自前期調研開始,就必須做好溝通,之后的方案策劃、組織實施、總結反饋等更涉及到具體的工作人員,特別是組織實施過程中,任何一點變化都有可能會涉及到其他人員,因此活動的有效溝通尤為關鍵。
5 菜單式科普可持續發展方向
從科普的效果來說,菜單式科普不僅是對學??破召Y源的豐富,更是催生學校科普原動力的有效方式,長期廣泛地開展一定程度上能促進該區域中小學校科普能力的整體提升,對青少年科學素質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但從活動實施的難度而言,如沒有進一步的改進與優化,很難廣泛地開展。促進菜單式科普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方向考慮:
5.1菜單式科普的平臺建設
建立菜單式科普的網絡平臺,通過平臺建立起與科普單位、學校的有效溝通,主要應實現的功能要有:一是征集科普資源并進行展示;二是征集學校需求并實現點單式功能;三是建立交流論壇,方便咨詢與答疑等。平臺的建設將可以簡化本案中的前期調研、資源整合、座談交流等流程,轉而由科普單位與學校進行自主探索,而科技館要做好的是審核工作。
5.2菜單式科普體制的建立
通過實踐與探索,建立起菜單式科普的標準化流程,進行規范化管理,使菜單式科普成為常態化的工作。
5.3 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
菜單式科普長期廣泛地實施對于公民科學素質特別是青少年科學素質的提升具有重大的影響,對于學校科普原動力的開發具有積極的作用,應爭取到相關部門的支持,共同推進該項目的實施,使菜單式科普能夠有足夠的力量持續廣泛地開展好。
5.4 依托科技志愿服務的持續發展
科技志愿服務的持續發展將進一步促進越來越多的科技單位走向社會、走向公眾、走入基層,同時也能促進更多的科技資源進一步生活化、通俗化,這對于菜單式科普的資源整合來說尤為重要。進一步優化、完善科技志愿服務體系,將打造菜單式科普最為堅實的基礎。
6 結論
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不斷建設,隨著科技志愿服務的持續優化,隨著“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開展,關注基層群眾的需求將始終是科普工作的重點,菜單式科普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也將會是科普工作今年發展考慮的重要方向,菜單式科普的持續發展也將助力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公民科學素質提升等工作,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聶婷華,吳曉雷.館校合作模式的實踐探索[J]. 館校結合科學教育論壇,2017:136-144.
[2]姚爽.淺析我國科技館“館校合作”的幾種模式[J].科技與創新,2019(6):16-18.
作者簡介:陸英,廣西科技館;研究方向為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