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怒江是我國目前僅存的兩條未被大規模開發的河流之一,地質條件好、水電能源富集,水資源的開發對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問題具有重大的意義。怒江水電開發自提出以來就倍受爭議,文章將從工程倫理角度出發,分析對怒江水電開發中的各種移民、生態等工程倫理問題,并提出了實際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怒江;水電開發;工程倫理
0 引言
怒江一直引發熱議。一個自由流動的大型河流水電項目已經擱置了十多年。怒江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又稱潞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吉熱拍格。怒江主要分為三段,上游在松塔之上,中游在松塔十六號水庫之下,下游在云南六號水庫之下。此外,怒江作為我國即將開發的水電能源基地之一,理論儲量為45950ωW,其中西藏26196.8ωW,云南740.1ωW。理論水電能源儲量約占全流域的78%,首要集結在怒江干流,總量約36407.4ωw,技術可開發量居全國第六位,待開發可開發量居全國第二位。盡管不如江南、湖南那樣水網交匯,河渠密布,但其大河流鑒于地形落差大,水流湍急,不切合釘螺孳生,但其壩區也分布著很多河流和溝渠。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能源需求越來越大,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給不足,能源供應問題已經成為關乎國家安全的重要問題。怒江13級水電開發每年可為全國創造價值 300 多億元,不僅可以改變當地的貧困狀況,還能減少我國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就怒江而言,其水電開發條件好,水能資源非常豐富,在我國諸大河中位居第一,是我國重要的水電基地,怒江水電開發符合我國國情。但是,其發展涉及重新安置和保護民俗文化等一系列工程倫理問題。
工程倫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旨在理解應當用以指導工程實踐的道德價值、解決工程中道德問題以及論證與工程有關的道德判斷。本文是從工程倫理的角度對怒江水電開發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描述和分析,并提出了解決辦法。
1怒江水電開發中的倫理問題及分析
1.1生態問題及其分析
怒江州位于我國西南邊境的云南省西北部,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多彩的生物資源,并在它的轄區內分布著有大面積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植被種類繁多、物種豐富多樣性和其富有化程度居世界大陸區首位,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怒江水資源豐富,因此對水資源的開發和合理利用至關重要,特別注重保護原有的生態環境免受破壞,給當地帶來更大的社會效益,使發展和保護相結合,造福當地人民。水電開發是一把雙刃劍,對環境的影響極其復雜,有利有弊。 隨著時間的推移,水電開發的負面影響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水電開發帶來的一些問題。但是,不同的河流有很大的生態條件和自然特征。我們既不能否定也不能推測,應該用具體分析的科學態度來看待。為了討論水電開發的生態影響,抽象的建議和理論討論不足以說服人們。需要專家通過具體的現場觀察分析、定量數值模擬和科學試驗,預測怒江水電開發的生態影響,并進行評估,將水電開發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1.2移民問題及其分析
根據怒江梯級電站開發規劃,水電開發移民人口在水電工程中并不算多,從怒江水電開發所需安置的移民職業構成來看大部分屬于農業人口,部分地區非農業人口也有涉及但由于流域山高低谷,農業用地相對較少。因此,首先要考慮的是移民安置,如何解決移民安置所需的農地問題。因此需要人口空間分布進行整體規劃,通過居住地搬遷,就各個壩址需要遷移的人口數量而言,最大人口為11000人,最少則為580人。人口結構變化影響到區域人口與社會、經濟及生態等方面的互相作用。總體來講,對怒江區域人口發展,水電開發工程建設是把雙刃劍,這使得怒江水電開發工程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并存。對于積極影響,我們應該實行有利于人口可持續發展的影響,促進人口與區域協調發展,對于消極影響,我們應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其負面效應所產生的連鎖效應。
1.3民俗文化保護問題及其分析
在怒江州的歷史上棲身的有 12 個少數民族,僅有怒族和獨龍族在怒江州,其中怒族為怒江峽谷最早的居民約略有三千年的文化歷史。怒江流域還有獨龍族卡雀哇節、傈僳族民歌、傈僳族道、等許多國家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怒江民族文化是本地文化旅游資源的關鍵組成部分,但水電開發和水電遷移帶來的問題或許會“干預”本地特色的民族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
怒江地區的少數民族與自然生態環境諧和相處,過著傳統的農業生存。盡管民族生存習俗和宗教信仰差異,但它們有著和諧的關連。另一方面,怒江水電的開展將改變少數民族的棲身地,影響少數民族文化的區域連合,甚而導致一些民族文化的湮滅。同時隨著怒江水電發展的推進,怒江發展程度的不斷提高,不僅迫使少數民族幾代離開生活環境適應新生活,也使其民族民間文化受到國外文化的影響。這也使怒江少數民族文化面臨龐雜的變革壓力,民間文化保護成為進展中必須眷注的問題。文化是群體的社會現象和智慧群體的內在精神。與此同時,文化也是一個國家無窮無盡的精神支持。當今中國特別強調要加強文化信心,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2總結
本文從生態、移民、民俗文化保護三個方面簡要分析了怒江水電開發中的倫理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水電開發給怒江地區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提高了國民生產總值,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這也符合中國國情發展的基本需要。但怒江在破壞當地地域奇觀和自然景觀、影響當地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發展也值得關注。正如我們所知道的,水電開發項目具有兩面性,我們要取舍水電開發的利弊得失,用最小的方法實現利潤最大化,弊端最小化。在項目過程中,隱性風險由約束控制;工程結束后,工程完成后,分析經驗和教訓。總結,為下一次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工程活動是最基本的社會實踐活動,涉及許多復雜的倫理問題,然而我們對于這些倫理問題我們能做到的是只有限制工程實踐的發展,避免一些弊端,促進發展其長處,只有這樣才能給人類帶來更好的幸福。
參考文獻:
[1]呂浩.云南省怒江州水電開發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及其保護對策—以怒江右岸一級支流丹珠河水電站為例[J].四川水力發電,2012,31(03):65-68.
[2]尹炎.怒江大壩建設中的各方博弈分析[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05(02):19-23,46.
[3]鄒鑫,張本權,李志瑤.淺析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中的倫理問題[J].內蒙古水利,2018(10):74-75.
[4]靖志浩,韓若冰,秦瑞.淺析南水北調工程中的工程倫理問題[J].內蒙古水利,2018(05):76-77.
[5]董哲仁.怒江水電開發的生態影響[J].生態學報,2006(05):1591-1596.
[6]樊杰,韓振海,盛科榮,孫威. 水電開發的效益共享機制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為例(英文)[J].Journal of Re- sources and Ecology,2013,4( 04) :361-368
[7]汪恕誠.論大壩與生態[A].中國水電 100 年(1910-2010) [C].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2010:5.
作者簡介:
王子文;1995-;男;漢族;山東省煙臺市;在讀碩士研究生;青島理工大學;266000;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