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午陽 倪光熙 鄧一淼 王欽樂 王輝
摘要:現如今癌癥的發生率正在大幅度升高,而癌癥引發的疼痛給患者同時帶去了生理和心理的不適。本文旨在評估如何幫助患者減輕疼痛以及研究關于疼痛癌病人的護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作為根本出發點。
關鍵詞:癌痛 護理 評估 生存質量
癌痛是癌癥的主要癥狀之一,對患者進行疼痛評估是疼痛控制的重要手段。其次,癌痛護理在癌痛控制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其效果直接決定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面我將進行對疼痛癌評估與護理的分析。
一、癌痛評估的方法
當責任護士和主管醫師進行癌痛的護理評估時,要從有效治療癌痛的兩部曲出發,首先要明確的是疼痛是否是由癌癥引起,其次需要正確的評估疼痛程度。必須要做的是先與患者進行溝通,查看病例,從疼痛部位、疼痛時間、之前治療效果、疼痛誘因以及患者的心理、情緒等全方面入手,做出具體且實際的評估,從而制定周密合理的治療方案。治療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新的疼痛,那么疼痛程度的評估也要隨時調整。
二.癌痛評估的原則
疼痛評估是醫護人員對患者采取規范性處理的最關鍵步驟。在評估過程中要嚴格遵守以下原則:
1. 要相信患者的主訴,疼痛是病人的感覺,相信患者的描述,嚴禁主觀臆斷,一定要如實記錄。
2. 全面收集患者的疼痛病史資料,包括患者的既往治療史,在治療前、治療后的疼痛發作時間、持續時間以及疼痛的性質、疼痛的表達方式等各方面,其次還有疼痛給病人造成的影響、使疼痛加重或緩解因素的詳細描述。一個動態全面的評估對后續的治療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 時刻觀察病人的精神狀態,患者的心理問題也是一個需要重視的方面,時刻分析時刻關注,鼓勵并支持患者接受治療。
4. 選擇簡單易行的評估工具。疼痛評估工具為評估的標準,針對不同的患者人群采取不同的評估工具,采取實時評估和定期評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評估患者在各種狀態下出現的疼痛程度,準確記錄結果。
三.癌痛評估中的影響因素
1.醫護人員因素 醫護人員對癌痛患者的服務態度以及對癌痛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完整的護理評估的關鍵。患者對疼痛的描述是一個主觀的過程,若有醫護人員的評估結果并未與病人的主訴一樣或者未能實施癌性疼痛患者的健康宣教,其結果就可能會導致患者所反映的疼痛程度不真實、不準確;作為直面患者的調查評估,醫護人員的語態和情緒將會對患者造成直接的影響,并且要注重患者的真實感受,不能單一的將疼痛評分作為評估患者疼痛的唯一標準,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評估結果的全面性。其次,應該了解對疼痛的評估應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而不是只停留在治療前,只有及時、持續、動態的評估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緩解癌痛。
2.患者因素 患者對癌性疼痛是否了解充分以及能否對治療積極配合,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對疼痛的準確描述和獲得最佳止痛治療方案。除此之外,患者本身對疼痛認識不足,容易懷疑所用藥物的效果及其副作用等均會影響評估結果。另外,不同患者之間對疼痛的控制意念不同,一些對疼痛控制意念強的患者可能會出現不遵醫行為,對于這種情況醫護人員要時刻觀察患者的治療情況,做好及時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影響疼痛癌性評估最終結果的還包括患者的年齡、人格特質和一些心理因素,負責評估的人員要針對不同情況做出相應的措施。
四.影響癌痛控制的因素
1.麻醉藥物的影響 在一般情況下,只有在患者主訴疼痛時護士才會給備用止痛藥,而患者因為對止痛藥成癮性存在誤解,可能會出現刻意隱瞞疼痛的現象,除非是在疼痛無法忍受的時候才會提出止痛。相關研究表明,麻醉劑量對麻醉藥止痛的患者影響不大,不論劑量多大,患者發生成癮現象的概率都非常小。在有效控制疼痛后就應該立即停藥,如果患者不慎出現成癮的現象,積極采取治療就可以應對。癌癥晚期的患者大多時候都承受著病痛,所以對于這類特殊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采取有效措施幫助患者止痛。
2.醫療體制對控制疼痛的制約和限制
2.1醫院內制約實施鎮痛的因素 醫護人員對疼痛處理的相關知識掌握不足、責任感缺乏、護患關系復雜等因素都可能對患者獲得及時的鎮痛措施產生影響,未能做到有專業人員負責患者是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止痛的重要原因之一。醫院護士人數不飽和,很多科室的護士一對多,工作量大,并不能很好的滿足患者的需求,也是使患者獲得有效止痛的障礙。
2.2發藥制度的制約和約束 醫院對毒麻藥品使用的規定都極其嚴格,實行“五專”管理,經過醫師開醫囑和專用處方后才能給患者使用,而且需有兩名護士進行檢查和核實,過程復雜繁瑣。因此,人為的導致了許多患者無法得到及時止痛措施的弊端,出現了患者發生疼痛似乎只有在發藥時才會被發現的現象。如果實時跟進并記錄患者的疼痛狀況,將在患者疼痛時給藥轉變為在患者疼痛前給藥,那么各種止痛藥被發現但患者仍在忍受著疼痛的情況將會得到改善。
五、對癌痛患者的護理
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能夠迅速減輕患者的癌痛是護理操作的基本要求,而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生命是護理宗旨。適當指導患者的藥物治療,給患者進行食物搭配指導。與患者交流,說明藥物導致消化道、神經系統產生毒副反應的情況,協助患者逐步適應現階段的治療。
1. 生活護理
1.1注重衛生
注重個人衛生,協助患者保持自身清潔衛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阻止一些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保證患者所處的治療環境安靜,寬敞舒適,定期消毒。保證患者的休息環境,確保患者有足夠的睡眠時間,避免因環境衛生問題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1.2飲食指導
食療也是患者治療的重要環節,正確的飲食選擇可以提高患者機體的抵抗力。通常癌癥病人的日常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但是要做到高營養、全面營養。宜選擇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富含膳食纖維、蛋白質的飲食,以及維生素豐富的水果,避免食用含致癌物質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食物要做到新鮮且清潔衛生,食材講究多樣化,少食多餐。
1.3關注細節
對于癌性疼痛的患者進行護理時,溝通是第一位,征求患者的配合,態度要和藹,動作要輕柔,護理人員的動作生硬,可能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使其敏感度增加,不利于護理操作的進行。根據不同患者的患病情
況協助其選擇合適的體位,舒適的臥位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當然對于可以自由行動的患者來說,長期的臥床并不利于恢復,適當運動可以有效提高身體免疫力,并需要不斷變化體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同時也可以預防壓瘡的發生。
1.4按時服藥
根據醫囑合理用藥,并囑患者忌口。叮囑患者切勿私自停藥。同等重要的是,在任何時候都要做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讓患者得到最及時的搶救措施,為挽救生命而義不容辭。
2、心理護理
癌性疼痛患者在忍受著疾病給身體各部位帶來的疼痛的同時,隨著時間的增長尤其是癌癥晚期的患者,長期的疼痛讓患者忍受著軀體上極端的痛苦,精神上也飽受疾病的摧殘。。所以癌性疼痛期間的心理護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能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的關鍵,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緩解患者疼痛。
2.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有效開展心理護理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尊重并接受患者對疼痛的反應,面對癌痛患者時,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以及親切真誠的交流更容易培養患者的信任,利于護理人員根據癌癥患者的心理動向和需求采取相應措施。加強溝通,良好的護患溝通是減輕患者身心痛苦的需要。調節患者情緒,讓患者知道規范的疼痛治療是可以幫助其緩解疼痛的。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重點是要樹立患者對病情的希望和對生活的信心。面對患者的傾訴,要耐心安慰和勸導,時刻以積極的情緒面對患者,以免引起過度緊張恐懼,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因情緒不佳引起的不必要疼痛。
2.2減輕患者心理壓力
營造一個溫暖干凈的環境容易給患者帶來一個舒適的心情,這對治療和恢復都有利。突然或長期的疼痛會給患者帶來緊張的情緒,鼓勵患者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增加愉悅感,放松情緒,有效降低患者敏感度,達到有效緩解疼痛的目的。對于癌癥晚期患者發生極端疼痛且不能控制時,陪伴在他們身邊,給予充分的精神支持。
2.3做好宣傳教育工作
患者及家屬容易產生對藥物成癮性和耐受性的誤解,對其進行科學宣教,緩解憂慮。做好家屬的工作,家屬的安撫和陪伴使患者感受到親情,幫助患者鎮靜,面對病情變得樂觀。利用網絡的普遍性進行有效的宣傳工作,還可以通過電視、報紙等渠道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
六、癌痛護理的現狀
1.護士在癌痛護理中的作用 疼痛已被定義為第5大生命體征,癌癥疼痛的護理問題也一直是國內外醫學界研究的熱點,而護理工作是癌癥疼痛緩解的主要措施,因此護士在癌性疼痛管理中不再只是單一的執行醫囑,評估患者癌癥疼痛、觀察患者用藥后的療效、對癌性疼痛患者及家屬進行宣傳教育等同樣是護士所要執行的。
2. 癌痛護理工作對護士的要求 癌癥治療首要解決的問題便是進行癌痛控制,護理工作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護士的嚴格要求也愈發明顯。護理癌痛的干預從入院開始,在護理工作中能否做到密切觀察和采取及時的止痛措施,影響著癌痛患者的治療。護理人員需要不斷總結經驗并學習,不僅能夠準確掌握癌痛評估標準,而且能夠協助醫生制定止痛治療的最佳方案,準確、及時的給藥。提高護士對癌痛的管理意識,明確護士在管理中的職責,在實踐中鍛煉能力,使癌痛護理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性更加先進。
七、總結
總而言之,癌痛的評估、治療、護理一直都在醫學界備受關注。醫護人員位于臨床一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持續有效的緩解患者疼痛,減輕疾病帶給患者的心理壓力,在疼痛管理與護理方面實現新的突破,為減輕患者痛苦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李由,郭敏,馮玉娟.癌癥患者心理護理的研究現狀.【J】.2018(3)
【2】吉愛軍,施如春.藥物干預對重度癌痛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臨床研究.【J】.2016(10)
【3】朱文麗,朱楚玉.護理心理干預對癌癥疼痛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J】.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