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將更有力、更全面。筆者通過對河南省鹿邑縣M村的實地考察和調研,對普通鄉村在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采取的具體舉措和遇到的問題進行剖析,探索普通鄉村發展路徑,希望有助于農業農村現代化工作的推進。
關鍵詞:鄉村振興;富民產業;普通鄉村
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對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的表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三年多來,中國農村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1 M村過去狀況
為深入了解普通鄉村發展建設的具體狀況,2016年1月,筆者曾到河南省鹿邑縣M村調研。M村地處華北平原,是中國普通鄉村的一個縮影。當時在調研中發現,M村經過多年發展建設,取得了不少顯著成就,但在發展道路上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1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M村距離鄉鎮偏遠,村莊建設規劃相對滯后,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相對匱乏。村民居住房屋大多為自建房,缺乏統一規劃,并有占用可耕地違規建房的現象。村內除部分主干道硬化外,支線道路凹凸不平,破損嚴重。村內缺乏垃圾收集設施,造成大量垃圾亂堆亂放,村莊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全村道路未安裝路燈,給村民夜間出行帶來很多不便。村民缺乏文化娛樂和健身場所。
1.2 土地零散,農業產業化程度低
M村的農業生產,處于規模小、經營散的階段。村民靠種植傳統農作物收入較少,其原因為農業的基礎競爭力先天不足,分散耕種的土地不利于集約化生產。筆者通過采訪得知,村民Y家共三畝七分地,被分割成三塊,每年種植農作物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雖然耕種和收割農作物已基本實現機械化,但每年畝產量仍然較低,除去化肥、收割、翻地成本后三畝七分地凈收入在四千元左右。
1.3 人才短缺
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大量農村人口流入城市,造成農村人才的大量短缺。一是管理人才短缺,2016年考察時,M村村干部老齡化現象嚴重,很多村干部已經連續干了五、六屆,超過60歲了還在擔任職務。這些干部中大部分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困難,大學生又不愿意回去擔任。二是創新創業人才短缺,從農村轉移過去的勞動力大多數是年輕力壯或有一定文化的人,而留守在農村的多為老人、兒童,相對缺少專業技能,難以掌握致富的技巧。
1.4 資金投入總量不足,缺乏產業支撐
與城市相比,農村的資金投入相對較少。一方面在于國家對農村建設和農業發展的資金投入長期不足。另一方面,農村地區因為基礎設施不完善,交通問題,長期難以吸引到穩定資金投資,缺乏有力產業支撐。2016年考察時,M村的產業結構單一,基本以農業為主,有少數村民在自己家耕地中種植辣椒、芹菜等蔬菜,但大都規模不大,以在本地市場銷售為主。村民在本地缺乏工作機遇,村中保有大量剩余勞動力。
2 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實踐
自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中國農村發展進入了新階段的探索與創新。但中國地域遼闊、鄉村眾多,每個鄉村在現代化建設中要立足于本地實際情況來制定符合自己發展要求的規劃。2021年2月,筆者再次回到河南省鹿邑縣M村進行調研,M村在新階段現代化建設中探索出很多新的發展路徑,取得了許多令人贊嘆的成就。
2.1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據了解,2018年,河南省農村公路建設累計投資112億元,共完成農村公路新改建5900公里。截至2020年底,河南省農村公路里程達到23.2萬公里,標準農田建設、生活垃圾處理、村村通客車等工作有序推進。在本次到河南省鹿邑縣M村進行調研時,昔日村中的泥濘小路,已全面被改建成寬闊的水泥路,道路兩旁統一安裝太陽能路燈,并配備了垃圾收集設施,村中有保潔員定期打掃衛生,村容干凈整潔,快遞網點也開到了村里。村委整合土地資源,修建了一個文化廣場,定期有文化節目上演,晚上村民三五成群在廣場跳舞、散步,村民的文化生活逐漸豐富起來。
2.2 吸引人才下鄉、返鄉
近年來,鹿邑縣一方面通過不斷招商引資,興辦產業,引進了一大批人才。另一方面還積極召開全縣返鄉創業工作推進會議,來留住本地人才。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召喚和農村營商環境進一步地優化下,M村越來越多的有志農村青年返回自己的家鄉創業。2016年到2020年,河南返鄉創業的人數累計新增了105.5萬人,帶動就業806.9萬人,為鄉村振興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針對部分村落脫貧困難,村干部老齡化嚴重現象,縣委縣政府積極選派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M村也被委派了縣里的領導同志擔任第一書記。近兩年,在M村兩委換屆選舉中,一大批有知識、有才干的年輕人被選舉出來,補充到村兩委干部隊伍中,為村內黨建、脫貧攻堅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2.3整合優化土地資源
隨著農民進城務工,農村大量的耕地、宅基地都處于閑置狀態,又無法有效流通起來。鄉村振興戰略將解決好鄉村用地的布局優化和使用效率,調整村土地利用規劃,加強集約化生產作為工作重點。目前M村的耕地大部分都被農戶承包給當地返鄉創業青年或者外來的農商做蔬菜種植基地使用,2016年我們采訪的村民Y家中的三畝七分地也于去年被承包出去,不但每年能收取可觀的土地租金,平時還能在承包戶的種植園里幫忙打理蔬菜,獲得了就業崗位。
2.4引資金,強產業
鄉村振興,必須要有真金白銀的硬投入,可面對中國鄉村的巨大規模,僅依靠中央財政資金的投入是遠不夠的。鹿邑縣近年來,因地制宜不斷拓寬招商引資思路,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縣領導親自帶隊赴外省、市與相關企業洽談,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向農村地區投入。M村距縣城偏遠,村內也無特色自然資源、文化資源來發展旅游產業。面對這種發展困境,M村因地制宜,在不斷發展現代化農業的基礎上,鼓勵支持之前種植蔬菜的種殖戶外出學習先進經驗,適當擴大種植規模。在上級政府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下,M村建成了以辣椒為主要農產品的的現代化蔬菜種植基地,發展辣椒、辣椒醬等深加工生產,拉長產業鏈,帶動更多農戶就業,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打造“辣椒之村”。另外,由縣里招商引資的一個大型現代化畜牧養殖場在M村落地,項目總投資超千萬元,為M村村民提供了數十個就業崗位。
3 結語
鄉村振興振略的提出為中國農村的發展指明了道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河南鹿邑M村近些年的發展變化讓我們見證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基層實踐,這其中可能還有很多問題尚未解決。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筆者的描述仍顯單薄,但相信中國鄉村的發展步伐已經大步邁出,并將繼續穩健地走下去。
參考文獻:
[1]黃祖輝.準確把握中國鄉村振興戰略[J].中國農村經濟,2018(04):2-12.
[2]王志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的探索[J].農家參謀,2021(11):93-94.
作者簡介:
王川,南京工業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社會治理、大數據與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