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超
摘要:病蟲害頻發是影響森林資源健康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近年來,雖然林業工作者已經開始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來防治森林病蟲害,也展現出了一定的成果。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運輸事業的幾部雖然為人們提供了更便利的運輸與出行服務,但是也帶來了更多的外來物種與病菌類型,這給森林病蟲害治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本文主要是通過對森林病蟲害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以期可以從根本上上預防病蟲害的發生,隨后簡單闡述了對森林病蟲害治理的而有效方法,為促進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森林資源;病蟲害防治;有方法
引言:想要森林資源可以持續恢復和發展,就需要不斷增加對病蟲害治理的投入力度,加強相關工作的重視程度。確保人力與物力資源的充足,才可以使林業發展工作順利開展。除了在技術、設備上加以提升防治森林病蟲害以外,還需要科學的管理指導,落實病蟲害治理管理制度,編制防治手冊,這樣才能精確地、有計劃地、多層次多渠道的對森林病蟲害進行防治,發揮防治工作的最大效益。
1、發生森林病蟲害的原因
1.1人造林樹種單一
為了修復被破壞的自然森林資源,人工造林已經成為現階段森林的主要構成部分。由于人工造林一般樹種結構較為單一,分布結構存在不合理性等問題,在長期大面積種植的情況下,林業病蟲害的爆發呈現逐步增長的狀況。林業品種的單一性,導致林業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和生態平衡能力下降,一旦出現病蟲害癥狀出現,則可以使區域內林業樹木受到很大的威脅。
1.2病蟲害種類多樣化
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地區的苗木運輸更加便捷,各地區對于林業的發展規模已經有了明顯的擴大,因此整個林業的面積便會逐漸擴大。但是隨之帶來的病蟲害的交叉感染,但是蟲害更加多樣化。給森防工作開展帶來了極為嚴峻的挑戰。
1.3農藥噴灑缺乏科學性
林業病蟲害治理工作主要依靠化學農藥噴灑,這一方法雖然具有時效性,但是長期以來這種方法對環境和病蟲害防治也帶來的負面影響。一方面,農藥的化學性對林業環境造成長期的污染,對林業環境內部的土壤、水資源等造成一定的破壞,使得林業生態系統穩定性變差。另一方面,采取化學方式治理病蟲害將會對其他類型的生物產生危害,甚至可能大范圍打擊林區多種生物性,造成害蟲天敵數量驟減,帶來了十分嚴重的負面效果。除了以上兩方面外,不能科學合理地使用農藥,還會導致病蟲害對農藥產生抗藥性,降低蟲害防治效果。
1.4林業結構缺乏整體規劃
目前我國林業發展的現狀是,綠化的面積不斷擴大,建林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在建設和規劃時,卻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尤其是在造林方面的經驗較為匱乏。目前,我國不僅建林面積較為集中,而且種植的植物種類較為單一,導致不科學的結構分布。此時,病蟲害更加容易出現大面積的感染,再加上我國對于病蟲害的防護與整治的組織部門建設不全,包括前期的檢測、防治、免疫等手段在技術上還有待提高。最近幾年,我國各地都出現了暖冬現象,經過不再嚴寒的冬季,害蟲不能在低溫環境下被凍死,進而在春夏兩季快速繁殖,導致了病蟲害的嚴重發展趨勢。
2、森林病蟲害防治原則
2.1生態性原則
從生態學角度出發 森林、病蟲、天敵三者之間有的相互依存,有的相互制約。當它們共同生活在一個環境中時,它們的發生、消長、生存又與這個環境的狀態關系極為密切。這些生物與環境共同構成一個生態系統。綜合治理就是在育苗、移栽和養護管理過程中,通過有針對性地調節和操縱生態系統里某些組成部分,以創造一個有利于植物及病蟲天敵的生存,而不利于病蟲孳生和發展的環境條件,從而預防或減少病蟲的發生與危害。恢復和促進生態平衡,有利于自然控制角度出發 森林病蟲害綜合治理并不排除化學農藥的使用,而是要求從病蟲、植物、天敵、環境之間的自然關系出發,科學地選擇及合理地使用農藥,在城市園林中應特別注意選擇高效、無毒或低毒、污染輕、有選擇性的農藥(如蘇云金桿菌乳劑、滅幼脲等),防止對人畜造成毒害,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充分保護和利用天敵,逐步加強自然控制的各個因素,不斷增強自然控制力。
2.2安全性原則
根據森林生態系統里各組成成分的運動規律和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既針對不同對象,又考慮整個生態系統當時和以后的影響,靈活、協調地選用一種或幾種適合園林實際條件的有效技術和方法。如園林管理技術、病蟲天敵的保護和利用、物理機械防治、化學防治等措施。對不同的病蟲害,采用不同對策。幾項措施取長補短,相互輔佐,并注意實施的時間和方法,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3、 森林病蟲害綜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3.1 增強對林業植物的檢疫以及監測工作
只有加強林業病蟲害方面的預防,才能夠將危險系數降到最低,綜合防治的效果才能夠達到最優?!邦A防為主,治理為輔”是林業病蟲害防治的方針,在治理病蟲害的時候要因地制宜,針對不同的狀況有針對性的治理,與此同時,還應當借助科學技術手段進行監測預報,避免病蟲害。 提高林業植物的防蟲害能力,這是保護林業資源的重要措施。目前,國內以及國際之間各種交流、物流頻繁,同時也將會造成具有高危險性的蟲草長距離的傳播。例如松材線蟲以及美國白蛾等。各地方應加強對林業植物方面的檢驗檢疫工作,提高重視度與檢測水平,確保木材等的調運更加安全。
3.2預防有害升入入侵
外來有害生物對我國林業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海關、商檢、森檢部門和木材檢查站要各司其職、協同作戰,嚴密堵塞外部入侵渠道。林業部門要堅持每年疫情普查制度,抓好常年監測工作,適時開展專項調查,發現病死樹和新的有害生物,及時上報送檢。借助科學技術手段進行監測預報,避免病蟲害。只有加強林業病蟲害方面的預防,才能夠將危險系數降到最低,綜合防治的效果才能夠達到最優。
3.3優化科技防治手段
首先,加強對飛機、6HY-25等噴煙機的使用,利用遙感技術手段,完成對病蟲害問題的防控與防治,對病蟲害實施預測和觀察。采取“三誘”的方式,完成對森林害蟲的監測。其次,積極倡導采取低毒類型生物農藥的方法已經成為森防工作之中的焦點。加強生物防治以及無公害防治工作開展勢在必行。這種技術方法的采用不但滿足了病蟲害防治工作要求,而且避免了由化學物質帶來的環境影響和林木生長影響,對實現環境協調統一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開展生物防治對病蟲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顯著的。一旦天敵在田間建立了自己的種群,它就可以長期持續地對害蟲發揮控制作用,這是化學農藥所無法達到的。
總結:森林病蟲害治理工作需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為知道房展,進行綜合性治理,只有這樣才能推進森林綠化的高效發展。在治理過程中一定要確保生態系統的平衡,同時確保治理工作的安全有序進行。在檢查檢測、治理方法中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構建完善的治理管理體系,應了解每一個環節,做到每一個環節發生問題就知道問題的所在源頭,其對林業保護、林業可持續發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智文,張天文.林業病蟲害特點、原因及綜合防治解析[J].現代園藝.2020,(24).35-36.
[2]謝廣燊.植物保護技術與病蟲害的綜合治理研究[J].種子科技.2021,(10).96-97.
[3]張彩紅.淺談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方法[J].種子科技.2021,(3).49-50.
[4]丁秀芳.青稞病蟲害綠色防控現狀及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9,39(1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