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明
摘要:豬流行性弓形蟲病主要指的是因為受體內寄生的原蟲感染而誘導產生的,弓形蟲病主要指的是一種人畜共同存在的疾病。關于豬弓形蟲病的傳播是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后才逐步被我們所了解和看到,并且已經受到了高度重視。豬弓形蟲病通常都會在豬場中突然傳播或者迅速爆發,其患病相當迅速,流行也相當迅速,死亡率相當高,不僅很有可能對我國養豬行業造成巨大的社會經濟危害,還很有可能嚴重威脅到人們的健康。基于此,本文對豬弓形蟲病的主要臨床癥狀等進行分析,并在這些疾病基礎上針對性地開展檢疫工作,從而提出更加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措施,以利于為廣大養豬的農戶提供良好的參考。
關鍵詞:豬弓形蟲;流行病學;臨床癥狀;檢疫;防治措施
引言:豬弓形蟲病主要是來自豬體內的一種寄生蟲,由剛地弓形蟲直接在豬體內對其進行寄生,從而誘發其患病。能夠直接導致所有患病豬發生全身性傳染,患病豬主要出現體溫增加、呼吸不順、食欲減退等現象。這種疾病在全球和世界各地廣泛流行,在我國許多地方均有發生,對于養豬業造成了嚴重威脅。因此,我們有必要對豬弓形蟲病的相關內容進行研究。
一、流行病學
(一)病原
弓形蟲在中間的宿主體內可分為兩種,也就是滋養體和包囊,在最后一個終末的宿主體內又可分為三種,即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滋養體及其包囊大部分均存在慢性疾病的案例,主要是寄生于大腦、骨骼肌及眼睛視網膜等組織部位。裂殖體和配子體主要寄生于動物的胃腸道上皮細胞中,卵囊在動物糞便中大量分布。雖然這些包囊在原始的狀態下幾乎不會有任何的致病能力,但是在常溫、常濕的狀態下,經過2-3d后,就已經完全可以自由的發育出一種同時具有致病能力的孢子,而且它們對于人體細胞的傳播能力最高可達12-18個月,并將卵囊混入到土壤中,借助于蒼蠅、螳螂以及強烈的風力等來進行傳播。
(二)感染途徑
弓形蟲病的傳播與感染的主要途徑及其方法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前期感染和后期傳播兩類。先天性的傳播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在懷孕時使寄生蟲在胎盤中直接遭受到了感染,人、豬、牛、犬等多種動物均存在一種寄生蟲可能會直接通過胎盤對其進行傳播和感染,被這一寄生蟲感染后,可能會直接導致流產、早產或者說死胎。后天性的病蟲感染主要表現為攜帶病蟲豬的排泄物分離而擴散形成的蟲體,經過嘴、鼻、創傷等導致的病蟲感染。而且蜱虱、蚊蠅等也是完全能夠在土壤上自由地傳播,尤其當病豬出現蟲血癥狀時,就需要對其進行關注。有的一些慢性疾病畜,肌肉中就包括了一些囊胞,若飼料料加工處理不當或食物未能完全煮熟,也就會導致其通過口腔受到感染導致疾病[1]。
(三)流行特點
弓形蟲的包囊主要在被感染宿主豬體內的組織中,并且其能夠存活的周期很長,能夠維持時間長達數年,但是這種寄生發育的過程并沒有嚴重地威脅豬的健康和其生命,包囊內部通常都包括了含有緩慢生長和增殖的卵囊或者是緩殖子,一旦這些卵囊或者緩殖子直接侵入到了整個腸道內,就可能會直接達到快速繁殖的第一個階段。此時,這個繁殖階段被我們稱之為快速繁殖的第二個階段,最終蔓延至整個寄主豬的全身。弓形蟲主要以小袋狀的包囊或者卵囊等形式直接侵襲了食用飼料、飲用水等,健康的豬在采食后會直接造成弓形蟲的寄生性感染,也就是說它們很可能因為錯誤地吃了那些含有包囊或者卵囊的其他動物組織而直接發生寄生性的感染。
二、臨床癥狀
弓形蟲病主要指的是一種發生在3~4月齡的幼豬,病勢就會好比豬瘟,發病時這種仔豬的平均死亡率也非常高。6月齡的豬亦可能會出現疾病,但是癥狀通常比較輕,能很快地恢復。該病往往呈現散發的特點,病豬由于其年齡、被感染蟲數、被傳播途徑等不同,潛伏期和癥狀就會有所不同,患病的情況極為復雜。仔豬的一種典型的急性反應癥狀是為高熱,體溫范圍從40℃~42℃,并且可以持續7~10d。食欲不振,喜歡喝水,流出水樣的鼻嚏,干燥后會污染口鼻周圍。視結膜部分充血,而且有些還可能伴隨著便秘或者是嘔吐的現象。呼吸頻率加快,輕微濕性咳嗽。隨著其病勢進一步嚴重,在耳、鼻、尾尖等處均可能會出現皮膚紫斑,并存在明顯的下腹式呼吸現象。若此時身體溫度驟然急劇升高,往往馬上就會倒地死亡。母豬在感染后發病流產,或者出現生產中的死胎、也常經由胎盤、子宮、產道或者初乳等途徑傳染給仔豬。
三、檢疫
(一)剖檢
通過對這些病死豬進行剖析我們就能夠清楚地發現,病變組成部分主要是分布在豬的肺臟和淋巴結,其次是針對肝、脾等主要的病變部位進行改變。肺膜的表面多數呈淡紅色,肺膜上一般會長出一些分散的大量出血點,也很可能就是存在一些米粒大小的嚴重壞死性疾病灶。胸腹腔內呈現為半透明的橙黃色液體,淋巴結外皮上的組織表面呈現為暗紅色,明顯的腫脹并伴有硬結,并且內部常常會有形狀和大小不等的發炎和出血斑塊或者是壞死病灶,周圍的一些結締組織有時也可能會變成淡黃色的膠樣。在肺臟、淋巴結等處也能發現弓形蟲,尤其是由于新生體內增殖型的原蟲而引起其新生體內增殖的病原體和菌落。
(二)實驗室診斷
取病豬淋巴結、肺臟等病變細胞制成的涂片,經過姬姆薩染色后使用光學顯微鏡進行觀察,或者抽出病豬體液、腦脊液等,再做涂片、染色、鏡檢,又或者是取出每只病豬淋巴結,充分地研磨再添加適量生理鹽水,再對其進行過濾、離心、靜置沉淀,取出殘留沉渣涂片后進行染色、鏡檢,能夠找出一種呈現為半月形或者弓狀的滋養體。這種臨床上診斷弓形蟲病的方式是由于其操作簡便,費用相對比較低,而且其準確度相對比較高,但是它要求其診斷者具備較高的實際操作能力,并且他們能夠熟練地采集疾病原因組織、做出涂片,使用甲醇溶液對其中的組織物質進行化學變性、固定和染色。
四、防治措施
(一)預防措施
而我們預防弓形蟲病的一個重要的關鍵手段就是徹底消滅這些傳染源,切斷它們的感染途徑。貓作為弓形蟲寄生體的宿主,其不斷從自己的糞便中排出囊胞,會嚴重破壞環境。而且,犬和鼠也很有可能從自己的糞便中排出囊胞。因此,我們要做到預防這種疾病的一個重要關鍵點就是,就是在飼養豬的地點嚴格禁止飼養貓和狗,大力撲滅老鼠。對于飼養地及其圈舍必須經常使用石灰乳等進行殺菌消毒。平時一定要加強飼養人員的管理,發現有害的病豬就應及時做好隔離,并提前做好早日治療[2]。
(二)治療用藥措施
為了最有可能地降低弓形蟲病的威脅,減少對飼養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對于患病的豬應該及時采取相應的藥物手段來進行預防,這個手段的實施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關鍵環節。對于一些已經發病嚴重的豬,根據其繼發性發熱的癥狀和特點進行了具有針對性的治療,使用了葡萄糖溶液等抗菌藥物的方法就能夠有效地減輕其繼發性發熱的感染癥狀,同時還能夠通過選擇一些抗生素來有效地對其進行防控和處理,從而有效預防其他繼發性感染。在這種疾病得到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后,可以將其藥物中添加磺胺6-甲氧嘧啶,外加一定量的磺胺作為一種增效藥物,將兩者聯合起來進行藥物的混合治療,病豬每kg的體重服用40-50mg藥物,連續治療3-5d;對于病情嚴重的豬,可以適當地添加一些乳酸活菌制劑,連續喂養3-5d,也可以通過大量使用林可霉素等藥物來對病豬進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療。
結束語:總而言之,豬弓形蟲病不僅會對豬的實際生長產生影響,損害養豬農戶的經濟利益,而且還會傳染給人類,從而影響著人體的健康。因此,養豬的農戶就要不斷探索新的防治方法,以利于更有效預防這種疾病的發生,從而促進養豬行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立新.豬弓形蟲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檢疫及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20(10):141-142.
[2]王國利.豬弓形蟲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檢疫及防治[J].現代畜牧科技,2021(0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