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國內外新冠疫情的影響,高校畢業生面臨企業縮招、高等院校就業平臺建設不足,“慢就業”成為大學就業趨勢等就業困境,針對上述情況,本文提出了企業依靠人才,自主創新,高校應以學生為本,補足平臺短板、大學生應與時俱進,樹立正確擇業觀等系列對策。
關鍵詞:疫情;慢就業;就業困境;對策
正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歷來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每一名學生的就業系關每個家庭幸福,有效助推脫貧、防止返貧,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工作、學習的困擾,同時使高校學生落實就業工作帶來更大挑戰。現就對當下畢業生就業的困難進行概括以及應對對策建議。
1.高校畢業生就業存在的困難
1.1國內就業環境的挑戰
國內就業環境面臨諸多困難,一方面過去一年多時間,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國內在黨和政府領導下,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共抗疫情,取得階段性的偉大勝利,而與此同時,國內的各行各業經濟不同程度的受到影響,以旅游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遭受巨大損失。另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打著保護國內企業的幌子,進行倒行逆施國際貿易戰,打擊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千方百計遏制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內企業面臨來在市場與技術的雙重壓力,在人才需求方面持觀望態勢。
1.2高等院校學生就業平臺建設不足
高校就業率是一直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國內院校往往重結果輕過程,大學生就業平臺搭建往往在需要之時,短時間迅速成立,缺乏長期有效管理機制。作為學生與就業單位的橋梁,高校往往未建立與用人單位長期合作的構架,未根據學生特點及時對接用人單位,幫助學生篩選用人單位的誠信檔案,更有甚者,一味追求高就業率,犧牲學生的利益。高校的招聘會,學生的簡歷往往是石沉大海,有的企業來招聘會的目的是宣傳企業而非招聘人才,針對企業的這種“刷臉”模式,高校未建立評價機制,而以“老實人”身份自居。
1.3“慢就業”成為學生就業的趨勢
高考曾經是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現如今不管是國內知名院校還是普通本科的學生,進入大學時悄然埋下考研的種子,甚至有的普通本科院校被譽為“考研搖籃”,他們給予學生灌輸不讀研是人生的一種失敗,大學生涯不夠完美,因此,“慢就業”應運而生,很多畢業生前期缺乏職業生涯的規劃,更多隨大流,待到考研落榜時,很多人選擇二戰、三戰甚至考四年,“慢就業”已成為當代年青人的擇業觀,考取公務員、事業單位等高質量就業單位才選擇就業,否則待業一直備考。傳統官本位的思維深刻影響著學生的觀念,致使廣大學子缺乏創新思維,一味求穩定,甚至放棄四年本科專業。
2. 針對就業困難的對策建議
2.1依靠人才,自主創新
由于疫情的影響和中美貿易戰,國內企業面臨市場與技術的雙重壓力,很多私營小企業在艱難維持生產,出現企業縮招人才,甚至出現停招、裁員情況,可能短時間會維持生計,非企業長期發展之道,企業的發展要依靠科學技術,而科學技術競爭最終還是人才的競爭,
面對困境,企業應抓住問題的本質,利用好國家的利好政策,廣納賢才,積極創新,節流開源可以在其他方面。機遇與挑戰往往是并存,私營微企業的優勢在于短時間內集中優勢資源實現產業升級,改革開放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小企業的自主創業,廣大私企應改組聯合實現強強聯合、強弱互補,實現資源高效集中利用,以擺脫目前面臨的困境。
2.2以學生為本,補足平臺短板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教書育人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不能因高校就業率而所做工作有所偏頗。高校應與就業單位建立合作框架,秉持共贏的理念。一方面,學校端建立學生個人誠信檔案,記錄學生在校表現,及時對接對口企業,協助學生及時就業。另一方面,針對已經就業的學生做好跟蹤服務,根據歷屆學生反映情況,建立就業單位誠信檔案,適時反饋問題,為今后學生的就業工作打下結實的基礎。
2.3與時俱進,樹立正確擇業觀
大學生擇業觀應與時俱進,要與社會就業形式的多樣化相適應,在承認擇業觀多樣化的同時,要對其進行正確引導。高校畢業生應盡早制定適合自己的合理的職業規劃,為未來發展制定合理奮斗目標,在制定合理的職業規劃機的這段時間里,要不斷加強實用技能學習,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找到自己與現實的差距,并朝著規劃的方向,努力前進。另外,“慢就業”的沉淀期不適宜太長,不能讓自己養成宅家啃老的習慣,導致整個人變得頹廢、慵懶,也不能故意拖延,因為時代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停滯不前,就會跟不上時代節奏,甚至被社會淘汰。同時大學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時,家長要對孩子進行科學的就業指引,幫助他們做出理性、明智的選擇。學校和社會要積極引導畢業生擺正自己的位置,降低就業預期,做出理性分析,以便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模式,做出正確的就業預期和自我評價,進而讓大學畢業生自覺地調整未來就業預期。大學生也應該轉變觀念,正確擇業,一邊工作,一邊規劃未來,一旦時機到來,再尋求更高的生活質量。
3.結語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千千萬萬家庭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徑,關系著億萬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疫情致使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面臨更大的挑戰,企業層面需要改革創新精神,秉持擁有人才就獲得未來的理念;高校層面補足就業平臺的短板,堅持教書育人的信念,始終秉持一切為了學生的信條;學生層面要改變擇業觀念,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及早做好人生規劃,“慢就業”的擇業觀念在現實作用值得商榷,把握好就業機會,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擇業觀念。
參考文獻:
[1]龔克.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拓展對策研究[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95-97.
[2]李軍,劉海昊.輔導員應對大學生“慢就業”現象舉措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21(06):79-82.
[3]張晗.新時代大學生就業問題及對策探究[J]. 黑龍江科學. 2021,12(13):144-145.
作者簡介:
國忠林(1990.04-),男,漢,山東泰安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