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朝 郭玉磊
1 引言
云南作為以煙草為支柱產業的省份,研究探索烤煙膜下小苗栽培中配色膜的覆蓋效應及機理,對于煙草種植提質增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動煙草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本文以“黑色+白色,黑色+銀灰色”的配色地膜覆蓋栽培為切入點展開研究,從膜下空間環境、煙株、田間雜草三個層面探究在烤煙膜下小苗栽培過程中配色地膜的覆蓋效應,從而揭示配色膜覆蓋栽培對烤煙產質量的影響。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時間、地點
試驗于2017年4月在昆明市石林縣大可鄉豐葉合作社開展,經度103°14′24′′,緯度24°36′16′′,海拔1686m。試驗土地較平整,土壤類型為紅壤,質地為壤土,較疏松,有少量砂石,前茬為撂荒。年平均氣溫16.3℃,年平均降雨量939.5毫米,年日照時數2198.6h左右。試驗前取耕作層(0到20厘米)土樣,化驗土壤肥力狀況,見表1。
2.2 試驗材料
2.2.1 供試品種
紅花大金元。
2.2.2 供試地膜
試驗過程中所采用的黑色地膜、黑白相間地膜、銀灰色地膜,規格大小均為1000mm×0.01mm,均產自玉溪市旭日塑料有限責任公司。
2.3 試驗設計與實施
本試驗共設3個處理:
CK:常規地膜(黑色地膜);
T1:黑白相間地膜(中間透明部分25.0cm,兩邊黑色部分寬各37.5cm);
T2:銀灰黑相間地膜(中間銀灰部分25.0cm,兩邊黑色部分寬各37.5cm)。
每處理重復4次,共12個小區,每小區約為29m2,隨機區組排列,按大田整地標準打塘理墑,煙塘直徑25cm;采用總寬100cm不同配色的地膜覆蓋栽培。各小區水肥管理一致,每667m2施純N 3.5kg,N:P205:K2O =10:12:24,基追比為2:1,塘施硫酸鉀25g,各項農事操作在同一天內完成,同一座烤房烘烤。
于3月15日播種,育苗方式為漂浮育苗,膜下小苗栽培,4月22日移栽,株行距為120cm × 55cm,種植密度16500株/hm2。7月6日封頂打杈,留葉數為20片。
2.4 測定項目與方法
2.4.1 膜內溫度測定
采用室外溫度計,測定移栽至揭膜各處理在11時、13時、15時膜下距苗1cm時的溫度。
2.4.2 雜草控制情況
從移栽后每隔15d調查1次,共計調查2次。以小區為單位,每小區隨機取5點,每點以烤煙煙株為中心,調查面積為0.5m2左右,調查膜內雜草鮮重大小。雜草鮮重防效計算公式如下:
雜草防治效果(%)=(對照處理雜草鮮重 - 處理雜草鮮重)/對照處理雜草鮮重×100
2.4.3 生長發育指標測定:
每個小區選取有代表性煙株5株,作為定點株,調查分析各處理生育期進展,在移栽后17d(即掏苗前)、旺長期及打頂后的株高、莖圍、節間距、莖葉角度、有效葉片數、最大葉片長寬、葉面積系數。
2.4.5 病蟲害測定
以處理為單位,調查各處理打頂期的病害,計算發病率、病情指數,其中相關計算公式參照羅華元的《煙草田間試驗與生理生化測定技術》。
2.4.6 經濟指標測定
各小區分別掛牌綁竿烘烤,烘烤結束后按國家烤煙42級標準進行分級,測定煙葉產量、產值、均價、上等煙比例及中上等煙比例。產值按2017年紅花大金元品種收購價計算。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地膜覆蓋對烤煙膜內平均溫度的影響
大田生育期膜內平均溫度:黑白相間地膜>黑色膜>銀灰黑相間地膜,特別是5月初,黑白相間地膜溫度高于黑色地膜1.83℃,顯著高于銀灰黑相間地膜2.75℃。
3.2 不同地膜覆蓋對烤煙大田生育期的影響
3個處理的生育期均為114d,除現蕾期稍有不同外,其他生育期均一致,在紅花大金元生育期正常范圍內。根據田間觀察發現,CK補苗最輕,為1%,,其次是T2,為2%,補苗最多的是T1,為7%。
3.3 不同地膜覆蓋對煙田雜草的控制效果
地膜覆蓋能夠對土壤保水、保溫,但不同處理的地膜會對雜草有一定的防控效果。不同地膜覆蓋下的雜草鮮重有明顯差異,在栽后的15d、30d,黑白相間地膜覆蓋下的煙田雜草極顯著高于銀灰黑相間地膜。通過鮮重防效比較,銀灰黑相間地膜對雜草的防治效果最好,在移栽后15d、30d,其防效分別為67.58%和62.40%,而黑白相間地膜反倒加重雜草對煙株的危害。
3.4 不同地膜覆蓋對烤煙農藝性狀的影響
不同地膜覆蓋對烤煙的農藝性狀有一定的影響。在移栽后17d,采用黑色地膜和銀灰黑相間地膜的煙株長勢整齊,葉形為長卵圓形,苗色正綠,而采用黑白相間地膜的煙株長勢較整齊,苗色偏黃,葉形為披針形。由表4得出,采用銀灰黑相間地膜的煙株株高顯著高于黑白相間地膜,采用黑色地膜的煙株莖圍顯著高于黑白相間地膜,極顯著高于銀灰黑相間地膜,根系深度顯著高于銀灰黑相間地膜,葉片數、最大葉長顯著高于兩種配色膜,最大葉寬顯著高于黑白相間地膜。
在旺長期,黑色地膜和銀灰黑相間地膜的株高、莖圍顯著高于黑白相間地膜,葉片數極顯著高于黑白相間地膜。銀灰黑地膜的最大葉長極顯著高于黑白相間地膜,最大葉寬顯著高于黑白相間地膜,與黑色地膜差異不顯著。在打頂后,黑色地膜和銀灰黑地膜各項農藝性狀指標差異均不顯著,在莖圍、最大葉長、葉面積系數方面,都顯著高于黑白相間地膜。
3.5 不同地膜覆蓋對烤煙病害的影響
整個大田期煙株感染的病害有很多種,但主要病害有黑脛病、青枯病、TMV。三個處理的黑脛病、青枯病在發病率方面均表現為抗病,但銀灰黑相間地膜處理的黑脛病發病率(2.5%)和病情指數(2.5)低于其它處理,而青枯病卻高于其它處理;在TMV方面,黑色地膜和黑白相間地膜表現為中感,銀灰黑相間地膜則表現為感病,且銀灰黑相間地膜的病情指數高于其它處理。
3.6 不同地膜覆蓋對烤煙經濟性狀的影響
雖然三個處理在產量、產值、均價、上等煙比例、上中等煙比例5個方面差異不顯著,但黑色地膜在數值方面均大于兩種配色膜,其中產量高出166.18kg/ hm2、66 kg/ hm2,產值高出5860.29元/ hm2、1830.349元/ hm2。
4 結論
綜合比較以后得出基本結論,銀灰黑相間地膜對雜草控制效果優于其它地膜,在移栽后15d、30d,其防治效果分別為67.58%和62.40%;黑白相間地膜能提高膜內平均溫度,但溫度過高,對煙株的生長發育造成了影響;在煙株旺長期和打頂后的農藝形狀方面,銀灰黑相間地膜和黑色地膜各項指標差異不顯著,但都優于黑白相間地膜;在病害方面,黑色地膜覆蓋下的煙株抗病性強于黑白相間、銀灰黑相間配色膜;在經濟性狀方面,黑色膜優于銀灰黑相間地膜和黑白相間地膜,均價分別高出1.72元/Kg、0.64元/Kg,上中等煙比例分別高出2.47%、2.81%。因此,從試驗情況看,膜下小苗移栽,建議采用黑色地膜進行覆蓋栽培。
參考文獻
[1] 彭功銀,周 鵬,覃 春,等. 配色地膜對烤煙小苗膜下移栽效果影響研究[J]. 農技服務,2014,31(6):81-83.
[2] 劉星成. 玉米雙色地膜栽培技術研究[J]. 現代農業科技,2011,(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