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維祥 吳星亮
摘要:當前,人們越來越重視建筑施工的質量,后澆帶施工技術作為一種非常有效的防裂縫技術,能夠大幅度地提高建筑物的施工質量。但是后澆帶施工技術對于施工水平以及規范等方面的要求較為嚴格,一旦施工操作不規范就會對后澆帶施工質量造成影響。基于此,本文對于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優化方式進行分析,希望能夠減少后澆帶施工中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優化
建筑質量對于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來說至關重要,在進行施工作業時,為了能夠減少層高較高的樓體與低層裙房之間出現較大的沉降差距,經常會使用后澆帶技術對其進行處理。但是由于在施工中還存在著施工水平較差、施工方式不規范等問題,導致施工質量較差,對于整體建筑的質量造成影響。
1 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
1.1 后澆帶結合面要符合結構受力的需要
在后澆帶技術施工結束之后,需要測試結合面的最大承重量是否符合相關施工標準,結合面施工質量好壞主要是受到結合面的粗糙程度以及用于施工的混凝土材料質量影響。結合面越粗糙,其抗剪性能就越好;混凝土材料的抗剪度越好,施工質量也就越好。在開展后澆帶施工時,通常都會對施工的混凝土物體進行加固處理,避免影響到新舊混凝土的整體施工。想要提高結合面抗剪度,可以通過增加結合面的粗糙度實現[1]。
1.2 后澆帶結合面要符合結構抗滲的需要
后澆帶施工技術的主要用處就是能夠減少由于地基沉降導致的建筑群間落差距過大的問題,所以,該技術通常都是使用在那些沉降現象要為嚴重的位置,以此提升建筑物質量。建筑物之間的沉降通常是出現在主樓之間的,在主樓間設置后澆帶需要后澆帶具有較強的抗滲性能。在正式施工過程中,經常使用的提高抗滲性能的方法是涂抹界面劑的方式,界面劑主要分為兩種:一類是干粉型,一類是乳液型,具體使用哪一種界面劑,根據實際施工需要進行選擇。
2 對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優化
2.1 對配合比的優化
為了有效提升后澆帶施工的強度,避免混凝土出現過度收縮的現象,需要對后澆帶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進行優化,可以在混合料當中添加一些早強減水劑,用膨脹水泥替換普通水泥進行施工,確保后澆帶混凝土體上沒有縫隙。在開始施工之前,需要將施工地點的雜物和油污等雜質清理干凈,否則會導致混凝土層之間粘黏度降低,降低施工質量。還要對接下來施工要用到的鋼筋進行處理,將表面的銹漬處理干凈。除此之外,要盡量在溫度較高的季節進行施工。
2.2 對后澆帶垂直縫的優化
在處理后澆帶垂直縫時,一定要完全根據施工方案設計方式進行處理。如果是施工鋼絲網進行施工的垂直縫,對垂直縫處理施工要在后澆帶材料基本凝固后再進行,在凝固后使用高壓水槍進行沖洗,將表面的浮漿等雜質清洗干凈,鋼絲網也要沖洗干凈。在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就可以將鋼絲網拆除,拆除后在使用高壓水槍對縫隙進行沖洗[2]。
2.3 對支護體系和模板施工的優化
一個好的支護體系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分別是堅固牢靠以及安裝與拆除工序簡單。擁有一個堅固牢靠的防護支撐平臺,能夠降低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而方便安裝和拆卸能夠有效減少施工時間,提高經濟效益。在搭建模板施工時需要的支護體系時,可以使用鋼管等材料,還需要預留至少兩排的承重座,并且相互之間的距離要在1m以內,提高支護體系的穩定性。使用模板進行施工,能夠有效提高施工質量,讓承重墻等環節更加地穩固。為了避免出現漏漿的問題,要對模板連接點進行密封處理。在拆模之前,要檢測澆筑混凝土的性能是否已經滿足施工設計要求,只有滿足相關條件后才能夠進行拆模工作。
2.4 對時間的優化
在什么時間開展澆筑帶施工,對于澆筑帶施工質量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通常情況下,后澆帶施工都會在混凝土結構收縮完成后再開始,混凝土結構的收縮時間大多數都是在60天上下,所以,要在兩個月之后再開展澆筑施工。對于樓層較高的建筑物,施工時間則又有所變化。主樓和附屬樓通常都是一起開工的,但是由于工程量不用,施工結束時間也不同,主樓完成時間較晚,這就導致二者之間的沉降程度出現不同。在這一前提下,后澆帶施工就要在主樓收縮完成后再開始,并且由于工程量及施工季節不同,需要的收縮時間也是不同的,在進行施工設計時,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施工時間,避免出現施工時間不足的情況。
2.5 鋼筋處理環節的優化
對鋼筋處理環節進行優化,能夠有效減少因為鋼筋施工問題造成的后澆帶施工質量問題。后澆帶施工非常容易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出現鋼筋混凝土結構變形的情況,所以,要對鋼筋結構進行加固。首先,梁板的受力后鋼筋一定要切斷,而筏板基礎受力鋼筋則需要連接好。在進行主要承重鋼筋的連接工作時,一定要使用焊接技術,以此提高鋼筋連接的穩定性,提高施工質量[3]。
2.6 對于后澆帶施工的養護工作
在后澆帶施工完成之后,需要立刻進行養護施工,及時對后澆帶進行補水。除此之外,還要使用掩護布對后澆帶進行掩護,以此避免由于其他物質造成的養護質量下降。除此之外,還需要在施工模板里涂抹上養護液,然后才能夠進行模板的密封。這樣能夠有效提升澆筑帶混凝土表面的光滑性。在養護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施工標準及要求進行養護,以此提升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在進行地下室外墻后澆帶養護工作時,還要需要注意有哪些位置是不能夠接觸太多水分的,對于這些需水量較少的位置,可以安裝防水設施,例如防水帶等等,避免此處的鋼筋材料接觸較多水分而產生銹漬。
3 結語
總而言之,后澆帶施工技術對于建筑物整體質量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但由于該技術的實施難度較大,經常在施工中出現問題,所以,非常有必要對于該技術進行優化。在施工過程中要使用科學的管理方式,提高施工人員技術水平。除此之外,技術人員還要不斷對后澆帶技術進行創新,降低施工難度,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建明.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優化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14):147-148.
[2]陳旭東,余小飛.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優化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31):176.
[3]高如霞.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優化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19):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