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朋波
摘要:近些年國內地鐵工程的建設如火如荼,這標志著我國的經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為了保障地鐵工程的施工質量,為人們的出行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必須做好工程安全、質量的管理工作,以保障車站能夠安全運行為基礎,深入研究地鐵車站防水施工。
關鍵詞:地鐵施工;地下車站;防水施工;技術
引言
在地鐵施工過程中,會由于地域內地理環境的影響而造成具體的施工難度,其中地下水位的高度也因地理環境的不同而出現差異,地下水位的高度會對的地鐵的施工難度產生直接的影響,地鐵施工中地鐵車站大多數建造在地下,地下水的水位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地下車站的建設進度和質量。為了更好保證地下車站的質量,需要加強防水施工的質量管控,確保交通安全。
1地鐵車站施工特點
根據目前的情況,當前應用范圍最廣、施工最為便利的施工方法就是明挖法施工。其中通常對明挖法進行應用,因為地鐵工程在城市交通之中占據重要地位,所以通常會于整個城市之中進行貫穿,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與鐵路工程等進行交叉,所以在對地鐵車站進行建設的過程中,應盡可能避免其對其他各項交通設施產生不利影響。除以上之外,城市中的建筑物分布情況一直處于較為密集的狀態之中,并且高層建筑的數量越來越多,城市地下情況也就越來越復雜,導致地鐵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不斷增加,所以開展施工之前必須針對城市地下情況進行深入全面的考察。
2地鐵車站防水施工技術探討
2.1地鐵車站的自防水混凝土施工處理
在進行地鐵車站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時,一方面應注意施工區域不能出現明水,需要對明水進行及時有效的清理。另一方面還需要加強對模板接縫處的處理,避免出現漏漿情況。同時,要保證模板的平整和剛度,模板加固時還需要采取止水性較強的止水螺桿固定模板。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對混凝土的的澆筑做到以下幾方面的把控:(1)混凝土的質量。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施工人員需對混凝土的坍落度實時監控,保證混凝土攪拌充分、塌落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當塌落度較小時嚴禁私自加水,需找專業實驗人員現場調整。(2)混凝土的澆筑順序。混凝土澆筑時每一流水段需連續澆筑,防止因間歇時間過長導致冷縫的產生;若澆筑過程中必須間歇,間歇時間必須控制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上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在澆筑豎向結構混凝土時,底部需先澆筑30~50cm厚同標號砂漿。(3)混凝土的澆筑。混凝土的澆筑需要分層進行,每次的澆筑高度要不小于20cm,不大于50cm。(4)混凝土的振搗。澆筑完成后混凝土質量高低,與混凝土澆筑時振搗效果有直接的關系。混凝土振搗時應做到:①振搗棒要快插慢拔,插點呈梅花型布置,按順序進行,移動間距50cm左右。②澆筑過程中,若分層澆筑,振搗時應將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5cm,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③振搗結束時,混凝土表面產生浮漿、無氣泡產生、混凝土面不下沉,方可認為振搗密實。
2.2混凝土自防水
在地下車站的建設過程中,由于地下結構較為復雜,防水技術也不能一概而論,必須更具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技術實施。現今,在建筑行業中,混凝土被廣泛使用,但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縮能力較強,容易造成裂縫,進而影響整個防水結構。為了更好地利用混凝土技術完成有效地防水結構,混凝土和自防水技術相結合也成為重要的研究方向。為了更好進行結合運用,需要對混凝土進行嚴格的篩選,保證其粗細與建設防水層所需要的粗細是一致的,同時,嘗試在混凝土中加入其它能夠構成防水的材料,改變原有的水泥和沙石的簡易配方。混凝土本身具有較強的收縮性,容易受到氣溫的影響,在配置過程中需要加入纖維等材料,保證其擁有充分的韌性。
2.3變形縫、施工縫防水
從定義上來講,變形縫的主要目的就是考慮到混凝土以及其他施工材料熱脹冷縮比例不一致,為了避免相互擠壓出現變形而設置的縫隙。這一縫隙需要存在,但是這一縫隙的存在又導致防水工作困難重重。一般來說,在地鐵車站建設的過程中車站的主體不設置變形縫,僅僅是在接頭位置采用止水帶來進行處理。施工縫的施工水平與防水控制將會直接影響最終的車站防水效果,因此必須要考慮到施工縫的防水處理工作。設計時要考慮到水平施工縫不宜設在剪力和彎矩最大處,施工過程中施工縫采用中埋式鍍鋅鋼板止水帶,若該工程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可在鍍鋅鋼板止水帶處預埋注漿管,采用二次注漿的方法加強施工縫的止水效果。在下一板混凝土澆筑前,應對舊混凝土進行鑿毛處理,鑿除混凝土表面浮漿,使鑿毛面露出混凝土粗骨料為宜。且在澆筑前應在舊混凝土面涂刷防水材料、界面劑,加強新防水效果和混凝土的結合。
2.4施工縫防水
車站主體結構防水一般為預鋪自粘防水卷材,該防水為柔性防水,易受傷破損,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對基面的處理,防止卷材受損,影響防水效果。施工縫位置為防水施工的重點,因此施工縫外側需要增設防水加強層,加強防水效果。另一方面施工縫位置必須精準放置鍍鋅鋼板止水帶,施工縫的上下各一半,焊接位置鍍鋅鋼板止水帶翼板提前處理,搭接處應采用雙面焊接,焊縫飽滿無漏焊。澆筑前,需要先涂刷防水材料。振搗的時候,施工縫部位使用弱振,不可以觸碰止水構件,以免影響作業效果。水平施工縫與環向施工縫的混凝土澆筑前,需要先清除表面的浮漿隨后鑿毛處理,讓表面足夠整潔與干凈。之后涂抹防水涂料以及表面處理劑。最后澆筑混凝土,絕不能讓涂料在空氣中暴露時間過長。
2.5結構外防水側墻防水的處理
(1)施工冷縫鑿毛:使用電鎬將冷縫中的鑿毛以及松散混凝土鑿除;(2)鑿毛碎塊清理:大塊混凝土碎塊應主要采用人工的方式進行清理,其余小塊則可使用高壓風吹走,再使用清水對冷縫位置進行細致清洗;(3)涂刷水泥基:采用涂刷法或是噴涂法皆可,應分為兩道并涂刷均勻,且保持兩道之間垂直,不可出現遺漏情況,并及時進行適當的噴霧濕潤,以促使其得到充足的水化反應;(4)恢復鋼筋及側墻模板:施工過程中存在鋼筋被碰歪的情況,應對其進行及時的調整,對于外側模板同樣需要重新拼裝,并使用螺栓對其進行固定;(5)混凝土澆筑:首先用砂漿進行澆筑,之后再對混凝土進行分層澆筑,并將其振搗密實,以保障新舊混凝土能夠得到良好的結合。
2.6維護防水
地鐵作業期間,防水技術的使用有著非常突出的作用。考慮到未來的發展空間,施工期間需要不斷完善技術思路,使用針對性手段施工。在地下車站的防水作業中,圍護結構是很常見的技術種類。施工期間,應結合現實情況施工。明挖車站防水最重要的防線便是第一道圍護。施工時,需采取垂直挖掘方式,以免開挖作業發生滲水問題。應按照地鐵車站作業標準施工,保障圍護防滲級別達到P8水平。
2.7提高對混凝土施工質量及后期養護工作的重視
地鐵工程施工單位要強化地鐵車站防水施工效果,充分發揮結構防水施工技術的作用,首先需要提高對混凝土施工質量以及后期的養護工作的重視。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1)根據我國的相關要求,在地鐵車站的整體抗滲等級需要達到P8級及以上時,需要施工單位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加入多種外加劑,以此提高地鐵車站混凝土的抗滲性能;(2)施工時還需要加強對施工工序的控制,重視施工技術的交底工作,提高混凝土澆筑的質量以及防水效果;(3)完成混凝土的澆筑以及模板拆除工作后,需要對混凝土結構進行養護,及時灑水,避免其出現裂縫,提高結構的抗滲性能。另外,混凝土的養護周期應保證在14d以上,以此保證地鐵車站主體結構的強度和防水效果。
結語
現代背景下,地鐵項目施工需要做到技術的與時俱進。地鐵車站防水作業十分重要,雖然近些年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需不斷努力。地鐵車站防水技術作業質量關系到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今后需要使用標準化的要求,配合施工地點的實際地質情況選擇技術與方法。對待不同的問題使用不同的應對手段,保障地鐵施工質量與效果。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創新開發技術,提升技術成熟度。
參考文獻
[1]李宏彬.地鐵工程地下車站防水施工技術探究[J].消費導刊,2019,000(046):221,228.
[2]邢煥麗.地鐵工程地下車站防水施工技術探究[J].材與裝飾,2020,000(002):285-286.
[3]韓冰.地鐵施工中地下車站防水施工技術研究[J].建筑·建材·裝飾,2017,000(024):65.
[4]朱珊瑚,肖國祥.城際軌道施工中地下車站防水施工技術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000(006):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