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摘要:我國水資源相對匱乏,只有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開辟第二水資源,減少新鮮水的用量,才能有效緩解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如今,污水深度處理技術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應用,許多技術都有不同的特點,因此,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尾水的水質差異選擇合適的深度處理技術,并且在傳統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使之更好地推動深度處理技術的發展。
關鍵詞: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河道水質、影響
1我國污水處理廠尾水深度處理現狀
1.1氮磷含量較高
結合各方面的資料和實際工作情況可知,我國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排出的尾水有機物含量很低,但卻含有許多氮磷類物質。一般說來,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尾水中COD濃度基本保持在50mg/L以下,總氮的濃度為20~30mg/L,磷含量約為2.0~4.0mg/L。有機物是除去污水中氮磷元素的重要物質,采用傳統的活性污泥法處理碳含量低的的污水廠尾水效果一般。因此,相關單位需要針對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的這一水質特征,設計篩選出城鎮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的深度處理工藝。
1.2出水達標情況不容樂觀
我國現有污水處理廠80%以上采用的是活性污泥法,其余采用一級處理、強化一級處理、穩定塘法及土地處理法等。城市污水即使采用二級處理工藝,出水一般也難以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氨氮與磷酸鹽標準,需要進一步采用脫氮除磷工藝流程。目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能夠達到排放標準的僅為50%,另一半污水則未經有效的處理就傾泄入水體和土壤,破壞了水體和土壤的自然生態,水體有限的自然凈化能力已經不堪重負。
1.3出水水質與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還存在一定差距
雖然我國大多數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排水能夠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但仍然與地表水質量標準之間存在一定差距,污水廠尾水中的污染物質仍然高于地表水V類水污染物質的標準,部分指標甚至是地表水質量標準中的幾倍,如果不經深度處理將其直接排放,污水處理廠的二級出水仍然會對地表水體造成相當程度的污染。所以,相關單位需要對城市污水處理廠的二級出水進行有效地深度處理。
2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對河道水質的影響
2.1尾水對河道水質化學需氧量的影響。由監測點監測所得的數據結果可知,化學需氧量濃度在監測階段內,呈現出較為明顯的波動變化,具體的變化區間范圍如下:23-48mg/L,均勻濃度為37mg/L。與污水廠尾水排放濃度相比,略低一些,符合地表水水質標準的要求。由此表明,尾水的排放對河道水質具有一定的影響。
2.2尾水對河道水質總氮量和總磷量的影響。①對總氮量濃度的影響。在監測階段內,該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的總氮量濃度相對比較穩定,變化區間在10.4-14.6mg/L,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要求。尾水排入河道后,與河水相混合,并被河水稀釋。由監測點監測到的數據結果可知,總氮量的濃度較之出水中總氮量的濃度呈現下降的趨勢,具體數值為4.73-5.78mg/L,由此表明,地表水能夠對污水廠排放出來的尾水起到一定的降解效果,換言之,在總氮量方面,尾水與地表水之間并無明顯的相關性。監測點處的總氮量呈現出先升后降的發展態勢,并且在夏季時,總氮量的濃度要超過冬季。
②對總磷量濃度的影響。在監測階段內,該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的總磷量濃度相對比較穩定,整體上并沒有出現較大的波動變化,其變化范圍在0.34-0.48mg/L之間,平均濃度為0.40,符合一級A排放標準的要求。而監測點監測到的總磷量濃度為0.12-0.35,總體有所下降,但幅度并不大。
2.3尾水對河道水質游離態氨的影響。在監測階段內,由監測點監測到的數據可知,游離態氨呈現出較大的波動變化,具體的變化范圍在1.15-4.31mg/L,雖然監測斷面處的游離態氨與尾水排放的游離態氨相比,有所下降,但幅度并不是很大。
3水處理廠尾水排放的有效對策
3.1水排放管理重點
為應對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問題,提高城市用水安全,在制定尾水排放治理措施時,需明確尾水排放管理重點。根據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口,水質檢測結果的分析,尾水排放周期較長時,排放口區域內控制斷面污染物濃度,會使得城市水體遭到污染,雖然城市河流,會利用自身凈化能力,減少水資源的污染濃度,或是在水體流通期間,水流速度變快回稀釋、降解水體內的污染物,但是由于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中水體部分污染物含量大,若是不加以管理、控制,會使河流污染呈現出難以控制的局面。因此,在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的應對措施分析中,相關部門需制定更為完善的排放標準,加強污染源控制,避免污水排放期間流入河流。
3.2水處理工藝監督力度
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對水環境的不利影響,具有不可逆性,所以為保護水資源,高效控制尾水排放量,相關人員應完善內部污水處理工藝的基礎上,加強污水處理工藝監督力度。現階段,污水處理方式可分為生物法、化學法、物理法,而根據污水處理程度,可將其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在污水處理中,水體的一級處理工藝主要為物理法,而二級污水處理,是運用生物法中化學試劑的凈化、吸附性,處理各廠區排放污水,該種污水處理方式,主要用于工業廢水,處理目的在于實現水資源的再利用。污水處理廠的三級處理,是對二級處理的補充。在該級處理工藝,無法減少水體污染物時,廠區應啟用三級處理,以此確保污水排放的可靠性。在現有的污水處理工藝中,生物處理屬于技術核心,城鎮污水處理廠可通過控制污泥濃度、溶解氧含量、污泥回流等處理要素,降低水體氧化物含量。
3.3泥處理效果
污泥處理效果影響著城市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設備運行質量,以及水體降污水平。在設備內部污泥含量過多時,設備尾水排放管道會出現堵塞情況,不利于污水排放有序開展,并且難以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凈化。因此,相關部門應重視污泥處理效果,做好水質監測工作,重復核查污泥含量。
3.4置廠區工藝管線
城鎮污水處理廠工藝管線,主要包括污水管、超越管、檢修管、污泥管等類型,管線體系布置較為復雜。為在污水處理中,保障尾水排放符合地區水體排放要求,相關人員應重視廠區工藝管線的科學鋪設。對此,相關人員應基于廠區發展情況,靈活設計管線布置方案。同時,加強管線布置現場的監督與管理,全面掌握管線走向、出入口。若是存在不符合工藝管線布置要求的結構物,需及時將其整改、修正,以免存在暗排、暗管、偷排現象,給水環境保護留下風險隱患。
結束語:現如今,我國水資源匱乏問題已經引起很多人的重視,污水處理廠能夠有效清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質,進而凈化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但一些污水處理廠排出的尾水也含有一些有害物質,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深度處理。
參考文獻:
[1]劉晨宇,祝亞楠,王繼華等.不同季節尾水排放對河道細菌群落結構的影響[J].環境科學研究,2018(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