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寧 歐陽順
【摘要】跟詩詞歌賦、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相比,公文寫作不一定要講究文采,但一定要講究行文規范,在起草過程中需要注意用語規范性要求。
【關鍵詞】公文寫作;用語;規范性;要求
1 公文寫作的用語要求
公文在語言的表述上,講究準確性、嚴謹性和簡潔性。
1.1 準確性
準確性是公文寫作最基本的要求,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材料使用要準確,公文的遣詞造句需要清楚準確的把文件內容表述出來,所用材料必須符合公務活動和現實生活的實際,不能像文學創造那樣進行虛構和編造。二是表述要準確,公文語言要恰如其分的表達思想內容,正確記載和傳遞信息,做到概念準確、推理正確、語法規范,避免產生歧義,不可隨意使用具有感情色彩的詞語。
1.2 嚴謹性
嚴謹性主要是指公文中的敘述和說明,要嚴密周全、交代清楚、合乎邏輯,前后不能自相矛盾。公文的書面性質很強,應避免使用方言詞和口語化很強的詞,不可隨意使用縮略詞語、字母、生僻詞以及網絡新詞新語等。
1.3 簡潔性
公文語言應該簡潔樸實、平實易懂、簡明扼要,切記堆砌華麗的詞藻和濫用修辭格。在段落層次上要注意結構清晰、句式簡潔、篇章嚴謹,盡量使用短句。
2 “習慣用語”使用要規范
規范性的公文習慣用語,可以反映公文的行文關系和工作程序。在使用習慣用語的時候,應該根據文種表達的需要,酌情選取。
2.1 開頭用語
在公文的開頭部分,往往要說明時間、原因、目的等。常用的開頭習慣用語有:
表示時間的有:“茲、茲有、茲派、茲因、茲將”等?!捌潯本褪恰艾F在”的意思。
表示依據的有:“根據、據查、據反映、按照、遵照、依照”等。
表示原因的有:“由于、因、鑒于”等。
表示目的的有:“為、為了”等。
表示范圍的有:“關于、對于”等。
2.2 稱謂用語
第一人稱,常用“本”和“我”,比如:本公司、本校、本部門、我院、我局等。
第二人稱,常用“你”和“貴”,比如:你處、貴公司、貴校等。其中,“貴”是尊稱,一般用于事務文書和日常文書當中,在黨政公文中,除了“函”以外,其它文種一般不用。
第三人稱,一般用“該”,很少用“他”。比如:該單位、該同志、該生等。
2.3 引述用語
引述用語一般用于回復對方,作為行文依據的表述用語。比如:“收悉、敬悉、驚悉、閱悉、接、前接、近接”等,主要用于引述來文。
2.4 經辦用語
經辦用語有“經、業經、均經、茲經、并經”等,用來說明工作處理的過程,表明處理時間以及前后的經過。
2.5 期請用語
有“希、請、望、擬請、務請、遵照執行、參照執行”等。其中,“希”“請”“望”等,上下級可通用?!白裾請绦小薄皡⒄請绦小钡仁巧霞墝ο录壭形牡臅r候,在文章末尾提出的要求。
2.6 詢問用語
有“當否、妥否、是否妥當、是否可行、請批示、請批準、請回復、請指示”等,常用于請示、報告、函等文種的結尾語。請示寫這種用語,是為了請上級給予“批復”,而報告寫這種用語是為了表示尊敬、客氣。
2.7 敬謙用語
有“謹、謹啟、謹復、謹代表、謹祝、敬盼、懇請”等,以示恭敬,屬于謙詞,在“函”中經常使用。
2.8 表態用語
主要有“同意、不同意、照辦、可行、不可、準予、批準”等,一般是下行文的用語。
2.9 承啟用語
承啟用語在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用來承上啟下,使行文更加連貫流暢。承啟用語有“為此、對此、鑒此、據此、綜上所述”等,往往用在開頭的總述之后,用來連接下文,起到過度的作用,或承前啟后的作用。有些還可以用在正文的結尾部分,對全文進行綜述。
2.10 結尾用語
前面提到的詢問用語,一般也是結尾用語。此外,還有“特此報告、現予公布、為要、為盼、為荷”等。其中,“特此報告”用于上行文;“現予公布”用于下行文。“為要”有加強期望語氣的作用;“為盼”帶有盼望的意味;“為荷”帶有感謝的意味;它們一般用于平行文?!盀榕巍薄盀楹伞北硎究蜌猓盀橐辈槐硎究蜌猓M量少用。
3 用詞不當問題要注意
公文寫作中用詞不當的問題,直接關系到表意的準確性,最終影響文稿的質量。
3.1 詞語的誤用
在公文中主要表現為,濫用與不同領導級別有關的專用詞匯。有些人不分領導級別,動不動就用“重要指示”“重要講話”“重要講話精神”等詞語,這些詞語要看用于哪一級的領導,對中央領導可以用,對其他級別領導就不能隨意使用。比如一個單位、一個企業、一個部門領導的講話,就不能隨便用“重要”來形容。
同樣的道理,“視察”一詞也被濫用、誤用?!耙暡臁笔侵干霞壢藛T到下級機構檢查工作。為了區別,地方領導到基層檢查工作一般不用“視察”,只用“考察工作”“檢查工作”“指導工作”或“調查研究”等,中央領導同志下基層才使用“視察”。
3.2 濫用指令詞
作為公務文書,“要”這個字的使用頻率非常高,但是用的太多太濫也不行。比如有些公文、講話稿,不論是否為強制性的要求,通篇都是“要”字。更有甚者,有些不適合用“要”字的公文,也沒完沒了的“要”,形成了習慣。比如說,在工作匯報當中使用“要”字,就好像是下級機關在向上級機關下達指令似的;工作總結本來是談情況和體會的,也總是用“要”字,就好像在談未來的打算,寫的跟計劃一樣。此外“應、應該、必須、務必”等指令詞,也不能濫用,要注意行文方向,注意行文內容適不適合使用這些指令詞。
3.3 詞語搭配欠妥
從語法上來看,詞語搭配欠妥是一種語病。這種語病在一些文稿中經常出現。比如:“公開曝光”。曝光本來就是公開的意思,再加上一個公開,純屬多余。難道還有不公開的曝光嗎?
3.4 稱謂寫法問題
在各類文稿中,某些領導的職務和姓名的寫法經常容易混淆,主要有下面兩種情況:
第一是:職務在前、姓名在后,比如“局長×××”。
第二是:姓名在前、職務在后,比如“×××局長”。
這兩種寫法的區別在于:職務在前、姓名在后的“局長×××”,是一種客觀性的表述;姓名在前、職務在后的“×××局長”,是一種稱呼用語,含有敬意。它們的使用場合不同,公文一般采用前一種方式來客觀的表述,就是職務在前、姓名在后的方式。
4 近義詞的選用要準確
在平時的寫作過程中,近義詞是經常容易混淆的詞語,在寫作過程中要注意正確辨析和準確選用。
4.1 “制定”與“制訂”
制定:從結構上來看是動補結構,一般用于定出法律、規程、政策等。比如:制定公司章程。這個“制定”偏重于作出最后決定,使之完全確定下來,經常與政策、法令、方針、路線等詞語進行搭配。
制訂:從結構上來看屬于聯合結構,意思是創制擬定,比如:制訂工作計劃,指的是制訂這個過程。所以,“制訂”偏重于從無到有的創制、草擬之后的訂立,注重的是過程?!爸朴啞苯洺Ec計劃、方案等進行搭配。
4.2 “權力”和“權利”
權力:這個“權力”是與職務相關聯的,有職務才能有一定的權力。普通人享有的是“權利”,如公民的權利、黨員的權利等。當然,領導干部作為普通公民、黨員的時候,這些權利同樣享有。
權利:這個“權利”是與義務相對應的,權利和義務具有法定性。在公文中,使用“權利”的場合比“權力”要多一些。
4.3 “截止”和“截至”
截止:表示到某個時間停止,強調停止。“截止”不能帶時間詞語作賓語?!敖刂埂币话阌迷跁r間詞語之后。比如:“報名工作已于昨日截止?!币馑际钦f報名工作昨天已經結束了,不能再報名了。
截至:表示停止于某個時間,強調時間?!敖刂痢钡暮竺骓殠r間詞語作賓語。比如:“截至目前已有100人報名?!币馑际钦f現在報名人數為100人,但報名還沒結束,還可以繼續報名。
另外,可以說“截止日期”,這里的“截止”是定語,“日期”是中心語,不能說“截至日期”。
4.4 “作”與“做”
從歷史發展來看,“作”先出現,“做”是作為“作”的同義字后來才出現的,它們的用法有相近和交叉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的意義和用法。一般而言,從事抽象活動的用“作”,比如:振作、著作、佳作、作報告等;從事具體活動的用“做”,比如:做作業、做手腳、做試卷等。
4.5 “出席”“列席”“參加”
在會議中,“出席”和“列席”都有“參加”的意思,它們的區別在于,法定成員參加本組織的會議叫“出席”,其他人員參加叫“列席”,但上級領導除外。比如說,公司召開黨委會議,公司黨委委員叫“出席”會議,非黨委成員,哪怕是公司領導,也只能叫“列席”會議。原則上,列席人員沒有表決權。上級領導參加會議也叫“出席”,不能降格為“列席”,盡管上級領導并不參與表決,這種“出席”姑且算作特例。
4.6 “暴發”和“爆發”
“暴發”與“爆發”兩個詞都是動詞,都含有“突然發作”的意思,但又有細微區別。兩者的使用范圍有所不同,“爆發”的使用范圍比“暴發”寬?!氨┌l”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體事物?!氨l”既用于具體事物,如火山,也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義、運動等重大事變,再如力量、情緒等等。
4.7 “病癥”和“病征”
“病癥”是指機體(人類、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出現異常狀態的外在表現特征?!安≌鳌敝傅氖潜憩F在機體外面顯示出是什么病的征象。簡單地說就是,病征是將發病前的警告,而病癥是已經發生疾病的現狀。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只有準確使用公文寫作用語才能使公文更具規范性,表達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