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針對新時期對人才的要求,軟件工程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一體化專業專科階段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實施“工學交替、課堂與項目部一體化”的創新人才培養方案,本科階段結合應用技術型大學人才培養特點,實施“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聯通就業”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方案,并創建出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崗課賽證融通”綜合育人專本通融實踐教學體系。
關鍵詞:專本通融;實踐教學體系;崗課賽證融通
一、“3+2”軟件工程專業的歷史沿革
隨著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社會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規模不斷擴大、需求層次不斷提升,高職教育向技術應用型本科延伸可以滿足這一時期的特殊需要。
自2012年起,江蘇、廣東等省份就已展開了“高職與普通本科聯合培養(四年制)”和“高職與普通本科分段協同培養(3+2)”等各類型的試點工作。
2014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決定》的出臺為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開拓了新的思路。
我省“3+2”專本培養于2015年展開,經省教育廳立項批準,我校計算機學院軟件技術專業2015年開始首屆專本聯合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試點班招生,本科銜接專業為武漢東湖學院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模式為:高職三年按照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軟件技術專業的要求開設課程,包含所有高職教學環節;本科兩年以東湖學院軟件技術專業的要求開設課程。專本雙方聯合實施,建立一體化的培養模式。
二、“3+2”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瓶頸問題
伴隨著計算機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及中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軟件工程專業十數年間一直作為一門熱門專業存在。但進入十四五期間,國家相繼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關于開展產業鏈固鏈行動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的通知》等重要文件,提出順應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發展和變革趨勢,著力研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領域關鍵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從2016年至2019年,各類高校陸續撤銷74個軟件工程專業學位點。從專業本身究其原因,存在著軟件工程專業外延較為寬泛,同計算機等專業的區分度不夠,培養特色也不夠鮮明,培養質量難以保證。軟件工程專業面臨著針對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服務進入自主創新、融合應用、協同突破的新時期。
2020年之后,以軟件為重點領域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持續發展,受全球供應鏈收縮進程加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發展受到嚴重沖擊,而以軟件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受疫情影響較小,體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和潛力。如何培養軟件工程專本通融高端應用型人才在全球信息、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產品、模式等創新中可持續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專本通融高端應用型“3+2”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我校軟件工程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一體化專業針對新時期對人才的要求,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實施“工學交替、課堂與項目部一體化”的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后期依托武漢東湖學院,結合應用技術型大學人才培養特點,實施“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聯通就業”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方案,并創建出一套“崗課賽證融通”綜合育人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專本通融實踐教學體系,如下圖:
學生通過“崗課賽證融通”實踐教學體系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為基礎,強調軟件開發的工程性,在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熟練掌握從事軟件需求分析、軟件設計、軟件測試、軟件維護和軟件項目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培養能夠從事軟件開發、測試、維護和軟件項目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專科階段通過認知實習、頂崗實習引入“前后端分離”的軟件開發技術架構及單元測試、軟件工程相應規范,結合 “Web前端開發”、“Java Web應用開發”等1+X證書教學標準,學習《WEB前端框架應用》、《JavaEE輕量級框架開發》、《Web應用系統開發》等課程,開發和編碼類課程全面推進分層、模塊化開發思想,學生能適應行業開發規范,快速上手。
本科階段與文思海輝、東軟集團聯合辦學,主要從事移動互聯網技術和軟件工程服務外包技術研究,學習和掌握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知識處理外包(KPO)等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為主的服務外包關鍵技術,培養服務外包領域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四、結論及反思
近些年來,我校軟件工程專業通過“崗課賽證融通” 專本通融實踐教學體系模式改革的創新與實踐在行業中日益有明顯的競爭力和優勢,通過實踐教學體系模式改革的創新與實踐極大程度上推動了學生高素養的發展趨勢,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本科階段考研的上線率,行業口碑良好,影響力遠超同專業的其他院校。
參考文獻
1.[美] 戴維·珀金斯?(作者)、?楊彥捷?(譯者),《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浙江人民出版社;第1版,2015.08。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釋義》,2021.04。
3.微信公眾號“網易數讀”(ID:datablog163),《4年撤銷近1600個大學學位點,哪些學科最不受待見》,2020.05。
作者簡介,姓名:劉潔,出生年月:(1980-),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湖北武漢人,學歷:碩士,職稱:副教授、電子信息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軟件技術、軟件測試
項目來源:2018年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專本通融高端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以“3+2”軟件工程專業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