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長明 王斌 張欣然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建筑生產的要求越來越高,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速度,實現環保型社會的構建,保證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可持續發展,我國建筑行業正在不斷深入研究裝配式建筑 。另外,針對裝配式建筑模式,通過選用這種新型模式,可以有效滿足我國綠色環保型社會的發展要求,而且可以對當前我國建筑領域和建筑行業進行有效革新。因此越來越多的城市建設中開始應用裝配式施工技術,國家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應用,為改善環境,減少碳排放、揚塵以及噪聲污染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1 簡述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應用優勢
1.1提高建筑質量
在建筑施工裝配式施工過程中,有效的減少了人力資源的應用,在建筑施工前通過裝配式的作業形式替代傳統的手工建設方式,降低了施工技術的錯誤,采用工廠生產模式將應用材料直接運輸到施工現場,減少了傳統的產品質量問題,可以強化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
1.2 節能減排
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也融入了綠色建筑施工理念,近年來,深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青睞。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各項構件可在工廠預制生產,既能保證構件加工精度和質量,也能避免現場施工中原材料的浪費,不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太大影響,可實現房屋建筑施工和周圍環境協調發展。
1.3 降低工程造價
在建筑施工中,如果采用大型吊裝機械設備,將預制好的構件吊運到施工位置進行人工拼裝,不但可以降低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而且還可以節約人工成本,降低工程總體造價。此外,采用大型吊裝機械設備進行施工,除減輕勞動強度之外,還能降低安全事故風險,促使項目有序推進。
2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2.1模板安裝
模板安裝過程必須遵守的安裝原則,也就是按照先安裝水平構件后安裝豎向構件,先安裝模塊構件后安裝異性構件的順利,以滿足建筑施工要求。第一,針對新混凝土與舊混凝土之間表面的接觸位置,需要對其進行鑿毛處理,同時需要將斜模板安裝在規定高度的頂端位置,以促使新混凝土結構與舊混凝土結構之間能夠進行更好的融合,保證在模板頂端中能夠順利流入剩余浮漿。另外,當新混凝土結構與舊混凝土結構二者之間融合結束且達到施 工要求以后,如果有自密實混凝土溢出來,說明無需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一定要對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情況進行深入考慮,并以此為重要依據,選取相應合適的施工機械設施。在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得發生不良現象,如澆筑不均勻問題、冒泡問題等。在澆筑完成混凝土結構以后,一定要對混凝土進行及時振搗。
2.2 預制梁和柱的制造
預制件在生產制作過程比較復雜化,在生產管控中,會存在各種問題制約著預制構件的生產速度,最主要的是引進工程設備的先進功能是否齊全以及施工人員的施工行為是否規范。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采用裝配式施工技術,首先要準備好施工所需的模板,將這些建設模板按照施工設計的方案放在合理的位置,然后將這些材料表面的雜物清理干凈。在操作流程中,施工人員采用定位的方式將模具和套筒連接器連接在一起,并且按照要求放在固定的鋼筋孔之中,強化預埋件的安裝技術,有效保證不會因外界因素對密封的固定操作產生不利的影響。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要保證其表面平整,在工作結束后工作人員要按順序檢查管道是否出現堵塞的情況,在預制梁進行生產管理前將模具清理干凈,提前做好側模的定位工作,固定好安裝的構件后將其表面抹平。
2.3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施工
在進行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時,具有強度高、硬化速度快的特點,且無收縮水泥漿液來填充鋼筋和套管之間縫隙,等水泥漿液硬化之后會形成連接接頭。連接接頭的一端通過剝肋滾軋直螺紋連接,而另一端則通過高強度灌漿連接。在具體施工中,套筒和鋼筋直螺紋連接的一側連接之后,對連接的質量進行檢驗,確認達到施工要求之后,提前預埋在預制墻板底部。而高強度灌漿連接的一側,需預埋在下層墻板頂部。在墻板安裝時,先將墻體頂部的鋼筋插入上層墻底的套筒,連接完成之后灌入混凝土,將上下墻板內的鋼筋連接成一個整體。為保證施工質量,凡是參與鋼筋套筒灌漿施工的人員須做到培訓上崗,以便能夠熟練掌握各項操作技術,灌漿料進入施工現場之前,需進行詳細驗收,達到要求后才能灌漿。在灌漿時要對每個環節、每項參數進行詳細記錄,并及時開展拉伸試驗,為后期工程驗收提供參考依據。
2.4預制陽臺板、樓梯板、疊合板的安裝
第一、在進行陽臺板吊裝過程中,需要將距離作業面 控制在50cm 的左右,并且必須要對水平線進行嚴格控制,此外,必須要對陽臺板的安裝角度進行合理安裝,不得在對陽臺安裝過程中出現標高錯誤問題與安裝質量問題。在吊裝陽臺板施工結束之后,接下來需要對管線進行合理預埋,在預埋管線過程中,必須要嚴格安裝設計方案來確定疊合板的尺寸大小與管線的走向。根預制樓梯板的施工要求,在安裝預制樓梯板過程中,樓梯板與施工作業面之間必須要相距 5cm 左右;第三,在對疊合板進行安裝過程中,必須要對疊合板進行平穩、緩慢施工。而在進行疊合施工過程中,如果管線需要進行交叉設置,則管線數量不得超過 2 根。一般情況下,疊澆層梁柱節點的縫隙均是非常小的,如果混凝土柱的根部標高高于預制板的標高,在這種情況下,則非常容易產生混凝土空洞問題,進而會對混凝土澆筑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所以,在對疊合層梁柱混凝土進行振搗過程中,宜選用小型的振動棒。而在混凝土凝固以前,一定要完成收光、抹面、刮平等施工作業,在混凝土完全凝固以后,需要及時開展混凝土養護工作。
2.5 吊裝
在吊裝預制構件過程中,需要明確施工方案,制訂有效的可行性施工安排,施工過程中明確分工,避免出現混亂。同時,還要明確施工人員自身承擔的職責,聽從管理人員的工作安排,履行好自己的職責要求,嚴格按照科學的施工準則進行施工作業活動,規范施工人員的施工操作行為,將吊裝構件的數量和編號結合在一起進行建筑的組裝。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在工作中遇到問題一定要及時向管理者反映,及時發現問題才能夠更好地、快速地處理問題。只有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并嚴格執行,才能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為后續的工作安排奠定良好的基礎。
2.6剪力墻結構技術要點
在剪力墻結構技術具體的施工中,工作人員應掌握各種操縱要素,并在現場操縱和管理方面穩步推進項目進度。層合混凝土框架柱的技術要點分為層合板墻,層合地板和預制樓梯。層壓板墻由預制的木地板和鋼網組成,混凝土澆筑后可用作混凝土模板。疊層板墻由網狀結構鋼筋和兩層水泥預制板組成,可用于將現澆混凝土制成兩層水泥預制板。網狀結構建筑鋼筋可用于強制建筑鋼筋和水泥預制板的提升點?,F階段,我國復合混凝土框架柱的技術發展趨勢和應用還不成熟,關鍵是利用地下停車場工程。整體式預制混凝土預制框架柱的技術主要基于所插入的預制構件鋼的搭接量。該技術中包含的預制組件用于建造水平層壓地板,垂直框架柱和混凝土框架柱。靈活使用該技術可以為我國當代工程項目展現資源優勢。根據具體情況,技術結構非常簡單,缺陷也非常明顯。主要原因是組件架構更大、更重,這也可能導致相對簡單的最終組件形狀 。
結束語
總之,隨著我國建筑行業領域的快速發展,裝配式建筑模式是未來重要的發展趨勢。在建筑行業推行此項技術可大幅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和施工效率,縮短工期進而降低成本,通過不斷地改革與創新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不斷地優化操作技能,為實現與現代建筑施工技術的結合提供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方光鈴,毛祥華,蔣志煌.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四川水泥,2021(08):41-42.
[2]劉英強.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技術要點的探析[J].四川水泥,2021(08):182-183.
[3]肖金敏.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體系與設計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21,29(2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