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利
2016年初中學業水平測試改革以前,學校、教師、學生及家長對美術課從思想上認識上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副科中的副科,升學不考試,高低混混、隨便學學混過去就行的心理觀念。因此大多數初級中學的美術課課程雖然已開設,課堂教學就主要集中在七年級和八年級上課(初一和初二),九年級(初三)的美術課堂教學少數學校不開設,多數學校開設了美術課也大多被中考考試科目所占用,美術教師每個學期就上著屈指可數的幾堂課。由于學生學業任務非常重且幾乎無任何娛樂時間,就出現學生喜歡上美術課、很想上美術課但想上又上不了的矛盾現象。
2016年云南省教育廳頒布《云南省初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方案》,初中美術、音樂進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計分科目。美術學科滿分5分(考試成績滿分3分+平時成績2分),由兩部分分數構成,一部分是科任教師根據學生三年的平時學習表現等情況綜合評定2分;另3分通過考試獲得,考60分以上就得3分,考試成績60分以下按3%折算得分。至此美育中考美術、音樂不再是副科,一樣與升學分數掛鉤。從此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從思想上有了一定的重視,一改過去不管不顧的態度,美術課重新得到關注。九年級的美術課不再被占用,重新回到學生的課堂,這對推進全面素質教育,推動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起積極作用。面對學生及家長長期形成的“隨便學學,考60分就行”的心理,我們初中美術課教學將如何應對呢?這是我們目前初中美術課堂教學遇到的最大困惑。
面對問題就必須根據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和出現的問題,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課堂教學不是主要的問題。時代在進步,教育也在不斷向前發展,現階段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技能教育,學校課堂教學質量也得到有效的提升。問題主要出在思想認識上和教育配置不足的問題上,特別是農村鄉鎮學校。造成此現象有多方面的原因:有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不重視問題,也有家長和學生的問題,還有社會的影響等。
在現階段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技能教育的大好氛圍形勢下,作為教師面對這些情況我們就必須要不斷深入探究美術課教育教學規律,靜下心來鉆研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法,充分利用好現代教育教學設施,努力探討穩步、持續提升美術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一、初中美術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美術課升學考試“3+2”得分模式的功能和導向引不起足夠重視。
美術課納入高中階段升學計分以后產生積極的效果。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的審美,完善學生的人格素造,推動基礎教育階段美育不間斷的持續發展提升起積極作用。但我們也要看到初中美術課依然存在重視不夠,升學計分分值在整個中考總成績中權重泰輕、泰低,一百二十分之一(5分),無法和美術、地理、生物等科目相比,更不用同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相比。學校老師及家長給每個同學的要求也就是考前背一背、記一記突擊一下,考試及格得3分就行,另2分平時成績學校老師除個別嚴重違紀的同學外都會給同學的。實事求是的說2016年以來,全市初中學生美術課考試成績加平時成績折算合成成績以都滿分5分為主。2016年以來大理市總體美術考試折算合成成績如下:2016年大理市合成成績合格率為98.19%,大理市折算平均4.95分;2017年市合成成績合格率為97.69%,市折算平均4.93分;2018年市合成成績合格率為97.47%,市折算平均4.93分;2019年市合成成績合格率為98.26%,市折算平均4.95分;2020年市合成成績合格率為98.24%,市折算平均4.95分;2021年市合成成績合格率為97.49%,市折算平均4.93分。每個學校都只有個別同學沒得滿分(主要多是生病住院等原因無法參加考試)。選擇一所農村初級中學美術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為例:2016年校合格率為96.92%,考試校折算平均48.43分;2017年校合格率為94.30%,考試校折算平均46.7分;2018年校合格率為96.93%,考試校折算平均48.65分;2019年校合格率為99.59%,考試校折算平均52.39分;2020年校合格率為100%,考試校折算平均51.79分;2021年校合格率為99.49%,考試校折算平均45.92分。學校老師和同學還是一如既往地把精力和時間花在語文、數學、英語、物理、體育等科目上。
(二)學生學習不積極、不主動,被迫式學習現象嚴重。
我教美術以來,學校學生普遍存在一個現象:一個學校、一個班級中主動學習積極配合美術教師教學的同學僅個別同學甚至無人。而主動學習的同學又大多會被其他同學所影響,不再主動不再積極地學習。我所在的農村初級中學這一現象特嚴重,會影響到教師的正常課堂教學,也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學生的學習不是我要學,而是要我學,被迫式學習。究其原因:一方面與總體對美育認識不到位,不重視有關。雖然已納入升學計分,但學校、教師及家長總體上還是認為是副科不重要,突擊一下對付過去就行。另一方面與學生有關,絕大多數同學對美術課有興趣但不愛好,因而不認真學習。第三方面美術課教學設施嚴重缺失,如:畫桌、畫室和畫架等無配備。多數學校基本無任何配備和設施,加之美術課學生家長也需要一定的經濟投入,身處城區的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要好一些還會投入,我所在的鄉鎮中學家長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差許多(大多數家長外出打工,不在學生身邊,管不了學生)就根本不會投入為學習而準備畫紙、畫筆、畫板等相關的學習材料和用具等。第四方面從美術課的課堂教學來看,除欣賞課、演示課和觀摩課外美術課有許多教學需要學生使用預先準備好的材料和工具動手實際操作訓練,課程時間不足導致學生動手實際操作訓練少,甚至不動手不訓練的原因。往往一堂課45分鐘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待到下一堂課來接著訓練,由于原因種種許多同學又“凉了菜”。特尷尬、特無奈!到現階段依然存在著學校美術課教學配置不足的現象,學校普遍無畫室、畫架、畫板和畫桌等,教師課堂教學依然主要以欣賞課、演示課和演示課為主完成教學任務。
(三)美術課課堂教學法較為單一,學生缺乏必要的基本技能訓練(實際操作訓練),動手能力特差。美術課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實際操作訓練)的教育轉變成基本知識的介紹講授和美術作品的欣賞解讀。而現代美術課又已轉變為對傳統文化的理解、發揮美術表現的優勢、激發學生創意實踐、培養圖像識讀的能力和建立審美判斷的意識等方面。但我認為美術基本技能的訓練也就是實踐(動手)能力的訓練是主要的,動手方面的技能訓練方面的缺失何談創新實線能力的激發。可以說我們的基礎教育最大缺失就是沒有及時對中小學生進行必要的具體的實踐培訓教育,也就是動手實際操作技能方面的訓練!這也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關鍵所在!理論和實踐的統一。這是現代學生創造性能力差的原因。傳統的講授、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課堂講解和審美欣賞課中運用已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不了學生的學習激情,不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課堂上講授的知識一下課就讓學生拋到九霄云外。不進行基本技能訓練也就是實際操作訓練的美術課就如同小學的識字課不要求學生抄寫生字一樣結果是否定的。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動一動手、練一練來得實在,來得有成效。“實線出真知”嘛。
現代教育技術引入課堂,視頻、投影、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的投入使用,使得學生的審美視野得到更廣泛的拓展,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認知和審美能力,但都是審美識別和審美判斷方面的能力提升,無法解決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性審美能力的激發。
4)對學校美術課教學配置的不足導致學校美術教學步履維艱。美術課要很好地良性的對學生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就必須配置相應們畫室、畫架、畫板等畫具和相關材料。到目前為止我市的初級中學小學多數學校無此設施和配置,因而中小學美術教學總體上都是靠教師講解。學生動手實際操作訓練很少或沒有技能訓練,雖有現代教育技術引入課堂,視頻、APP、多媒體等在教學課堂上運用,雖能短期內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但不常久,根本上不能促使學生認真而主動地學習。這樣造成學生美術知識掌握不足,缺乏基本技能訓練(實際操作訓練),幾乎沒有動手能力,教師教學效果一般般。為了初三升學考學生不得不突擊學習背記與考試相關的基礎知識,全都是“紙上談兵”,空談審美,無實操經驗,沒有實際操作繪畫的能力。
5)為應對升學考試而突擊復習背誦。2016年開始美術、音樂課被定為納入高中階段升學計分科目。我市經過廣泛征求意見,綜合權衡,為保證升學計分的公開、公平、公正的性,大理市教體局特制定通過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閱卷的考試模式,以推進美術納入升學考的改革,全面推動素質教育發展。由此學校、老師、家長及學生的注意力相對集中在此考試的指揮棒下。美術課的5分劃為平時考評成績2分和考試成績3分兩部分組成。平時成績評定就是要求各地各校開齊開全美術課,杜絕初三美術課被中考科目占用或者就根本不開設美術課的詬病。加強了美育教學在初中階段不間斷的持續發展,使得美育教育完整性得到延續和提升。既減輕了學生的學業負擔,又全面推進了素質教育的發展,初三美術科學業水平考試的3分計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得到有效的保障。美術考試更進一步證明通過考試選拔人材是最具公平性和公正性的舉措。
目前初中美術課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常見問題,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應根據教學實際盡快加以解決。當然問題可能會不止這幾個,教師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自身教學和教研經驗加以研究剖析,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應對措施,加以解決:
二、當前美術課教學應對的策略措施
1))提高認識,更新理念,正確看待解讀美術科納入升學5分制計分的政策。云南省教育廳制定的美術“3十2分”模式有著其深刻的含義:一方面,既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均衡教育的發展,又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換句話說:既保證了初中美術課在初中階段教育的有效不間斷、持續開展,又未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另一方面杜絕了多數學校在初三私自占用學生的美術課教學的不正常現象,更杜絕少數學校初三不設置美術課之垢病。第三方面這一措施實施使得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考查更全面更科學。實際升入高中后,無論學生選擇文科或理科,美術學科的地位不僅沒有降,還有所提升。
2023年根據教育部要求,云南省初中升學考試將所有學科納入高中階段升學計分。教育部門、學校要廣泛利用媒體、報刊、宣傳欄、黑板報、家長會私班會等向社會、家長和學生大力宣講音樂、美術科等全科納入升學計分的重要意義,認識清楚美育教育審美能力的培養在人生生存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看清楚美育在人的全面教育、綜合發展中重要地位。美在生產生活中創造,在生產生活中享受美。美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息息相關,無時無地的存在著,我們不僅僅要發現美、認識美、享受美,更要創造美。
2)加大對學校的投入,提升學校音體美課程軟硬件建設,配齊配全學校教學設施。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社會力量及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逐步配齊配全美術科的教學設施,逐步完善學校硬軟件建設,提供美術教師完善的教學條件,完善學生有效學習的學習配置,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均衡教育的綜合發展。大力加強學生各學科有效的基本技能訓練,激發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促進對學生的全面教育和綜合發展。克服修正現階段學生長于智、疏于德、弱于體美、缺于勞的垢病!
3)教師要加強學習,努力鉆研業務,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設施不斷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在美術課堂上主動性和積極性,要盡力改變教師的以“教”為主的教學,變革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學”為主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學習訓練過程中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通過具體實踐和獨立思考獲取知識。為了發揮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主體性,教師不僅要加強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還要培養學生多動手、多思考、多質疑的學習習慣。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與學生互動,通過互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基本技能訓練。要為學生留出部分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得到充分體現。充分體現學生在獲取知識過程中的主體性,是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教學理念。
為此教師首先要加強學習,努力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業務水平。其次,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進教學,通過多媒體課件、設計展板等教學形式,增強教學過程中的感性認識。再次要通過“聽、識讀、思考、技能訓練”等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基本技能訓練。總之,教師不僅要積極運用新理念、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靈活應用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法,結合本地實際和課程內容適時穿插地方文化教育,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美術學科學習。
4)因地制宜利用地方文化充實美術課內容,加強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我市地方文化豐富多彩,具體如民間的扎染、蠟染,刺繡、剪紙,大理石工藝加工,古典家俱雕刻等都是美術課中造型藝術的“造型表現”。“造型表現”學習是指運用多種媒材和手段,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體驗造型樂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學習領域。造型含義廣泛,在美術學習中指運用描繪、雕塑、拓印、拼貼、暈染等手段和方法創作視覺形象的美術創作活動。“造型表現”學習不以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授為目的,而是要貼近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特征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結合本地文化審美觀和審美傾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地方文化活動中。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根據本地實際主動尋找與嘗試不同的材料,學習并探索地方文化各種造型表現方法;不僅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重視學生在地方文化活動中參與和探究的過程。 以學生發展為本,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多樣性、過程性,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情操和價值觀的引導,適應學生對教學的需求。
從傳統來看美術就是“藝術”,美術教師不僅能夠在課堂上準確、生動、形象地對知識進行講解,更要能夠生動形象的通過示范畫或視頻等形式呈現出來,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和課堂訓練中,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們講課要生動形象,動手訓練也要一樣準確生動的將美術作品呈獻給學生,老師要在日常教學中注重提升自身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進而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我簡單闡述了目前存在于我們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幾個的共性問題,也提出了應對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措施,拋磚引玉,希望對我們美術課的教學有所啟發。我們也應該看到,中考改革還在不斷深化,中考政策機制“指揮棒”在2023年將得到徹底改革,初中全部科目納入升學考試計分。對今后的課堂教學產生深遠影響,我們必須積極應對、與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適時改進我們的教學,以迎接我省中考全面改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