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林
摘要:經濟新常態背景環境下,市場經濟的高質量增長,推動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城市化發展的加速又帶動了公路工程建設。公路工程項目施工建造中,隧道施工項目常有,但隧道施工難度系數大、安全性能低,相對而言安全風險較高,因此本文就問題從此角度出發,研究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方法及優化研究,通過相關分析促進提高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質效,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增強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成效,從而保障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有效把控。
關鍵詞: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
引言:就目前我國公路事業的建設和發展來看,國家總體公路工程建設在世界范圍內名列前茅,公路隧道施工技術更是在自己的不斷努力下實現了跨越性進步,新型盾構機的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應用,更是大大提高了我國公路建設的質量和效率。但是,公路工程隧道施工中,其安全風險系數較高,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開展十分關鍵,只有不斷優化安全風險評估方法,才能逐漸增強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我國公路事業建設才能更有保障。
一、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內容
對于公路工程施工建設而言,隧道施工項目比較常見,而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包括多方面內容:
1.水源安全評估。本身公路工程施工建設就需要用到大量水資源,但這不是隧道風險評估內容,公路建設常常會涉及到跋山涉水之況,跋山的過程中實施隧道施工較為常見,而有些地區水資源的聯通比較緊密,挖鑿山體建設隧道極有可能觸碰到地下水系統,有水源經過的巖溶會給施工帶來極大的困難,前幾年就有新聞報道隧道透水事故,所以說關于水的安全風險評估很重要。
2.地表塌陷與地面沉降風險評估。巖溶隧道施工中,如果沒有實施加固操作,施工時就很有可能會遇到突泥問題,這就會連帶導致大量土壤涌出,如果情況嚴重,則會造成巖溶隧道掩埋事故,隨之而來的將會是大量巖土的移動和地表沉降或塌陷。
3.工程性災害評估。所謂工程性災害評估,針對的是人為施工給大自然或者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性分析,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很大程度上會改變山體結構,山體原本結構性發生變化,很難預測將會面對怎樣的危險,所以必須做好工程性災害評估工作,以便于全面性預測工程施工影響,并相對做好風險防控共走,從而防患于未然,保障公路隧道施工的安全性[1]。
二、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方法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靜態風險評估的不足
靜態風險評估是公路隧道施工的常用手段,一般包括獲取勘察報告、現場調研、文獻借閱等等,但靜態風險評估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靜態風險評估不能實現深入性調研,隧道施工推進無法實現實時動態追蹤,這就會導致風險評估結果的可靠性有所降低;其次,動態評估手段的缺失,無法保證風險評估結果的精準度,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可能會滿足不了實際風險處理需求,并且會導致風險評估缺乏大量可信度高的基礎性數據信息,最終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性難以充分保證[2]。
(二)評估指標存在缺陷
一方面,實際公路隧道施工中,由于建設周期太長,并且深埋隧道建設不斷增加,單通道作業逐漸暴露出來一些問題,因此長隧道施工就會采用多通道、多作業面的方式進行挖掘作業,而這就增加了安全風險評估的復雜性,評估指標體系建設難以得到明確;另一方面,公路工程隧道施工中,影響安全問題造成安全風險的因素十分復雜,自然環境、地理人文、施工技術限制等多種,隨著工期的延長環境因素更是會不斷變化,風險評估指標的一成不變為影響評估結果的可靠性。
(三)事故定級有模糊性
事故定級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這一問題歷來存在,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公路隧道施工太復雜,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開展難度較高,影響風險評估定級。與此同時,現行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規定,事故嚴重程度的衡量依據為標準體系指標,針對的是人員的傷亡和直接性經濟損失,側重點在于工期影響、環境影響、社會效益影響等。通常情況下,人員傷亡較多時會直接性提高事故危險等級,但沒有人員傷亡的情況下,事故定級就會出現矛盾,經濟損失、環境影響、社會影響等在未造成實際問題的情況下,定級就會比較草率,模糊事故等級,就會影響風險防控[3]。
三、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方法的優化
(一)優化管理工作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方法的優化,需要通過優化管理工作予以加強,因為沒有嚴格的管理,也會導致安全風險評估方法應用不規范。首先,應當針對風險評估工作的開展組建專業的管理團隊,用以監督和管理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避免形式主義杜絕潛在危險;其次,管理人員也應當有高水平風險評估能力,目的在于及時發現風險評估工作存在的問題,以及糾正風險評估方法應用的錯誤等,因此有必要對管理者進行全面而又系統的培訓。增強對安全風險評估的管控,更能確保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方法應用可靠且高效。
(二)創新增加評估方式
完善安全風險評估方式,是實現評估方法優化的關鍵。第一,可以應用模糊層次分析法,針對隧道施工中地質、地形、環境的復雜性,模糊層次分析法可以實現有效的單向風險預估,將風險狀況和分級標準進行模糊處理,可以實現量化風險的目的,這可以深化風險說服力;第二,可以應用貝葉斯網絡法,該方法的核心是概率公式估算,概率可信度的估算,能夠促進明確以掌子面數據為基礎的公路隧道動態情形,可有效實現動態風險概況評估。
(三)建立健全評估標準
完善評估標準,才是優化安全風險評估方法的重點[3]。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標準完善,需要建立健全相關事故報告管理機制,保障事故報告制定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才能確保準確把握安全風險信息,同時應當明確責任制,實現高效追責和事故承擔處理,這更能減少風險發生率;并且還需要完善隧道施工項目質量管理標準,從根本上強化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才能保障安全風險評估方法的優化有效實現,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安全性才能得以加強。
結 語:
總而言之,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存在多種安全風險,即便是現在施工技術更先進、保護措施夠完善,也難以百分之百抵擋施工風險的發生,所以說加強風險評估和提高風險防范能力是關鍵。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包括多方面內容,其評估方法的應用問題也出現在多方面,優化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方法可謂是勢在必行。提高安全風險評估方法的應用質量與效率,就是在增強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安全性,這是保障公路工程施工建設良好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曾思源. 公路隧道施工總體風險評估方法優化和研究[J]. 建筑技術開發,2019,4615:131-132.
[2]紀志鋒.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價與安全管理研究[D]. 合肥工業大學,2017.
[3]李濤. 基于云模型的超大斷面隧道施工期全過程安全風險評估系統及應用[D]. 山東大學,2017.
[4]林志,李洪建,李真真. 公路隧道施工總體風險評估方法優化研究[J]. 工程建設,2017,4908: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