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海洋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速度極快,一方面這對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有所幫助,但另一方面對海事安全監管也有著極大的需求。近幾年,沿海海事安全監管存在明顯問題,嚴重影響海洋經濟的發展,并且阻礙了國家經濟的發展,為了保障海洋經濟的發展,要切實履行海事職責。本文簡要的論述了海事安全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針對性的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希望對完善海事安全監管有所幫助。
關鍵詞:海事監管;海洋經濟;安全監管
前言:
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極為迅速,制定了一系列的經濟發展戰略,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拓寬了途徑,“一帶一路”的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等越來越完善,并且向縱深發展,這對于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幫助。我國一直堅持對外開放的發展戰略,海上活動越來越多,不僅僅傳統海上活動逐漸增多,又增加了新興海上活動,日趨增多。我國周邊海岸線比較狹長,海事活動較為頻繁,為了保障海事活動的安全性,要做好海事安全監管,這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各國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海洋開發活動越來越受到限制,這對水上安全交通監管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海事安全監管存在一定的不足,海事管理部門要加強對海事的治理能力,保障水路運輸和經濟社會發展。
一、海事監管的主要職責
我國海事監管范圍較廣,不僅包括內部河運,更包括外部海運,我國周邊大陸延伸的范圍較廣,因此監管的范圍也比較廣闊,這對海事安全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切的海上活動都需要做好監管,不僅要保障航海安全,更要做好船員的管理,做好事故的調查,減少海上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海洋經濟的安全發展[1]。
二、海事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
(一)近海岸監控存在盲點
我國地理面積較廣,有著極長的大陸海岸線,因此海事沿海監管轄區點比較多。近幾年,我國沿海港口功能水域逐漸向外延伸,但是受到地理范圍的影響,安全監管系統無法做到全面覆蓋,很容易存在盲區。轄區內停靠的船舶數量較多,為了保障船只的安全性,必須要對船舶進行實時監控,但是當前安全監管存在盲區,無法實現動態監管,很難適應航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惡劣天氣的情況下,無法實現全面監管,無法保障船只的安全性。
(二)遠海安全監控力度相對薄弱
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國逐漸建設了沿海AIS岸基系統,這一系統的運用有著極大的效果,全球范圍內的船只都可以進行識別,在運行中的船只也可以進行實時跟蹤。基于AIS系統,LRIT系統也逐漸的運用于船舶,我國安裝符合LRIT功能要求設備的遠洋船舶并不多,船舶數量較少,因此很難全面掌握遠海船舶動態。但是海洋經濟并不僅僅是近海經濟,遠海經濟發展也越來越快,受到距離的影響,遠海中的船只一旦遇到危險,無法及時做到安全監控,救援人員也無法及時的發現險情,嚴重的影響海洋經濟的安全發展。
(三)通信保障能力相對偏弱
當前,我國衛星通信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在船舶的運行中,符合要求的船艇安裝了衛星通信終端,但是衛星通信終端的安裝并沒有得到推廣,僅僅是小范圍的安裝,因為衛星通信終端的安裝對船只的要求較高,且安裝的費用比較高。近海水域缺乏高質量的通信網絡,海區通信力量無法集中,通信力量比較分散,因此缺乏網絡通信協同機制,通信的保障能力相對偏弱,無法實現實時監控,便無法及時的了解船只運行中的實際情況,安全監管便無法做到位。
(四)水上電磁環境監測及定位能力不足
在船舶密集等待的期間,無線通信設備的應用就會受到影響,使用無線通信設備的船員較多,就會影響無線通信的頻率,因此公共頻道就會受到影響。目前,交通行業所用的通信頻率資源大多為低頻段,高頻段通信頻率并不多,低頻段的頻帶較窄、使用成本低,因此低頻段使用的范圍較廣。但是當前存在嚴重問題,水上使用頻率存在明顯不規范的現象,海上安全通信頻率很容易受到高頻段的影響,占用了通信頻道,安全通信頻率會受到極大的干擾,求救信號的傳遞也會受到影響,嚴重影響了正常的通信秩序。
二、海事安全監管系統發展對策
我國極為重視海事系統,因為我國的海洋經濟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針對這一情況,我國逐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海事監管服務體系。隨著海洋經濟戰略的發展,海事部門也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完善海事安全監管系統,及時發現其中的不足,保障海洋經濟發展的安全性[2]。
(一)更新監管設施,優化站點布局
海上船只的行駛路徑并不相同,行駛的范圍比較廣泛,因此安全監管系統要保障其全面性,做好實時監控。當前,沿海區域海岸電臺、VTS、VHF、AIS等系統設備需要進行完善,要在其原本的基礎上進行更新換代,彌補傳統安全監管系統的不足,對于傳統安全監管存在的盲區,要及時的補上監管的盲區,更好的適應新時代海洋經濟發展的要求。
(二)構建區域寬帶通信網,提高船岸通信質量
海事安全監管最重要的就是覆蓋的范圍,在海上行駛的船只,距離較長,風險較大。要補充海上機動信息節點,搭建多層次、多維度的沿海通信網絡,搭建區域寬帶通信網,為海上用戶提供穩定的寬帶數據,保障在危機的情況下,船只可以及時的向外傳遞信息,保障航行的安全。
(三)深化資源整合,拓展數據協同應用能力
海事安全監管對船只的安全性有著極大的影響,海事安全監管最重要的就是船只的數據,每一艘船只的行駛路徑不同,因此全國海事數據較多,還要加大海事數據的交換共享力度,及時的深化海事安全數據資源。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海事安全監管系統要與互聯網相結合,將各種數據進行有效的整合,要試點建設區域VTS數據聯網工程,保障海事安全的監管效果,擴展數據的協同應用能力。
(四)提升航海保障能力
海域范圍較廣,無論是內河河運還是外海海運,航行的范圍都比較大,但是并非每一塊水域都是必經之地,安全監管部門要提前了解重點水域,要設置虛實航標等多種助航設施,全面覆蓋重點水域,保障航道運行的安全性,減少海上安全的發生率,保障海洋經濟的發展。要提供多元化信息助航服務,隨著北斗衛星技術的發展,一些船只已經運用了北斗衛星技術,其精密定位服務受到廣泛歡迎,在設置助航設施的時候,不僅要注意晴朗天氣,更要注意惡劣天氣,從而做好船只的精準導航[3]。
結束語:我國極為重視對外經濟發展,海洋經濟是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保障海洋經濟的安全性,要提高我國沿海水域海事安全監管能力。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位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為了順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要著力打造高質量的海洋經濟,海洋經濟的發展對水上運輸通道的要求極高,必須要保障水上運輸通道的安全性,因此要做好海上安全監管系統,彌補當前海上安全監管系統的不足。
參考文獻:
[1]陳遒源. 福州市游艇海事安全監管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6.
[2]郭婧. 客運船舶海事安全評估與監管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4.
[3]陳鴻福. 湄洲灣LNG船舶海事安全監管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4.
作者簡介:
姓名:田代雄(1987.07--);性別:男,籍貫:湖北省恩施州,民族:土家族,學歷:本科,畢業于大連海事大學;現有職稱: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海事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