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的進步,教師對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科學實驗教學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采取信息技術與科學實驗相結合,科學實驗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方法。本文對信息技術在科學實驗培訓中的應用進行了簡單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方法。促進信息技術與科學實驗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科學實驗;教學結合
引言
通過實施完善的信息技術開展科學實驗教育活動,特別是提供先進理論知識與科學實驗相結合的教室,學生科學實驗的創新能力和激發學生內部科學實驗以提高學生能力,信息技術在科學實驗訓練中的應用,可以使學生專注于科學實驗學科的原理和核心概念,開展對學生具有積極意義的活動,使學生能夠獨立開展科學的實驗反應體系建設,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信息技術與科學實驗的整合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這是結合當時的教科書和先進的教學方法提出的。
1、信息技術與科學實驗教學相結合的特點
1.1明確目標,解決實驗問題
信息技術對科學實驗訓練更具實踐性和理論性。它能使學生按照平面學習和深度學習的順序逐步學習。結合知識和實用信息技術,學生可以研究和學習實用科學實驗的知識。在傳統的科學實驗背景下,學生必須具備實踐技能和適應實際需要的能力,而忽視了創新在學生中的重要作用。這就是為什么教師在實驗科學訓練中使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的科學實驗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們在學校學習科學實驗。為了理解未來現實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學生們明確強調知識的實用性。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可以應用于實踐學習,以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的科學實驗問題。
1.2信息技術與科學實驗結合培養舉一反三能力
教師的實踐教學方式不是解決所有情況的方法,而是在科學實驗背景下解決實際工作中問題的典型方法。在進行科學實驗時,教師必須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和思維能力。學生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來全面加深對于科學實驗的掌握與了解,有效提高學生們自身所擁有的科學實驗能力。不僅學到了科學實驗知識,而且有一定的科學實驗思想。教師重視學生科學實驗能力的培養。一個合理、科學的實驗有利于學生科學實驗的開展,有利于今后學習的進步,有利于解決教育過程中的科學實驗問題。
2、信息技術與科學實驗教學結合的策略
2.1確認有機結合的目標,強調重點
為了更好地開展科學實驗訓練,學校在訓練前制定了科學實驗教學目標。科學實驗的目的是更好地實施信息技術的影響,保證科學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在確定目標時,要注意教學的總體目標、科學實驗當中的重點以及學生自身所擁有的特點,制定出完全符合科學實驗最終教學目標的方式。必須通過信息技術擴大培訓。科學實驗的信息技術也必須得到重視。教師在課前精心備課,以提高對科學實驗的掌握,發展起主導作用并引起學生注意和思考的關鍵組合。用科學實驗使教室充滿學生的好奇心。科學實驗課堂教學方法應根據教學內容,確定科學實驗訓練的難點和重點,并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方向。教學任務按重點實施,難點首先是學習者難以理解的重點內容。這是學習過程的障礙,也是教師必須澄清的中心目標。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科學實驗課程突出信息技術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實驗知識體系。明確有機結合的范圍,確保實驗科學方法在信息技術培訓中的順利運用。
2.2教師重視信息技術與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機結合
教師自主學習信息技術理念,并將其應用于科學實驗培訓,使學生在科學實驗學習中樹立信息技術觀念,全面促進科學實驗的最終質量以及操作能力的有效提高。各位教師在課堂當中所扮演的是執行者,其自身所擁有的教育水平以及專業素質全面且直接的影響著最終選擇使用信息技術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當中是否能夠有效結合。因此,教師自身應意識到終身學習,不斷學習具體工作,不斷更新不同領域的先進教育理念和知識。他們還必須具備足夠的知識,提高教師的素質。在您的日常工作中,通過學習和閱讀不同的書籍,您可以獲得信息技術知識并擴展您的知識。此外,學校還應特別重視教師專業素質的培訓,以確保學生的長期穩定進步。定期針對教師進行組織科研的培訓,及時的學習掌握先進有效的教學方法,全面針對專業開展教學及研究,不斷提升教師團體的綜合素質,從而有效引導學生學習信息技術。
2.3信息技術與科學實驗教學結合觀察學生的接受程度
在科學實驗過程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學習對學生有效的科學實驗。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分析具體的科學實驗,傳授實際的科學實驗能使用的理論知識。教師根據學生課堂上的實際情況管理科學實驗技術。學生有解決問題的方法。老師理解學生的風格。我尊重非學生解決問題上的區別。所以,學生應該用自己的方式提高科學實驗的教育能力。做科學實驗的時候,老師也應該注意自己的地位。他們不應該陷入傳統的教育模式,而是讓學生以學習為主體,自己學習來幫助學生。在教育中解決科學實驗問題的能力會讓學生有自己的不同,不會扼殺學生的獨特性。教師有效地結合信息技術和科學實驗教學理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科學實驗。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教育改革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我國小學教師開始重視信息技術在科學教育中的有效運用。教師應提高研究活動的教學效率,精心設計研究活動的內容,讓學生在研究活動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理解并學會思考。提高教學效率。基于信息技術本身,科學實驗課程的應用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的科學實驗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精神和積極性。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掌握了理論科學經驗,培養了學生的科學實驗思維和知識體系,充分重視信息技術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召邦.數碼相機在小學科學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9,(4).52-53.
[2]田華俊.信息技術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應用探討[J].魅力中國.2019,(26).247-248.
[3]曾現英,張珍珍.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實驗的有機融合分析[J].文淵(小學版).2020,(7).622.
[4]孫明居.談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教學的融合[J].新課程·小學,2019,(9):129.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許永青(1989.01—),女,漢族,江蘇句容人,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