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娟娟
摘要: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一個國家的創新創業能力逐漸成為反應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評判標準之一,那么如何提高國民的創新創業能力呢?需要一定的創新創業的方法提高國民的創新創業能力,需要創新創業的環境和土壤來根植和培育國民的創新創業素質。
在藝術類院校中,學生的思維活躍動手能力較強,但是文化科學知識相對薄弱,尤其在科技創新方面由于藝術生理工科知識相對比較薄弱,導致藝術生在科技創新方面存在一定的壁壘,那么藝術類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將如何開展對于藝術類院校的創業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文重點從藝術類學生的特點、當前藝術類高校創業教育的開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及具體的應對策略等幾方面進行深入分析,重點探索行之有效的創業教育模式來滿足當前藝術類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
關鍵詞:藝術類院校;創新創業教育
隨著當今世界格局日益復雜多變,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體現在人才之間的競爭,如何利用我國現有的教育資源培養出優秀的人才,是一個值得國民深思的問題。創新創業教育已經逐漸成為高校中的一個基礎學科,如何在人才培養中發揮創新創業教育的作用是創新創業教育者值得關注的一個話題。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藝術類高校的專業具有自己的鮮明特點與普通的文理學校在辦學特色、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規格上存在一些不同之處,這就要求創新創業教育也應結合藝術生的特點來開發課程資源建設符合藝術院校特色的教育教學體系。
一、藝術類學生特點
藝術類學生普遍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具有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較強的藝術表達能力。藝術生和普通文理生相比,優勢體現在絕大部分學生在藝術上有自己的一技之長,能夠結合自己專業特長就業,也可以從一些文理生能從事的行業就業,而自身的藝術專業具有很強的排他性,一般文理生很難在藝術生所在的藝術類專業方向就業,這就為藝術生建立了天然的就業屏障保護。藝術生的家庭條件相對較好,能夠解決他們就業創業中的后顧之憂,甚至能夠為藝術生就業創業提供一定的資源,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就業創業夢想。在藝術類高校中很多學生能歌善舞自身特長突出,在就業創業中具有突出的優勢,同時藝術類院校的學生有很多容貌姣好、氣質不凡,在未來的創業就業中也相對容易開展工作。藝術類學生也存在一些劣勢和不足,這種劣勢和不足尤其在一般類藝術院校中較為突出,藝術生文化基礎相對比較薄弱,一些學生存在嬌生慣養的現象,導致部分藝術生吃苦性較差,還有些藝術生較為個性,以自我為中心,團隊合作能力較差,難于融入集體環境。正是這些優劣勢構成了藝術生的自己特點。
二、藝術類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藝術類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藝術類院校在全國高校占比相對較低,在我國高校管理體制中,一般藝術類高校都歸屬于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進行統一管理,受地域限制我國并沒有形成藝術類高校體系化管理模式。藝術類高校采用的創新創業教育形式和普通高校相同,到目前為止,藝術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缺少自身特色,在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引導中,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也沒有形成自身的教育形式。藝術生受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許多畢業生在就業時更愿意選擇有編制的國有單位、大公司等具有相當規模的工作單位就業,而沒有更多的考慮自身的專業優勢是否能夠更好的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所以導致藝術生普遍對創業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認為創業也是大學生的一種就業形式,這就導致藝術生對于創新創業教育并不太重視,所以藝術類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藝術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問題分析
藝術類高校學生普遍存在創新精神不足、創業意識淡薄、創業技能缺失等我國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中,我國高校普遍存在培養形式單一,缺乏創新性。在教育與時代和學生發展的融合中,藝術類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速度沒能及時跟上時代的發展和高校藝術生的變化速度,藝術類高校對創新創業類實驗室的配備普遍不足,甚至缺失,創新創業中存在的這些問題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受藝術類高校重視,被學校邊緣化是分不開的,藝術類高校普遍較重視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從而導致了對學生綜合技能的培養力度不足的問題。
創新創業教育形式單一、內容寬泛,在教育教學中缺乏與學生專業的結合,致使藝術類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存在兩張皮現象,兩者沒有很好的契合,也沒有形成教育合力,所以,藝術類高校在課程開發中,要加快推動專創融合研究和落地。在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中,藝術類高校還處于起步階段,并沒有形成自身的創新創業教育特色,所以藝術類高校的創新創業課程開發任重而道遠,全國創新創業教育普遍存在師資不足、課程建設不足等問題,究其根本原因是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作用認識不足,并沒有意識到創新創業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三、藝術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足的具體應對策略
藝術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既有我國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也有藝術類高校自身的獨有問題,針對共性問題藝術類高校可以借鑒國內外兄弟院校的成功經驗進行創新性的借鑒應用,針對自身專業特色問題,藝術類高校需要結合自己學校的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定位發展具有自身專業特點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模式。
(一)藝術類高校應加強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管理和指導
藝術類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需要高校在頂層設計上加以引導和設計,藝術類高校的相關專業人員首先要思考創新創業教育與自身學校專業的契合點,怎樣在藝術生人才培養中讓創新創業教育發揮它的優勢作用[1];其次還要考慮創新創業教育自身的先進性,如何在大學生的專業教育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先進理念來豐富專業課程的課程內容,提高專業課程人才培養能力;總之,只有高校重視,課程體系設置合理,創新創業教育才能更好的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些都離不開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科學管理和規劃。
(二)藝術類高校應加強自身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對于創業教育的成敗具有關鍵性的影響作用,要想有先進的創新創業教育,首先要有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優秀創新創業教師人才,他們不僅有先進的教育理念還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帶動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朝著社會向往的方向發展;其次藝術類高校在師資配備中明顯不足,有的高校連創新創業課程的基本要求都不能達到,更別說拓展創新創業教育形式和加快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開發了,這將會阻礙創新創業教育在高校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再者要加強藝術類高校專業教師和創新創業教師的交流和溝通,只有兩者充分了解彼此課程的內容,才能在教育過程中形成合力共同促進藝術生的全面發展。
(三)藝術類高校應加強實踐平臺建設
藝術類高校的專業設置普遍比普通高校實踐性強,所以更需要加強專業與社會接軌,藝術類高校只有不斷加強對自身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設,從總體上規劃大學生教育體系,才能將全方位育人的作用落實的更好,這就要求高校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通過產業園、孵化器、實踐基地等平臺建設,為藝術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從而真正落實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切實提高藝術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但是,目前藝術類高校的實踐平臺建設尚未形成體系,普遍缺乏專業性和針對性,實踐項目良莠不齊,要改變這種情況既需要創業導師對創新創業項目的挖掘和培育又需要高校不斷完善實踐平臺運行機制,來不斷提高創新創業教育在藝術類高校中的協同育人作用。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到創業浪潮中去,藝術類高校的某些專業創業門檻低、創業成功率低,如果宣傳教育得當將會提高藝術生的創業和奮斗熱情,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離不開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離不開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2]創新創業教育的良性發展離不開高校、家庭和社會的合力作用,只有多方面參與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我們要結合多方面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才能探索出符合我國藝術類高校發展需要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才能更好的發揮創新創業教育在藝術生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燕,宋立巍.”E時代”與”藝術+”:藝術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探微[J].大眾文藝,2019(19):255-256.
[2]孫曉紅,李沐瑤.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的實踐教學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20(3):55-59.
課題項目:2020 年河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研究課題立項(JRS-2020-3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