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潔
摘要:要想講出標準的普通話,那么就要對方言語音以及詞匯進行充分地了解,并有針對性的進行辨正,才可以順利講出比較標準的普通話。在此過程當中要想充分保證語音的規范性,其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學會區分普通話標準音與方言發音的區別。本篇文章將以部分地區的方言為例,研究普通話與方言方音的區別,進而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以此來給相關人員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普通話教學;方音辨正;語音規范化
引言
我國目前大力推行普通話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方音地區的學生,能夠有效避免方音,盡快地提高說普通話的能力。普通話與方言的主要區別就是在語音系統上,并且不一樣的語音系統之間也具有著較大差異性,因此每一名教師要想讓學生講流利的普通話,就要讓學生學習普通話,并且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普通話語音與方言語音之間的辨正規律。
1教師在普通話教學中進行方音辨正教學的必要性
學生在學習普通話的過程當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自身方言影響,造成普通話學習的困難。其中南方方言就會在此過程當中形成巨大的干擾,導致學生在學習普通話的時候存在一定的障礙,從而難以順利學好普通話。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方言語音已經成為了普通話學習的主要障礙。一些學生在說普通話的時候很容易夾雜著一些方言口音,特別是當學生沒有控制意識時,就會將方言與普通話混淆在一起,從而導致學生無法順利學好普通話,給普通話的學習帶來不良影響,嚴重的甚至難以用普通話與他人有效交流。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復雜,多高山大河,從而形成不同的方言分區,自古有“五里不同音”的說法。不同方言片區的人其方言差異較大。以南方方言為例,很多方言區都會有鼻邊音不分的現象。普通話在發鼻音“n”時就會將舌尖向上牙齦頂住,軟腭下降,打開鼻腔通道,讓氣流從鼻腔沖出,形成鼻腔共鳴,從而形成正確發音。但是很多南方方言中都不會將口腔氣流通道關閉,軟腭沒有下降,鼻腔通道沒打開,使氣流從口腔沖出,形成邊音“l”。這就給學生在學習普通話的時候帶來了巨大阻礙,使其難以順利講出標準普通話。
各個地區的方言都存在著較大差異,而且有著獨特性,通過方言與普通話語音進行對比辨正就會發現,在南方方言中,很多地區的人民分不清平舌音與翹舌音。所以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普通話的過程當中針對難點,找準發音部位,多加練習,從而有效避免發音缺陷,更有效地講出比較標準的普通話。
2如何加強普通話教學的規范性
2.1找出語句中的方音偏誤并且進行方音辨正
在進行普通話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就會發現,學生大多能夠自主發現自已普通話發音中所存在的發音缺陷。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那么就必須要引導學生能夠將自己說話中的方言發音偏誤與普通話標準音的對應分別找出來,找出區別,找準痛點,找出原因,做好方音辨正,進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普通話訓練。例如針對平翹舌音混淆問題,首先就要指導學生找準發音部位,平舌音的發音部位是舌尖向前自然平伸,頂住上齒背,形成阻礙,氣流沖破阻礙就會發出z、c、s。因為發音的過程中,舌頭向前平伸,因此叫平舌音。而舌身略微后縮,舌尖頂住硬腭前端,發出的聲音是zh、ch、sh,因為此時舌頭的狀態是舌尖向上翹起,因此叫翹舌音。教師對學生進行發音訓練的時候,必須要對其分別進行針對性訓練,讓學生記住應有的舌位,并能夠真正找準正確的發音部位,從而發出正確的語音。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找到大量的詞句練習資料,讓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這樣才能讓學生切實掌握方音辨正規律,找準正確的的發音部位,掌握正確的發音方法,從而真正掌握普通話正確發音,說一口比較標準的普通話。
2.2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進行學習模仿,強化記憶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在大部分的學校內都會采取多媒體手段來對學生進行教學。 這樣就使教師的教學方法變得更加多樣,而且也打破了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能夠緊跟時代的發展,科學合理地運用互聯網手段對學生進行教學,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課堂上能夠有針對性的練習。在我國傳統教學過程當中,只是教師針對拼音的發音部位,發音方法作出示范,無法讓學生從根本上了解并理解發音部位和方法。而如今能夠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學生展開教學,將能夠使普通話的標準發音從多種多樣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講解演示。例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展示動態發音圖示,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發音部位方法。還可以通過發音在線打分,錄音比對,配音練習等方式,來讓學生對自己的發音問題能夠更準確的把握,從而發現問題,進行正音訓練,最終規范發音,避免出現方音偏誤。 在整個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要讓學生聽標準的發音,只有當學生熟能生巧并且輸入足夠多了,才能夠在發音的過程當中有效輸出,用標準音進行發音。在課下,教師要督促學生加緊練習并且進行模仿。只有反復加強針對性練習,才能夠使學生加深記憶,有效避免方音偏誤。要想讓學生能夠對普通話的語音規范進行充分掌握,首先就是要讓學生掌握普通話的聲韻母正確發音以及正確的聲調調值,只有這些都正確掌握并熟練運用了,才能夠真正提高普通話水平,講好普通話。另外就是要掌握普通話的輕聲詞和異讀詞,只有規范普通話的發音,才可以避免出現相應的問題。
2.3掌握多音多義字,避免錯誤讀音
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多音多義字,大約有400個的多音多音字會出現在日常交流中。同一個漢字,讀音不一樣,所表達的意思也就有著較大不同,當學生對這些漢字進行學習運用的過程當中要仔細分辨,認真學習,熟練掌握多音多義字的應用。在我國漢字系統內大部分的漢字都是形聲字,但是因為歷史的變革就不是十分地準確,出現了不同的聲符與形符。所以一旦學生按照聲旁的讀音進行讀寫時很容易出現錯誤讀音的現象,因此為了能夠減少錯別字的發生,必須養成隨手查字典的好習慣,利用手機的網絡搜索功能,生字隨手查,對于減少錯誤讀音非常有效。在對普通話進行積極推廣的過程當中,為了能夠加強語音的規范化,在日常學習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對形近字、多音字多加查多練,加深記憶,只有加上訓練,多學習,才可以避免漢字誤讀的現象。
2.4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系統化訓練
當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普通話教學的過程當中,除了要讓學生找出自己使用的方言與普通話之間的差別,還要對學生的字辨音能力進行訓練,通過分層次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快速講好普通話。首先在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清楚的了解方言與普通話之間的差別,其次在作業的過程當中,要讓學生可以利用工具書或手機網絡手段識記易錯易混漢字,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克服方言所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動手來找方言和普通話之間發音的差別,掌握辨正規律和方法,有針對性的進行發音訓練,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說一口比較標準的普通話。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朗讀訓練,因為朗讀最接近我們的自然語言,故而只有在朗讀的過程當中,才可以更快速的提高說普通話的能力。
結語
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的語音系統,方言與普通話的發音語音系統之間通常有著較大差別,那么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掌握方音辨正的方法,正確的對自己的方言進行方音辨正,然后進行大量針對性的訓練,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方音辨正能力和普通話水平。在普通話教學中進行正確的方音辨正,指導學生有針對性的語音訓練,是解決學生方言發音問題的根本途徑,只要學生堅持正確的發音練習,勤學苦練,終將擺脫方言發音帶來的不良影響,講出標準流利的普通話。
參考文獻:
[1]白莉.多方言環境下高等師范普通話語音教學策略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24).
[2]馬麗.淺談普通話語音教學——銀川方言與普通話在聲、韻、調方面的差異[J].漢字文化,2019(03).
[3]汪銀峰,單鴻飛.東北方言歷時語音研究的新突破——讀《清代東北方言語音研究》札記[J].長春大學學報,2018(09).
[4]董軍.普通話教學中的方音辨證與語音規范化——以云南方言為例[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