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真,李 鍵,姚 強
(1.江蘇省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八〇七隊,江蘇 南京 210041,2 江蘇省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八一四隊,江蘇 鎮江 212005)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礦產的需求量隨之增加,找礦工作也逐漸被行業人員關注。物探成為找礦人員快速完成該工作的常用技術,在物探的輔助下,可以快速掌握區域地質狀況,結合掌握的信息完成后續工作。我國物探工作仍然因為一些因素的干擾,不能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務。因此,當下需要調整礦產開采方式,提高物探技術的應用水平。
能源與資源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同時能源、資源的戰略儲備也被視為綜合國力的評估指標。因此,需要增加對能源與資源的關注度,我國的能源資源儲備豐富,清楚國家在資源方面持有的優勢,采用開采與物探發現地下暗藏的礦產資源,根據行業發展需求,合理的應用資源,推動社會各個行業的發展。我國可以在淺層礦產資源殆盡的情況下,利用新技術勘探地質狀況,發現深層的礦產,滿足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要,同時推動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1]。
物探對工作人員專業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參與物探的工作者應該具備扎實的物理學知識,同時可以快速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分析地球場分布情況,經過一系列探索活動掌握地球本體資源與元素的分布情況,經過數據分析可以為找礦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在數據的支持下可以更好的進行找礦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我國礦產資源豐富,使用礦產資源、發展區域經濟在很早之前便進行。建國后隨著改革開發,增加社會各產業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致使找礦工作變得異常重要。隨著找礦事業的發展,更新、升級物探技術,為物探技術發展提供便利的條件。當下找礦工作在物探技術的輔助下已經獲得良好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處[2]。
技術人員不具備與時俱進的思想,工作人員在找礦過程中習慣使用直接找礦的方法,不愿意學習物探技術,在找礦中未良好的應用物探技術,因此,找礦工作呈現一片亂象,并且工作團隊或組織沒有按照找礦任務需要,設計系統的工作體系,導致工作過于隨意。工作人員沒有深入的分析地質條件,致使地質分析與地質探測難以實現持續發展的目標。在找礦管理體系中,沒有圍繞物探技術進行設計。在工作執行期間存在監管失職的問題。應該提高找礦工作中對物探技術的關注度,利用物探測量技術可以掌握區域地質狀況,精確定位、深入分析,結合掌握的數據開展工作,提高找礦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在找礦過程中,技術人員必須擁有正確的工作觀念,意識到物探測量技術對找礦工作起到的重要作用。工作人員使用物探測量技術需要掌握技術的應用要點,發現技術的優勢,并且按照工作需求,將地質科學與物探技術進行有機的結合。
結合掌握的信息發現,空間特點與物探工作存在密切的聯系,應該在物探測量技術應用中,將兩者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解決地質問題,為物探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同時,觀測地點直接關系到找礦工作的效率,一旦觀測地點不準確,難以掌握工作地段的實際狀況,影響管理人員的決策。提高測繪精準度極為關鍵,在此基礎上需要保證測線與探測對象垂直,提高整個測線與基線的可靠性與準確性。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工作快速發現礦體異常狀況,在找礦過程中判斷地質異常情況,將正常地形作為范本與工作地形相比較,發現存在問題的部位。如果遇到的異常場分布范圍小,其會對勘測工作造成不小的影響。面對此種情況提高測量精度、擴大測量范圍顯得異常必要,這也被視為物探測量的重點內容[3]。
物探技術應用在找礦工作中,借助物理場在空間中的特性,收集數據并進行分析,借助數據鎖定礦產位置,為技術人員完成礦產開采等工作提供便利的條件。數據測量工作在戶外進行,一般在野外等處進行數據監測工作。在該處獲得的數據誤差較小,但是仍然受到測點位置與客觀因素的影響,不能保證測點位置的精準性。
物探技術在具體應用中,最大的價值就是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讓其通過網度發現異常情況。設計測線與剖面參數必須結合工作需求,研究探測對象的發展情況,整理其發展規律與趨勢。鋪設測網應用關注的工作要點,研究測線與測點是否達到工作要求,技術人員通過分析重力法,結合工作數據得出影響因素。在重力法改變后,發現布伽、高程數據的異常表現,在地形測定中,及時掌握定量計算對剖面形成的影響并采取預防措施。
物探技術應用在找礦工作中,對設備的使用成為工作人員務必關注的要點。使用設備與儀器找礦時,如果側向范圍、面積超過允許范圍,在高于正常值的情況下,其將直接影響到找礦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在測量面積過小的情況,由于區域的限制,干擾找礦工作,不利于工作的推進。結合過往案例,兩種情況均會浪費大量的資源,耽誤工作進度。
遠景區域找礦,測量面積受到的影響逐漸加大,對找礦工作形成不利的影響。在高分子技術、感應技術發展的過程中,為物探提供很多新的技術手段,遠景找礦工作從中受益,利用新型勘察方式可以提高遠景找礦工作的效率。在大面積區域使用高密度儀器,借助儀器產生的不同極距與視電阻率,獲得準確性更高的數據,在技術的輔助下,痛死節約了人力等成本,縮短物探作業時間。
3.5.1 統一圖紙
物探技術應用到找礦工作中,在圖紙指示下確定位置,從圖紙方面出發,統一圖紙,確定礦體位置,需要在保證工作數據可信度的同時,提高工作執行效率。
研究我國礦產資源分布狀況,找礦工作在礦產資源熱的背景下,得到多方的關注,進而相關研究大量出現。在多年之前,政府按照企業遞交的方案,經過權衡后,將不同區域按照一定標準劃分給不同的企業。接到任務后,企業根據分到的區域選擇工作方法,但是經過多方測試后,沒有得到結果。最終由一家公司打破僵局,將信息整理成圖紙,經過分析后確定礦體位置。
從以上信息中發現,物探工作應該結合所在區域進行分析,整合其他公司的數據繪制工程圖,以此為基礎,開展余下的工作,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工作的效率。
3.5.2 完成物性測定任務
物探工作實施期間,為了提高工作執行效果,需要發現物性測定對物探工作形成的影響,物性測定主要指礦石測定、巖石測定。物性測定是物探工作的重要構成內容,需要結合測定材料研究異常狀況,發現干預物探的因素。礦石、巖石的種類繁多,因為成分不同且存在較大差異,影響測量工作的結果,致使測量數據與實際結果存在巨大的差異。測量標本選擇期間,必須關注樣品分布是否廣泛,同時,檢查樣品是否齊全。結合掌握的信息進行控制,選擇符合規范要求的測量標本,以此提高測量結果的可靠性與準確度,讓分析結果可以反映實際情況。
3.5.3 保證等值線圖的質量
等值線圖對物探技術的應用意義重大,繪制等值線圖時,應該完成準備任務,保障數據與圖像內容科學、準確,可以服務礦產勘察工作。繪圖人員繪制等值線圖的作用是表達自己對異常狀況的看法,其可能受到主觀性因素的干擾。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很多繪圖人員工作不夠細致,繪制等值線圖沒有注意低值情況。對該情況判斷失誤,沒有找到低值現象的誘發原因—擴大異常構成封閉。在繪圖人員主觀因素的印象下,導致給出的信息不可靠,按照該圖表工作,可能出現漏礦的情況。在物探工作進行期間,技術人員應該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工作,按照原始數據繪制等值線圖,重要數據在參考下處置,提高物探工作的合理性。
礦石、巖石的物理性質差異巨大,物探工作建立在放射性、磁性與密度等物理性質上開展工作,在物性標本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由此導致測量數值也逐漸演變為規律性結果。物探工作進行期間,從工作需求方面考慮,擴大標本采集的范圍,廣泛的搜集標本。科學的計算標本的采集數量,提高觀測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與真實性。
物探工作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完成探井、野外露頭等部位的采樣與測定工作,整理采集的物理參數。作為一項綜合性工作——物探,工作牽扯的內容眾多,應該按照工作執行需求調整工作方式。物探方法直接影響到采集數據的精準度,因此提高物探方法的合理性與全面性,為探測結果提供保障。地質人員應該建立健全、完善的物性測定體系,可以全面、深入的分析地質情況,防止工作后期出現遺漏礦產的問題。利用物性測定體系,合理、規范的應用探測技術,提高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地質找礦工作進行情況與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息息相關,在野外找礦的工作人員朝年輕化方向發展,工作人員專業能力有待磨煉、工作經驗不足,同時缺乏綜合檢驗能力的人才,致使工作存在不小的隱患。為確保找礦工作可以按照計劃進行,建立專業人才隊伍,開展培訓活動。在人員培養方面,聘請專業教授或行業資深的技術人員,作為講師定期授課,利用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與高校建立聯系,定向為行業輸出綜合型人才。高校按照找礦工作的要求開設對口專業,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按照工作人員能力需要組建專業課程體系,提高專業化教學水平,提高人才培訓水平。
物探工作涉及的范圍較廣,工作人員為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務,需要掌握地理、物理等方面的知識,這是合理應用物探技術的基礎,提高地質信息的可信度與準確性。工作人員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在預測評估礦山地質狀況后,能夠合理設計工作方案。地質體、礦體、地質構造位置會受到物探方法自身差異的干擾,導致觀測道德礦體形狀與體積也會存在一定的差別。
綜上所述,物探具備一定的難度,為了提高物探結果的準確度,增加對找礦工作的關注度,將提高物探工作質量作為工作核心。在我國找礦工作發展過程中,結合工作發展現狀與礦產資源勘測需要,總結工作經驗,為活動的開展提供便利條件。圍繞物探建立健全、有效的技術體系,優化物探技術與工作設備相結構,指導找礦工作,提高工作實施效率并能獲得一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