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我家軟棗子產量再創新高,可仍不夠賣,訂單來自全省各地,我們家老老少少齊上陣,一定要保證每個客戶收到的軟棗子都是新鮮的。”受益于本溪市溪湖區組織的農業專家人才技術指導服務,火連寨街道下堡村村民趙仁龍家的軟棗種植規模越做越大,不僅成為全村致富“達人”,還在專家的全程指導下成功打通網上銷售渠道,帶動周邊村民實現致富再增收。
下堡村的軟棗產業是本溪市溪湖區充分發揮人才撬動作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一個縮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溪湖區結合區域發展實際,探索出了一條“特色鄉村產業聚集人才、育好人才推動產業發展”的鄉村振興新思路,通過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系列活動,組織村級致富帶頭人外出“取經”、邀請農業專家人才回村指導的形式,有力推動了以下堡村軟棗產業為代表的“一村一品”特色農產品產業的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注入了新動能。
以特色產業廣泛“聚”才。栽好梧桐樹,招得金鳳來。溪湖區牢固樹立“引才育才,全靠平臺”的人才理念,推行“黨支部+”模式,發揮黨組織在發展產業中的引領作用,鼓勵村黨組織領辦創辦合作社,瞄準綠色種植產業,精準發力,構建新農村種植業發展平臺吸引人才。組織農村黨員中的致富能手到丹東等地參觀學習軟棗子、大榛子、板栗的種植技術。同時,與省內高校建立合作聯盟,定期邀請農業技術學院教授和省軟棗協會技術顧問到試驗田為村民開展現場農技知識授課。農村黨組織采取“黨員一帶一”的幫扶模式,由懂技術的黨員手把手地教村民科學種植技術,傳授成功經驗。專家人才的持續指導,加上試點農戶豐收后帶來的可觀經濟效益,逐步打消了村民的疑慮。如今,以下堡村為代表的軟棗產業越做越紅火,相關農產品深加工項目也正在落地實施,村民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以務實舉措精準“育”才。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培育一批適應新農村建設的“新農民”。溪湖區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主動為有致富技能和致富意愿的村民提供多元化的培訓機會,引導他們掌握農技知識,熟悉市場規則。針對農產品產銷渠道不順暢的問題,主動與本溪和兄弟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開展合作,打造“網紅+電商+物流配送”新模式,組織網絡“新農人”市場營銷等培訓課程10場,500余人次參與,培育吸納網紅主播1300余人,日均直播帶農貨3000單。一筆一筆的網絡直播訂單,讓村民看到了新媒體、新技術的巨大作用,一些村民還主動做起直播,農產品銷路打通了,更讓村民看到了鄉村振興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成果。
今后,溪湖區將充分發揮資本、人才、技術、信息等要素的重要作用,著力打破行業、區域、城鄉之間的障礙,以實現產業融合發展為主軸,以人才投入與培育為重點,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延伸農產品產業鏈條,為鄉村振興發展持續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