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衛峰
摘 要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變革,為電子商務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農村電子商務已經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大力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營造良好的農村電商發展環境,能夠有效實現農業生產主體與電商市場的進一步融合發展。結合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期間存在的問題與挑戰進行分析,研究有效應對現存發展問題與困境的策略,期望在不斷發展改革過程中,加強農村經濟發展建設,帶動農村資源、產業及生產服務業的可持續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724.6;F32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6.038
聚焦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大力開發農村經濟項目,建設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培育和壯大農村市場主體,提升農村消費影響力,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及競爭力,推動農村電子商務迅速發展和轉型。目前,電子商務在我國已經取得優異的發展成果,但是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期間依舊存在眾多問題需要解決,如物流交通不發達、電商人才缺失及基礎建設不完善等問題,限制著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與進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對策,能夠在有效創新農村商業模式的基礎上,實現振興鄉村經濟的發展目標。
1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概況及意義
1.1 農村電子商務概況
互聯網等高新技術的發展為電子商務活動提供了廣泛的空間與市場。與傳統電子商務模式相比,農村電子商務具有更加清晰的指向性,在一些落后的鄉村、鎮、縣,強化電子商務發展[1],不僅能夠豐富當地的經濟貿易活動,還能提高農村商務業務活動的影響力。
1.2 開展農業電子商務的意義
壯大農村經濟發展態勢,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能夠充分運用其發展優勢與成果,引領農村市場主體的流通與轉型升級;以信息化為核心動能,驅動農業農村實現現代化轉型,能夠提升農村各項基礎設備設施的建設水平;完善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促進農村經濟水平的提高,能夠刺激更多農民上網消費,進一步打破傳統農村市場交易束縛,提升農村經濟、貿易及信息流通效率。另外,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農產品及特色農業服務也能夠進一步占領市場,豐富電商市場環境,提高農村電子商務的影響力,從而根據實際情況與發展需求打造出更加適合農產品營銷發展的服務模式,促進不同地區及整體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2]。
2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網絡普及率不高及交通不便利,是直接影響農村電子商務有效發展的因素。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指出,截至2020年12月,農村地區的互聯網普及率已經上升到55.9%。但是農村人口將近占全國人口的一半,且在我國電子商務已經邁入全球領先行列的背景下,我國農村網民占比依舊略顯不足。為此,強化農村電商的推廣宣傳,豐富地方扶持政策與手段,調動農民的購物積極性,提升農村信息建設水平[3]。另外,根據當地情況與需求,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減少由于網絡、交通不便利等問題,造成農村電商整體成本較高和農村電商發展緩慢的情況。
2.2 觀念落后,電商人才不足
受傳統觀念和思想意識影響,大部分農民都保留著傳統的購物習慣,農村電商遲遲發展不起來,電商人才匯聚及培養的規模也比較有限,使得多數農村居民不了解網絡消費、購物的便利性,同時也不贊同家人或者親友參與電子商務活動。在多方面限制因素的影響下,農村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年輕群體會選擇“進城務工”脫離農村落后環境,而更多思想觀念落后、電商意識不足或者無法自主選擇消費習慣的人,只能留守在農村“安于現狀”。局限性的想法與觀念,進一步限制了農村電商企業的發展與擴張,也讓許多準備打開農村電商市場的銷售人員及投資人員承擔了大部分的風險。
2.3 法律法規不完善
受電商發展年限與規模的影響,依舊處于成長期的農村電子商務在相關法律法規及國家政策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當前各地的政策主要以扶持為主,監督審查為輔。大部分農村地區都處于摸索發展時期,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也沒有比較明確的農村電子商務法律法規約束。混亂的電商市場環境及錯綜復雜的現實因素,為監督管理及執行監管帶來了很多的問題。其中,部分農村由于物流、交通發展比較落后,快遞終端只能安設在距離農村較遠的城鄉或者縣鎮。一旦發生商務糾紛和維權實踐,調查取證困難,再加上沒有完善的后續監督和信息反饋環節,可以說是雪上加霜,甚至堅定了部分農民抵制電子商務發展的決心[4]。
3 強化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有效對策
3.1 緊跟網絡發展趨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農村電商的基礎建設工作,提高農村網絡的普及率,建設以縣鎮鄉村為基點的物流園,能夠奠定農村電子商務活動的發展基礎。1)根據當地的網絡通信情況,強化與當地網絡運營商的合作溝通,為有意向的農村用戶鋪設網絡電纜,同時觀察農村網民的實際需求,精確開展網絡幫扶工作,提高農村網絡的普及率。2)強化物流、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以高密度縣鎮鄉區為基點,建設具有電商服務能力的物流園,積極溝通當地快遞企業。為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條件的物流接收點也可以直接招募村民。3)建立完善的農村電商服務平臺。政府、市場監管單位作為主要引導者,應鼓勵當地企業、農村電商及物流公司積極參與當地農村電商服務平臺,加強市場監督管理,維護農村電商運營環境,引導農村電商合法、規范經營,有效幫助有困難的農戶快速開設網店,進一步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的線下、線上融合發展。
3.2 轉變傳統思想觀念,培養優秀的電商人才
做好農村電子商務活動的宣傳與推廣工作,增加農村干部及農村網民對電商活動的認知與理解。以村、鎮為單位,宣傳網購、網賣及開發農村電子商務存在的優缺點,轉變農村居民的傳統購物觀念。利用宣傳推廣機會,招收有意向參加農村電子商務的人才,強化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訓與管理,在有效調動農村居民網購積極性的同時,節省培訓管理的成本。積極招收和吸引外界的電商人才,也能夠進一步提升當地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優先選擇受教育程度和參與積極性較高、懂電腦和網絡技術的青年接受培訓管理,不僅能全面提升農村電商的發展影響力,還能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及想要在當地發展的電商人才,投入農村電商行業,促使農村電商的進一步發展[5]。
3.3 完善法律法規,加強質量監督管理
完善的農村電商法律法規及扶持政策,能夠堅定當地干部、企業及電商用戶的發展決心。根據近年來“中央一號文件”中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指導意見能夠得出,政府對農村電商的重視遠超農村群眾的發展決心。進一步落實國家政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出臺相關鼓勵支持政策,在有效維護農村電商市場發展環境的基礎上,提升農村電商的服務質量與發展水平。依法建設農村電商平臺,建立全面、立體、高效率的服務管理體系,在有效擴大農村電商發展規模的同時,維護農村電商、農村網民的合法權益。另外,相關部門在實際監管期間,也需要做好監督管理工作,保障農需品、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維護電商活動的合法性,減少以次充好、假冒偽劣及不良商家操作等問題。為進一步加大對農村電商活動的監管力度,也可以通過制定信譽管理制度、做好產品質量監察等措施,強化農村電商監督管理。
4 結語
堅定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大力開發農村電子商務,有效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改善我國的農產品流通現狀,提升農牧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當地政府應不斷細化農村電子商務改革與扶持發展任務目標,加大對農村電商的金融支持與財政投入,積極開發特色借貸項目,支持當地農村產業基地、物流園及電子商務服務站的建設發展,在有效擴大農村電商發展規模的基礎上,提高農村電商的影響力。地方企業和品牌經銷商應根據農村經濟發展需求,結合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建立品牌文化,吸引更多民間資本投入和建設當地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農村電子商務將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奉代敏,朱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9,225(9):155-156.
[2] 韋欣彤.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以廣西桂平市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485(9):192-193.
[3] 王楊.新時代背景下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J].山西農經,2019,247(7):20-21.
[4] 吳紀寧.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南寧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172(6):100-104.
[5] 韓靜,楊力.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主要問題及對策分析[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9,201(12):11-12.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