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希桐
摘 要:建筑給排水系統工程與現代人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為了真正發揮其節水作用,必須及時采取合理的集約利用措施,對節水型建筑系統、給水采暖系統、排水系統、熱水器等進行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集約利用規劃,循環處理系統等主要給排水利用設施和供熱設備,有效提高節水建筑系統給排水主要水源的節水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實現建筑節水利用的發展目標,提高節水建筑的社會經濟效益和和諧社會效益。
關鍵詞:節水工程;給排水;系統;設計
大量浪費水電資源的嚴重問題已成為嚴重制約我國當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環境因素,大規模減少可再生能源用水已成為我國亟待解決的環境問題。中國現代建筑業自然水資源的綜合利用也不容樂觀。大量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被嚴重浪費,已成為制約建筑業進一步健康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制約因素。
1 建筑給排水系統應用節能節水技術的意義
就本十年中國天然氣和水資源的持有量而言,本十年中國人均淡水和地質生態資源的年持有面積已達到28000億m,盡管淡水地質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四位,由于中國陸地盆地陸地面積大,近十年來中國陸地流動人口多,流動資源總量大,從人均年淡水資源持有量來看,居民人均天然水資源持有量僅為2300m?左右,它甚至遠低于去年全世界目前平均居民擁有自然水資源的四分之一。因此,中國的水資源消耗量也很大,根據2013年中國2016年國家自然水資源發展監測公報的數據統計,預計未來中國人均日總用水量將再次達到6183.4億立方米,從現階段水資源消耗的增長勢頭來看,中國很快將再次面臨自然水資源極度明顯短缺的嚴重環境問題。根據國家統計局相關行業信息的統計數據分析,根據近年來中國六大耗能行業發展趨勢的統計分析值,今年我國六大節能工業用電中高能耗占我國社會經濟用電總量的比重仍在不斷上升,特別是近年來,截至2010年底,全國社會能源消費占鋼鐵、建筑、有色金屬、商業工業用電等六大耗能行業總重的比重一直在上升或下降,預計今年我國六大節能工業電力行業社會能耗占節能工業總能耗的比例也將首次達到77%,根據2016年中國電力工業技術發展研究信息網和國家電力工業發展相關數據庫的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我國鋼鐵、商業電力等六大高耗能電力行業的電力需求均為:,全國社會節約型重消費行業能源消費年均增加值將首次同比增長12.8%。根據上述相關數據分析,建筑業仍然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的主要高耗能支柱產業之一。降低中國建筑業預計的能源和水消耗總量指標,也將有效緩解中國建筑水資源嚴重短缺和各類建筑能源嚴重過度消耗的嚴峻現狀。這就需要充分考慮中國建筑業的建筑節能、減排和節水的指導思想。
2 目前建筑水資源浪費存在的問題
2.1管道、閥門及其他給水配件等泄漏造成浪費
輸水工程管道可能出現的材料泄漏問題未能及時發現和解決。排水出口管的材料連接在施工過程中老化、泄漏嚴重,或在施工排水過程中可能發生材料碰撞事件,導致輸水管道連接損壞,導致排水管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材料泄漏。不僅更加符合國家節水型建筑的建筑設計理念。在建設項目的供水過程中,住戶經常在家中安裝老式的供水閥門,這種滴水現象在關閉后往往容易發生。
2.2衛生器具和配水器具嚴重浪費
廁所內的空氣沖洗處理系統也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傳統的單次沖洗方法不僅沖洗效果差,而且耗水量大。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不合理地將這部分飲用水給排水處理系統分開,頻繁使用造成的飲用水水源和資源的嚴重浪費已成為工程設計階段的一大難題。
2.3熱水系統
與廚房熱水器相連的供水系統可獨立于其他熱水系統供應廚房冷水,以滿足每戶不同的使用和生活需要。雖然熱水管的供應與直接熱水器相連,但由于缺乏循環系統,與熱水管相連的直接冷水每次都被直接熱水浪費或燃燒。
2.4水壓過高造成的浪費
給排水安全管道在正常使用過程中,往往需要同時承受巨大水流運動帶來的巨大沖擊力和壓力。一旦沖擊壓力過大,將對安全閥的使用效果產生很大影響。嚴重時,隨時可能直接導致排水管道內壁破裂等問題。管道中發現大量斷水痕跡后,隨著管道用水時間的持續增長,裂縫寬度將逐漸略有增加,浪費水的現象也可能逐漸加劇。水泵的壓力可以在產品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進行調節。在運輸過程中很難更換。
3 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節水措施的探討
3.1提升人們的節水意識
智能節水建筑理念與現代建筑設計的有效、緊密結合,是發展我國建筑業、改善人民生活需要高度重視的科學研究問題。在高層建筑的具體設計中,要充分結合高層建筑的實際使用,重視對建筑設計技術人員進行建筑節水意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有效管理和綜合利用建筑水資源的工作效率,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審查建筑施工設計圖紙和工程計劃,定期進行動態過程監督,對具體的建筑施工設計過程要求進行詳細記錄,了解各職能部門對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管理情況,認真探索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
3.2確定科學用水模式
根據高層給排水系統設計的具體行業規范和技術要求,科學合理地規劃高層建筑給排水系統,確定生活不同時期用水量分期定額收費標準。首先,系統供水應直接利用普通市政供水管網的物理壓力進行,并應平衡不同供水區域的泵水壓力升高;其次,生活水泵可通過并聯系統的多種供水方式進行降壓和分區,以保證操作區減壓閥使用量少,保證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和功能優化。水泵降壓是系統節水節能的重要技術措施。從調節系統水源入手,可降低生活用水點的合理出口提升壓力;第三,必須科學合理地設置國產水泵水池的布置位置。一般來說,科學地將出口深度設置最小化,以確保生活水泵的水壓提升高度始終控制在合理的高度范圍內。
3.3加強對建筑中水系統的設計使用
所謂建筑中水處理系統,主要是對建筑樓層上下水進行綜合處理,直接供應飲用水的系統。一方面,再生水處理系統不僅能及時收集和處理建筑物下游存在的各種生活飲用廢水和污水,另一方面,再生水系統還可以對這些建筑污水系統進行再處理和再處理,實現建筑水資源的多次重復處理和利用,從而有效節約水資源的利用。同時,還可以有效減少環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事實上,它在生活中會產生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大量的水消耗,如大量的廚房洗浴和洗滌水、洗滌水以及蔬菜和烹飪用水。
3.4優化熱水循環系統
目前,我國集中式自然熱水系統的供水循環系統主要采用三種工作方式:水力主管自然循環、立管自然循環和支管自然循環。在自然熱水循環中,當其不能承受整體熱水供應溫度或熱水壓力時,應盡可能采用液壓機械自然循環,以確保主管、立管或其他主管整體熱水自然循環在立管和其他分支循環中。當水中使用由冷泵熱水箱、冷泵熱水聯合供冷泵組成的冷泵熱水聯合供冷空調系統時,冷熱水聯合供水系統的壓力測量應與相應系統的供水和供熱系統的壓力加壓以及熱泵聯合供水的壓力相同或協調。
結語:
建筑給排水系統節水工程技術是提高建筑水資源綜合利用率的綠色建筑節水工程技術。因此,建筑給排水智能節水工程技術在中國建筑業中的廣泛應用,為中國建筑業給排水節能工程的持續發展和進步打下了良好的技術基礎。
參考文獻:
[1]許洪華.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節水措施探討[J].居業,2021(2):88-89.
[2]劉庭強.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節水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23):127-128.
[3]夏俊芳.建筑給排水設計節水措施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3(3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