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偉偉



摘 要:發展低碳、綠色建筑,優化企業耗能結構,光伏與建筑相結合,必然成為工業建筑首選。光伏組件與建筑結合時連接組件和建筑的載體—護框;不同的組件與建筑結合時,使用了不同截面的護框,本文主要論述BIPV和電站組件護框的兼容性。
關鍵詞:BIPV;光伏組件;鋁邊框;建筑材料;隱框;半隱框;全框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不斷嚴峻,“雙碳”目標壓力持續增大,提升清潔能源消耗比例,是實現“30·60”目標唯一出路。發展低碳、綠色建筑,優化企業耗能結構,光伏與建筑相結合,必然成為工業建筑首選。
光伏組件與建筑結合時,傳統的邊框(圖一)已經不能適應建筑和美學的要求,從而漸漸衍生出多重形式的護框。
傳統邊框,即全護框,雖然光伏組件的玻璃被包裹(見圖二)的相對安全,但是,由于光伏組件正面有約2mm的凸起。安裝后的光伏組件底部,極易堆積灰塵,一是影響外觀,二是光伏組件發電;三是容易產出熱斑效應,造成光伏組件燒毀。
為了和建筑做更好的匹配,對護框進行了新的設計,進而解決以上的問題。圖三,為全隱護框設計(全隱框)。圖二為半隱護框設計(半隱框)。
針對隱形護框和半隱護框結合組件的方式見圖五、圖六。
無論隱形護框還是半隱護框,粘結主要通過結構膠完成與光伏組件的粘接;當光伏組件在施工現場安裝護框時,由于固化的需要,還在在結合定位膠帶,方式護框因重量把結構膠,造成結構膠的高度不足,從而造成剪切力不夠。
對比半隱護框和隱形護框:
半隱護框,在光伏組件的側邊有1個小凸起,可以更好的保護組件的四周,同時,突出的側邊高度,又不與光伏組件的芯片接觸,防止光伏組件的PID(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即電勢誘導衰減)現象。同時,為了防止玻璃變型造成與邊框發生碰撞,護框的側邊與光伏組件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全框、半隱護框、隱形護框都具備了電站項目對光伏組件邊框的要求,可以承擔風壓雪壓的要求,有具備壓塊安裝(圖七 隱框、半隱框夾具安裝)和安裝孔安裝(圖八 隱框、半隱框安裝孔安裝)條件,并均帶有接地孔,用于邊框接地(見圖九全框、隱框、半隱框接地安裝圖)。
綜合以上信息看,半隱框相對于全框和全隱框,有更好的兼容性,針對電站和BIPV都可以使用,無需在生產過程中,區別對待,有利于企業的降本、生產物料管控等待。半隱框是BIPV發展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金教授《技術解讀光伏組件鋁邊框的發展趨勢》.
[2]姚美嬌《平價光伏助推“光伏建筑一體化”落地》.
[3]游家訓《BIPV即將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