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瓊
語文學科對于學生素質的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師需要按照新課標要求轉變教學觀念,作為學生成長的領路人開展各項教學工作,完成中學生情感培養工作,并以情感為導向,帶領學生學習課文內容,讓學生用生活視角將課文內容與實踐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是培養學生提高學科素養的重要方式,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關注日常生活
對于七年級學生,教師需要加深學生對日常生活的體悟,引導學生感受生活,并將其作為寫作素材,使文章內容具有較強的生命力以及感染力,提升文章的觀賞性。語文教師在當下階段還應該發現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大部分學生只是機械式地運用寫作套路,文章內容不具備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難以感染讀者。不僅如此,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也非常不利,語文教師意識到這方面問題后,需要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并將生活事例引入課文中,培養學生形成生本理念,靈活地將作文與生活對接,并以生活為寫作素材,增加作文內容的真實性。
比如教學《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時,不僅可以在課上指點學生學習課文內容,還可以利用自學時間,帶領學生去操場以及學校周邊的綠化地帶,觀賞校園周邊環境,結合課文內容對景物的描寫,引導學生,讓學生使用作者描寫景物的方式,敘述學校周邊的事物。寫作教學不能僅限于書本知識,還需要帶領學生到實地感知,通過實景教學引導學生感受作者描寫秋天環境時,寫作方式以及思維邏輯的妙處,這樣也可以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并在教師引導下敘述學校周邊環境,讓學生關注生活,使作文教學與生活無縫對接,以課外活動為題目,讓學生以文字的方式,記錄活動中的所見所聞。
二、掌握寫作技巧
針對學生目前寫作水平不佳的情況,教師需要及時找到問題根源所在,大部分學生并不能及時將教師在課上講解的寫作技巧進行內化,所以在寫作時便無法靈活運用寫作方式以及寫作技巧,根據作文題目表達自己的觀點,針對這方面的問題,教師除了需要讓學生關注生活,完成生活與寫作對接,還應該傳授學生寫作技巧,并且需要創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發現寫作技巧的應用要點,可以在寫作時,根據自己的想法,提升學生語言運用的精準性,這是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關注的重點,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在講課時進行情感疏導,并且需要培養學生形成記錄優美語句的習慣。
比如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需要從課文結構編排以及文章層次等方面,淺析作者寫作此篇文章時的可取之處,寫景抒情是這篇文章非常有特色的寫作手法,語文教師必須借助導讀,逐步引導學生發現文章的優秀之處,語文教師還可以在課上選擇學生學過的一篇文章進行對比。同樣是寫景的課文,但是《濟南的冬天》便具有極強的情感渲染效果,教師詢問學生課文能呈現良好渲染效果的原因,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這篇課文的閃光點。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以《濟南的冬天》課文為模板,結合自己的經歷寫一篇借景抒情的作文。
三、積累寫作素材
語文寫作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寫作素養,初中語文教師還需要了解,寫作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工作,因此需要制定長遠計劃,在教學期間有針對地培養學生形成記錄課文中優美詞句的習慣,讓學生發現作文的精彩之處。學生在初中階段,正處于各方面能力迅速成長的時期,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在此時段,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能力,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并讓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自主學習意識,能動地運用課上教師講解的知識,并利用日常系的詞句,豐富寫作內容,提升寫作內容的觀賞性。
比如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時,便需要從作者入手,通過多媒體展現魯迅生平簡歷,并讓學生了解作者的人生經歷,在此基礎上審視課文內容,《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對景物的描寫非常獨特,帶領學生學習這篇課文時,教師應該做好重點區分,同時還需要讓學生明確課文空間順序、文章主旨,并且需要在課后要求學生閱讀1~2篇魯迅所寫的文章,并讓學生記錄其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存在的異同點,通過比對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印象,還可以訓練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另外,教師還應該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記錄文章的優美詞句,不斷積累課文內容,提升學生字詞積累量。
總之,語文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需要改變傳統單一教學的方式,同時還應該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可以能動地應用課上講解的知識,以生活實踐作為寫作素材,提升學生對寫作技巧應用的熟練程度。在日常教學中規范學生行為,培養學生形成閱讀課外文章的好習慣,通過長期積累提升學生寫作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