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麻醉/疼痛科主任、主任醫師)
秦春暉(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麻醉/疼痛科副主任醫師)

頭痛、頸椎痛、手腕痛、眼睛痛、腰痛、神經痛……你經歷過疼痛嗎?在不少人的觀念里,疼痛不算是什么病,發生疼痛時也大多想著自己忍忍就好了;也有人認為看醫生也沒有用;還有的人輾轉多個科室,嘗試了許多治療方法,卻都沒有很好的效果……
全球疼痛指數(GPI)報告發現,在中國城市居民中,大約57%的人經歷過不同程度的疼痛。超過90%的調查對象經歷過身體疼痛,但僅有28%的人會及時采取行動,有20%的人選擇“讓時間來治痛”,由此使得“忍痛生活”成了常態。我國已成為身體疼痛的 “重災區”。

疼痛的感覺是通過神經末梢上的痛覺感受器產生的。當這個感受器受到刺激后,會通過脊髓將信號傳輸到大腦,人就會產生痛感。
從生物學意義來說,疼痛其實是一種警戒信號,表示機體已經發生組織損傷或預示即將遭受損傷,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引起一系列防御反應,保護機體免受傷害。若疼痛長期持續不止,便失去了警戒信號的意義,反而對機體構成一種難以忍受的精神折磨,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部分慢性疼痛患者由于長期得不到良好正規的治療而影響到自身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甚至產生自殺行為。可見疼痛不僅是醫學問題,更是社會問題,所以,身體出現疼痛“警報”,尤其是慢性疼痛一定不要忍,要及時去醫院疼痛科就診。
一項慢性疼痛患病現狀調查顯示,在社區居民中,慢性疼痛所占比例為92.8%;在醫院門診患者中,比例高達98.20%,但真正找對“就醫門路”的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醫院疼痛科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慢性疼痛進行診斷及治療,其內涵豐富,與其他科室廣泛交叉,如骨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康復科等。治療時,醫生首先根據臨床癥狀、影像等方法明確診斷,酌情采用藥物、物理治療、神經阻滯、微創介入等方法進行綜合治療。如果遇到下表中的疼痛情況最好到疼痛科就診。
疼痛科是診斷和治療疼痛性疾病的專業科室,擅長各類鎮痛藥物的規范合理應用,還具有一系列專科的特色鎮痛技術。
治療慢性頑固性疼痛和癌痛鞘內藥物灌注泵是通過我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共同認證的安全有效的針對慢性頑固性疼痛和癌痛的治療方式。
醫生通過微創手術,將一個可儲藥、可體外調節流速的智能金屬鎮痛泵植入身體內,通過一根柔軟的鞘內導管,直接將鎮痛藥物送入脊髓蛛網膜下腔的腦脊液內,以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
可適應于各種頑固性疼痛,常規口服藥物副作用大不能耐受或患者,如嚴重癌痛、嚴重骨質疏松癥、彌散性疼痛、背部手術失敗綜合征、內臟性疼痛。
打斷“疼痛-痙攣-缺血-疼痛”惡性循環靶點注射疼痛病灶是將藥物直接注射到引起疼痛的病灶和相關部位,既迅速消除病灶的炎癥反應,同時打斷“疼痛-痙攣-缺血-疼痛”惡性循環,以最少的藥物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具有“精確、快速”的特點。


哪些疾病可以看疼痛科
靶點消炎鎮痛液注射治療肩周炎、肌筋膜炎、腱鞘炎;各種神經根炎,如頸椎病根性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膝、髖、肩關節腔注射治療關節炎性疼痛。
最快速、有效治疼痛的非手術方法交感神經阻滯是最快速、最有效改善病灶血液供應的非手術方法。反復阻滯可阻斷因交感張力過高所致的缺血性疾病。腰交感神經節阻滯治療下肢缺血性疼痛,如脈管炎、早中期動脈硬化性閉塞癥。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頭頸上肢缺血性疾病,如偏頭痛、突發性耳聾(鳴)、面神經麻痹、自主神經紊亂綜合征、交感性頸椎病等。
小針刀療法減張減壓、通經絡集傳統的針灸“針”和外科手術“刀”為一體,可松解粘連和疤痕組織,減張減壓,恢復機體動態平衡,并通過經絡調節達到治療的效果;可治療頑固性網球肘、肩周炎、頸腰肌筋膜炎、第三腰突綜合征。
微創介入治療頸、腰椎間盤突出癥在影像(C臂、CT)引導下將穿刺針穿刺到病變的椎間盤或相關神經處,通過射頻靶點熱凝固縮突出的椎間盤髓核或注射膠原酶、臭氧達到化學降解病變的椎間盤而減壓及消炎鎮痛的作用,具有微創(針眼大的創口)、定位性好、可重復進行(疤痕粘連少)的優點,被譽為“針管里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