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益
運城護理職業學院,山西運城 044000
近年來人們對老年護理的需求逐漸增加,因此對于老年人群的護理不僅需要承擔起醫療救助責任,還應當兼顧養老護理,但目前臨床中所存在的老年人群護理中尚未將醫療救助與養老護理有機融合在一起[1-2]。目前老年人群的??菩宰o理人員普遍存在專業性和技能水平不足的現象,因此無法滿足現有老年人群的需求,且護理人員無法有效的結合醫療救助與養老護理,因此對于老年人群的護理工作仍需改進和提升[3-4]?!搬t養結合”模式是將醫療救助與養老護理結合在一起所開展的老年人群護理人才培養方案,目前尚未在??圃盒i_設專門課程,但相信該理念在提升老年人群護理者的技能方面應有顯著作用,可為新時代養老模式提供大量專業的優秀的老年護理人才[5-6]。本研究分析了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下老年護理人才培養方案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對2019年1月參加老年護理護士培訓班的40名學員進行常規培訓,對2020年1月參加老年護理護士培訓班的40名學員進行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培訓。對照組學員中男7例,女33例,年齡18~27歲,平均(22.19±3.10)歲;觀察組學員中男8例,女32例,年齡為18~26歲,平均(22.04±2.8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年齡超過18周歲的學員;②工作年限超過1年的學員;③學歷為??萍耙陨系膶W員。排除標準:①曾接受其他老年人群護理??婆嘤柕膶W員;②無法完成為期1年培訓的學員。
(1)常規培訓:學員在培訓基地以集中授課的方式進行2個月的理論知識學習,然后赴實踐基地進行一對一導師制跟班臨床實踐(4個月),在此期間每個學員均獨自完成1次小講座和1次個案查房。然后回培訓基地進行2個月理論知識學習,赴實踐基地進行臨床實踐。共培訓12個月。
(2)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培訓:①確立培訓師資人員:確立培訓小組,成員包括內科、外科、急診科的護士長各1名,管道護理小組組長1名,壓瘡專業小組組長1名,危重癥專業小組組長1名,造口小組組長1名,健康教育小組組長1名,并由康復科??谱o士擔任培訓教師。培訓內容包括護理員工作職責與流程、職業道德教育、日常溝通技巧、日常生活護理衛生處置,老人飲食種類、鼻飼、喂飯的要點,便器的使用和消毒,大小便失禁的護理,體位更換,熱水袋、冰袋的使用,尿/胃管和造口的護理,心肺復蘇術等。通過通俗易懂的PPT課件進行授課,每日培訓1次,2 h/次,包括1 h理論授課和1 h現場互動,對個別基礎較差的學員進行一對一輔導,共培訓5 d,周末休息2 d,間隔1周再次培訓,共培訓12個月。②福利院現場指導:理論培訓后的下一周進行福利院現場指導,將40名學員分為4組,各10名,依次為管道造口、病情觀察、康復訓練和臨終關懷小組,由各專業小組老師進行交叉指導,通過理論結合實踐提高操作技能。③舉行養老護理員實操技能競賽,各成員主動報名,篩選15人參加演示,從儀表、物品、態度、安全和操作方法5個方面進行評價,并現場打分,設立獎項,賽后由小組成員進行現場分析評價和指導。
①核心能力:依據《??谱o士核心能力考核表》[7]進行評估。Cronbach's α系數為0.809,共7個條目,均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非常不好”至“非常好”分別為1~5分,分數越高說明核心能力越強。②護理能力: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評估。信度0.861,效度0.903,內容包括5項,每個項目最高分均為20分,分數越高說明護理能力越強。③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評估。信度為0.853,效度為0.897,總分100分,分數<60分為不滿意,60~75分為一般,76~90分為滿意,>90分為非常滿意,滿意率=100%-不滿意率。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評判性思維、自我調試、交流溝通、科研創新、倫理決策、教學培訓、組織協調能力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員各項核心能力得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員各項核心能力得分比較(±s,分)
組別 n 評判性思維 自我調試 交流溝通 科研創新 倫理決策 教學培訓 組織協調 總分觀察組 40 3.51±1.10 3.54±1.17 3.78±0.92 3.82±1.21 3.84±0.96 3.85±1.20 3.87±1.10 25.26±3.79對照組 40 2.98±1.32 2.79±1.05 3.09±1.52 2.80±1.15 3.18±0.92 3.76±0.95 2.67±1.23 20.36±2.88 t值 2.059 2.580 2.396 2.549 2.377 2.823 2.001 3.098 P值 0.043 0.010 0.031 0.016 0.033 0.005 0.046 0.002
觀察組的系統評估、醫護配合、重癥護理、護患溝通和病例分析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學員護理能力得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學員護理能力得分比較(±s,分)
組別 n 系統評估 醫護配合 重病護理 護患溝通 病例分析觀察組 40 19.64±2.36 19.72±1.96 19.78±2.06 19.78±1.99 19.86±2.11對照組 40 15.39±2.05 16.04±2.07 16.01±2.09 15.91±2.11 15.42±2.16 t值 2.396 2.559 1.983 2.537 2.279 P值 0.031 0014 0.048 0.017 0.037
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比較[n(%)]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劇,臨床中對老年??谱o士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谱o士必須具備專業實踐能力、分析能力、評判性思維、協調組織和提供護理服務的能力,也應具備治療實踐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8-9]。但目前來看臨床中老年護理人才的培訓內容和方式均未達到相應的標準,因此對老年護理人才進行規范化培訓應當成為當今醫學教育中的主要任務,以幫助學員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并將醫療救助與養老護理結合在一起,以改善臨床護理效果[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評判性思維、自我調試、交流溝通、科研創新、倫理決策、教學培訓、組織協調能力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系統評估、醫護配合、重癥護理、護患溝通和病例分析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是由于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下培訓的護理人員不僅能夠掌握大量護理專業知識,還能夠將醫療與養老護理相結合,促使其按照各自的職能提供相應的服務,保障了老年人群的健康,促進了老年護理服務行業的蓬勃發展[11-12]。在這種模式的培訓下,護理人員不僅能夠保障老年人群的日常生活條件,還能夠關注其身心質量,通過給予充足的關懷和照顧,促使老年人群享受美好生活[13]。同時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培訓方式多元化,強化了理論結合實踐,將周期培訓與長期培訓相結合,通過技能比賽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加強多部門協作,逐步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專業化途徑,深化了隊伍的發展,有較佳的臨床意義[14]。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80.00%,提示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培訓下護理人員的技能提升進而提高了患者的滿意率。這是由于醫養結合模式既符合大型醫院、療養院及護理階段老年人慢性病治療的思路,又緩解了目前大型醫院住院難的現狀,是老年患者不錯的選擇[15]。從本研究中可以發現,與傳統的護理模式相比,醫養結合模式可以幫助老年患者結合營造溫馨舒適的居室環境,每天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運動娛樂、飲食和營養指導、康復訓練,并鼓勵家屬參與,提高了老年患者的健康知識水平[16],在提高自理能力、減輕身體疼痛、恢復整體健康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提高了滿意率。
綜上所述,醫養結合養老模式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理論和實踐能力,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