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學”論視域下孔、荀君子思想之比較

2021-11-20 21:35:13高雪
荊楚學刊 2021年5期
關鍵詞:孔子

高雪

摘要: 儒家君子文化由孔子立基,孟、荀各自深化發展。如果先拋開孔孟之間不談,專就孔荀之間而言,孔子、荀子的君子思想既有共通之處,又存在明顯差異。如果聚焦于“學”論視域下來看,兩者的共通之處主要表現在:在君子養成上,都重視“學”的作用;在學習內容上,都注重對“六經”的學習;在學習方法上,都強調知行合一和仿效賢者。兩者的差異之處主要表現在:在學習目標上,孔子認為圣人很難達到,“學為君子斯可矣”,而荀子則認為“圣可積而至”,主張君子要學為圣人;在學習內容上,孔子主張“博學于文”,而荀子則主張“學至乎禮而止”;在學習方法上,孔子重視君子“為仁由己”的內在自覺,而荀子則強調君子要外求于禮義師法的規范和引導。從“學”論視域來看,孔、荀荀子思想的異同大體如此。它們之間的這種異同,既反映了孔、荀之間儒家君子思想的傳承和發展,也表現了孔、荀對儒家君子文化確立的奠基性貢獻。

關鍵詞:孔子;荀子;君子思想;“學”論

中圖分類號:B212?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2-0768(2021)05-0065-08

先秦是君子文化的奠基期,儒家君子思想發展大體呈現出道德性和政治性兩個重要維度。就這兩個維度而言,孔子、荀子是其確立和彰顯的關鍵人物,在先秦儒學傳統中,孔子最先確立了君子思想的道德之維,而對儒家君子思想政治之維的凸顯又以荀子最為代表。在這個意義上說,正是他們共同奠基了為后世所推崇的儒家君子文化的基本內涵和取向。對孔、荀君子思想進行一番比較研究,有益于揭示先秦儒家君子文化奠基、發展和嬗變的歷史進程。這種比較研究可以涉及諸多復雜多樣的思想內容,未免所論浮泛、篇幅冗長,我們試圖由“學”論入手,在“學”論視域下去展開相關討論。為何一定要由“學”論入手?我們認為,在孔、荀那里,無論是擁有道德、入仕從政以成為君子還是君子修身養德、兼濟天下都得通過一定的方式來實現,這一方式便是“學”,因此“學”論是孔、荀君子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孔、荀對君子內涵理解的差異,孔、荀對君子“學”論的闡釋也呈現出不同的特征,而這些“學”的差異以及其共通之處也有利于我們進一步去了解孔、荀的君子思想。

從“學”論視域去分析君子思想應該先對于“學”的內涵有一定的了解,古代對于“學”的注解主要有兩種,一種解釋為“覺”( 1 ),一種解釋為“效”( 2 ),前者側重于內心的道德覺悟,后者則注重外在知識的獲得。但無論是“覺”還是“效”,都是指人通過一定的努力、發揮主體意識而使自身變得更好的一種行為狀態,亦或是達到一定層次之后在內在與外在兩個方面使自身能夠存養本心或繼續進取的一種方式。“學”論視域下的君子思想應該包括人如何學以成為君子和君子應該如何學以修身養德、兼濟天下終成圣人兩方面的意蘊( 3 ),即“學”是成為君子的必修之路也是君子的修養之道。本文之“學”主要是基于此的理解,并結合《論語》與《荀子》對孔、荀君子思想進行比較研究,以期能夠從孔、荀君子修養的異同之處對兩者的君子思想有進一步的了解。

一、“學”論視域下孔、荀君子思想之所同

孔、荀都十分推崇君子,《論語》《荀子》幾乎章章言及君子,對君子的重視不言而喻?!皩W”論視域下孔、荀君子思想的相同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在君子養成和修身上,孔、荀都重視“學”的作用?!墩撜Z》首章為《學而》篇,首則便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 ]? 1,《荀子》首篇為《勸學》,首句則言“君子曰:學不可以已?!盵 2 ]? 1雖《論語》與《荀子》經過后人的整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說明孔、荀對“學”的重視。子路向孔子請教怎樣才能成為君子時,孔子首先從修己的角度回之,而修己需要通過學來實現?!肮胖畬W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盵 1 ]? 152孔子推崇的是古代學者般提升自己的學習,批評今人裝點門面為他人的學習態度。無疑孔子是主張修己的,也即是說“無論學什么,學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完善自己,實現自己的潛能,而不是為了表現給別人。學是為了自己的受用和享受,這種受用和享受是追求內心幸福的人所追求的精神與心智的滿足?!盵 3 ]所以,孔子講的學習是為了修己,通過修己才能養成君子人格。在孔子看來,君子是具有內在道德性的理想人格,而學習是成為君子的必修之道。同時,在孔子眼中,君子也是博學好學的,“君子博學于文”“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 1 ]? 9同孔子一樣,荀子也提出了“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的觀點,他認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盵 2 ]? 12荀子也認為學習是為了完美自己的身心,以塑造理想人格,而不是為了學給別人看或討好他人。君子完善自己,以美其身的實現也離不開學習。因此,在君子養成和君子修身上,孔、荀都十分強調學習的作用。無論是君子的養成還是君子的修身都要通過學來實現。

其次,在學習內容上,孔、荀都注重對“六經”的學習?!对姟贰稌贰抖Y》《易》等文化典籍承載了前人的智慧,養成君子或君子修身都應該重視古代文化典籍的學習??鬃友浴拔曳巧撸霉牛粢郧笾咭病盵 1 ]? 70,孔子雖博學,但他的學識也不是先天便有的,當衛大夫公孫朝問子貢“仲尼焉學”時,子貢回到:“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1 ]? 201可見,孔子有博學好學之名是因為他愛好古代的文化,學自文武之道,并能夠勤奮敏捷地去爭取。所以,孔子很注重《詩》《書》《禮》《樂》《易》等古代文獻的學習,并述而不作,對它們進行了整理研究??鬃釉鴦竦茏訉W《詩》,他認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盵 1 ]? 183學《詩》的同時,還強調學《禮》,孔子曾對其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1]176,孔子也曾“入太廟,每事問”[ 1 ]? 28,問的也是禮??鬃右矊W《易》、讀《書》、注重《樂》:“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盵 1 ]? 70“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盵 1 ]? 70“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1 ]? 162可見,孔子不僅自己愛好古代文化,也將之作為成為君子的必修課傳授給弟子。

荀子也強調“誦經讀禮”,注重文化典籍的學習。當提及學習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結束時,荀子言“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 2 ]? 11,即從學習的科目來說,從誦讀《詩》《書》等經典開始,到閱讀《禮》為止?!皶撸轮o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盵 2 ]? 12荀子認為這些典籍中的原則、綱領是治理天下的重大的考量,是為天下萬民從長遠考慮、為以后計而保子孫萬代的規劃,“非孰修為之君子,莫之能知也”[ 2 ]? 69,如果不是精通學習它的君子,是不能夠理解它的。知其一方可知其二,掌握了他們當中蘊含的道理方可長久,全面了解方可通達、思慮周全方可平安無虞,反復順著這些道理便可以將事情辦得更好( 4 ),所以,要學成君子需得“誦經讀禮”。

此外,在君子養成和修養的學習方法上,孔、荀都強調知行合一和仿效賢者。“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4 ],君子的養成和修身需做到知行合一??鬃釉苤t虛地表示:就書本的學問來講,他大概跟別人差不多,但是身體力行的去實踐卻還沒有達到( 5 )。我們除了能夠看到孔子的謙虛,更能體會到他對于實踐的強調。君子不僅要學習經典,也要注重實踐,做到知行合一。此外,孔子認為君子學習應該見賢思齊??鬃友浴耙娰t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 ]? 3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盵 1 ]? 71在學習以成為君子或君子自身修身的過程中,要發揮主體意識,看到比自己賢德的人,要向他們學習看齊以提高自我的修養,看到不好的品德和不善之處也要進行自我反省,學會擇善而從。所以,孔子的見賢思齊具有內在自省的道德意味。

荀子也注重知行合一,除了對文化知識的把握,他強調君子的學習不僅要聽之于耳,更會銘記于心,然后踐履于一言一行中,所以君子的一言一行都會被當成表率?!熬又畬W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盵 2 ]? 12可見,君子注重實踐。相反,“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2 ]? 12小人的學習是停留在口耳之間的,并不會付諸于行動。荀子同樣注重效仿賢師,見賢思齊。他認為“學莫便乎近其人”[ 2 ]? 14,向良師益友學習是獲取知識最方便的方式。養成君子的學問,沒有比學之者向賢師學習更迅速的了。如學習需誦經讀禮,但是《禮》和《樂》雖記載法度但并沒有詳細解說,《詩》《書》記載舊事但卻不切近實際,《春秋》文辭簡約不易理解( 6 ),所謂“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便矣,周于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2 ]? 14。向賢者學習便可以獲得崇高德品德和全面的學識,就能通曉世理。所以孔、荀都強調養成君子或君子修身的學習應該注重知行合一,不僅強調君子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努力學習,更強調君子應該做到躬行;他們也都強調要見賢思齊、擇善而從,向賢者學習。

二、“學”論視域下孔、荀君子思想之所異

“學”論視域下孔、荀君子思想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方面各有特點,各有側重。

在學習目標方面,孔子認為圣人很難達到,“學為君子斯可矣”,而荀子則認為“圣可積而至”,主張君子要學為圣人。需要注意的是,孔子并非認為君子是學習的最高境界,但君子是一個相對容易實現的理想境界;而荀子也并非不注重君子,只是相對于君子而言,他認為更高的圣人境界是可實現的,但學為圣人的前提也需先成為君子,學為君子是學為圣人的必經階段。可以說在學習目標上,孔、荀都注重要學成君子。

孔子眼中最重要的理想人格主要有兩種,一是圣人,一是君子。但他認為圣人的層次是很難達到的,只有像堯、舜、禹那樣具備崇高的道德品質,并對社會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的古代圣王才可以稱得上是“圣人”。圣人是孔子最高的理想人格,雖普通人難以達到此種境界,但它給人一種精神引領,驅使人們不斷地修身律己,使人們始終懷有努力的目標。也正因為普通人對于圣人的境界難以企及,于是孔子又提出了比較具有可行性的“君子”境界,他認為相對于圣人而言,君子是較容易達到的。所以他講“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盵 1 ]? 72孔子曾告誡子夏要學為君子:“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1 ]? 58,邢昺對此解釋為“言人博學先王之道,以潤其身者,皆謂之儒,但君子則將以明道,小人則矜其才名”[ 5 ]? 76,即做到博學多識以修己只能稱之為“儒”,但是將其作為認識道的手段以成為君子儒,這才是學的目標。儼然在孔子眼中,“君子”已是一種值得人們學習修身以達到的理想境界,它具備優秀的道德品質,掌握文化典籍,懂得倫理道德,能夠嚴于律己。所以,普通人學的目標在于成為君子。

如果說孔子所言的“圣人”是一種理想化的人生境界,那么荀子所講的“圣人”則有了更多現實性的意蘊。荀子言:“好法而行,士也;篤志而體,君子也;齊明而不竭,圣人也。”[ 2 ]? 33,“向是而務,士也;類是而幾,君子也;知之,圣人也。”[ 2 ]? 394可見,荀子認為的理想人格分三個層次,分別是士、君子、圣人。這三個理想人格是逐步上升的,要求最低的是士,再者是君子,最高的是圣人。他認為學習的最終目標是要學為圣人,學習是改變出身、提高智力、變得富裕的唯一途徑,能夠將所學踐行的人稱為士人,能夠勤奮努力的是君子,精通所學知識的人便是圣人。通過學習,最高可以成為圣人,至少也可以成為士或者君子。所以,當有人說“我欲賤而貴,愚而智,貧而富,可乎?”時,荀子曰:“其唯學乎。彼學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為圣人,下為士、君子,孰禁我哉![ 2 ]? 125可見,荀子對圣人與君子、士的學習特性作了明確的區分。當提及學習的起點和終點時,荀子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盵 2 ]? 11荀子認為從學習的意義角度來說,是要從士開始,最終都是要成為圣人,從這個角度講,學習是一刻也不能舍棄的。故在荀子看來,學習的目標在于學成圣人。所以,荀子言:“故學者固學為圣人也,非特學無方之民也?!盵 2 ]? 348可見,“圣人”在荀子這里具有了可實現性。但要想學為圣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得先成為君子,學為君子是成為圣人的必經階段。

所以,對于學習要達到的目標,孔、荀都提到了君子和圣人兩個境界,孔子認為圣人是難以實現的,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境界,能夠學為君子,便足矣。但在荀子那里,圣人是可以實現的一個境界,他認為“圣可積而致”。所以,他主張人應該先要通過學習成為士,進而學成君子,最終君子要學成圣人。從學習目標這個角度上言,荀子在孔子理想人格的基礎上進行了發揮,強調學為君子的重要性,同時提出了君子學為圣人的可實現性。但不可否認,孔子和荀子都重視學為君子。

在學習內容上,孔子主張“博學于文”,而荀子則主張“學至乎禮而止”。在孔子看來,君子是博學多識的?!熬硬W于文,約之以禮( 7 ),亦可以弗畔矣夫!”[ 1 ]? 62,朱熹對此的詮釋為:“君子學欲其博,故于文無不考;守欲其要,故其動必以禮。如此,則可以不背于道矣”[ 6 ],所以君子要想不違背道需要廣泛地學習文獻,同時也以禮來約束自己??鬃诱J為,君子要做到博學除了需要學習六經外,還應該學習“六藝”?!傲嚒笔侵艽F族教育體系的內容,孔子對于周代的文化是極度推崇的,所以他講“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1 ]? 28?!傲嚒奔炊Y、樂、射、御、書、數??鬃友裕骸芭d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1 ]? 80“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盵 1 ]? 13“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1 ]? 68,可見孔子對禮、樂的重視。孔子認為君子沒有什么要可與他人爭的東西,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射箭比賽了,射箭比賽的過程中君子也會注重“禮”。此外,孔子以好學博學著稱,當孔子聽到達巷里有人說“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時,孔子很謙虛地說“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1 ]? 86??梢娝麑τ诙Y、樂、射、御等的重視??鬃诱J為的君子不僅是一個具備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人,更是一個注重實踐的躬行君子??鬃釉浅Vt虛地說“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盵 1 ]? 74君子的養成不能只靠主觀的學習、醒悟,更要在實踐中進行完善與提高。

所以,君子學習的內容正如余英時所言:“君子的修養有兩個部分,一是學習詩書六藝文,一是躬行實踐[ 7 ]? 286,此兩部分便是孔子所理解的君子學習修養的內容所在。

在荀子看來,君子學習的內容主要是“禮法”的學習,所謂“故學也者,禮法也”[ 2 ]? 34,其中,對禮的學習尤為重視。王先謙在《荀子·序》中言“荀子論學論治,皆以禮為宗,反復推詳,務明其指趣,為千古修道立教所莫能外” [ 2 ]? 1,廖名春講:“隆禮是荀子思想的核心,禮治主義是荀子政治學說的首要特征”[ 8 ],故“禮”在荀子思想中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荀子言“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 2 ]? 11,“學至乎禮而止矣”,強調學習止于禮,常人能否學成君子,君子能否發揮正理平治之功用,國家的治亂興衰都在于“禮”的實行與否。可以說,誦讀《詩》《書》《易》等經典都是為最終學禮打基石。此外,君子也學習并堅定地踐行法度,所謂“好法而行,士也;篤志而體,君子也”[ 2 ]? 33。君子重視并踐行禮法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學習禮、法能夠修身正己,“禮者,所以正身也;無禮,何以正身”[ 2 ]? 34。“有師法者,人之大寶也;無師法者,人之大殃也”[ 2 ]? 142。二是學習禮、法能夠正理平治,禮法是實現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君子是禮法能夠得以實施的主體,“禮義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禮義之始也”[ 2 ]? 161,“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2 ]? 226。在君子看來,學習禮義如果不全面不純粹的話,是不能稱之為完美的,所以君子誦經以求融會貫通,思考和探索以求通曉禮義,效仿良師益友來實踐,去掉自身有害的性情來保養他,感受到不正確的東西就克制自己五官的感受,等到極其愛好的禮義之時,任何誘惑都能使之不為所動,就能夠擁有道德操守,進而站穩腳跟,能夠應對各種復雜情況,正所謂:“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2]18-19

孔子主張學經典是為了讓想要成為君子之人或者君子自身能夠從中知曉倫理道德,而荀子主張學習經典最終目的是為了讓想要成為君子之人或君子自身能夠通曉禮義。其次,他們都主張君子應該學禮,雖然他們都看到了君子學禮具備修己安人的作用,但兩者強調的“禮”并不相同,孔子的“禮”更多的是傾向于古代的禮儀、禮節,注重外在的儀式和規范,而“荀子期待的禮是出于當下的,以禮為約束機制,以守禮法為基礎性的行為準則,以法勝私,摒棄偏私暗惑之心,使‘涂之人可以為堯舜,最終契于天道,合于四時,長遷而不返其初”[ 9 ]??梢姡鬃铀缘亩Y是從外在儀式和規范而言,荀子所言的禮是從政治立場角度而言???、荀對君子學習內容的詮釋也是符合了兩者所理解的君子的形象??鬃又匾暰拥牡赖聝群?,也注意到了禮的作用,奠基了君子思想特色;荀子則主要從外王的方向對君子思想進行了發展,從禮法角度凸顯了君子人格的政治性維度。

在學習方法上,孔子重視君子“為仁由己”的內在自覺,而荀子則強調君子要外求于禮義師法的規范和引導。梁啟超認為人格的養成是靠學,而學又分為兩個門徑,一是內發,二是外助,孔子更傾向于內發,而外助所能起到的作用甚微[ 10 ]??鬃诱J為學是為己的,學為君子的目的在于實現自身的完善和提高,孔子學習的“內發”在于強調君子有“為仁由己”“學者為己”的內在自覺,這也就決定了學習方法上君子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并尤為注重道德素養的提升。這首先表現為君子的好學,好學之君子對于學習有著“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 ]? 82的心情,它不僅體現在主觀思想上的積極主動,更體現在言行舉止的就有道而正。關于好學的標準,孔子言:“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盵 1 ]? 9可見,君子對于飲食居住等物質要求很低,但他對于工作敏捷勤勞,說話謹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的言行,這樣可謂是好學了。當魯哀公曾問及孔子其弟子中孰為好學時,孔子言“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盵 1 ]? 54在孔子眼中,顏回是好學的形象,他能夠做到不遷怒別人,不犯同樣的錯誤,同時顏回還是一個淡泊自守、安貧樂道的賢人??鬃釉Q贊他“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 ]? 58可見,好學的君子對于物質欲望的享受是很淡泊的,但非常注重自身道德品質的塑造,追求高尚的主體人格,這種對道德品質的塑造和高尚主體人格的追求,不僅僅是體現在內在道德修養層面之上的,也實實在在體現在外在的學習和言行舉止的層面上。其次,君子學習要從思想上端正自己的態度,以嚴肅莊重的態度對待學習,孔子言“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盵 1 ]? 6此處的“固”取堅固之意,“人不能敦重,既無威嚴,學又不能堅固,識其義理”[ 3 ]? 8,所以敦重嚴肅的態度是有利于學習的,能夠使所學的知識更加牢固,能夠使人懂得其中的義理。

如果說孔子旨在養成人格的學習之法側重于內助的話,那么荀子則側重于外助,他會注重外在環境對君子的影響,強調君子要外求于禮義師法的規范和引導。相較于孔子注重自身內在道德修養的學習,荀子更加注重外在環境的影響和知識的外求。荀子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蘭槐之根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盵 2 ]? 5-6故外在環境對人的成長是有影響的,“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2 ]? 6君子注重環境的影響,居住必須要選擇環境好的地方,學習亦是如此。君子的本性與常人沒有什么不同,但在學習過程中君子能夠借助外物來為己所用,所以荀子感嘆“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2 ]? 4在荀子看來,欲學習以成為君子,需接近賢師,向他們學習,所謂“學莫乎近其人”,然與孔子的見賢思齊、注重自身的反省不同,荀子的仿效賢師除了學習他們的優秀品德,更多的是注重知識的獲得和師法的傳承。“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 2 ]? 14除了接近賢師、向他們學習外,還需要尊崇禮義:

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飡壺也,不可以得之矣。(《荀子·勸學》)[ 2 ]? 14-17

所以,君子的學習不能夠僅僅誦讀經典等書本知識,如果做不到親近賢者、尊崇禮義,等到晚年之時,也不過是個學識淺陋的書生,而如果能夠做到隆禮義,“雖未明,法士也”,而不隆禮義,“雖察辯,散儒也”[ 2 ]? 17。此外,君子的養成離不開積習禮義,學習要注重積累的作用,所以荀子講:“故人知謹注錯,慎習俗,大積靡,則為君子矣。”[ 2 ]? 143“人積耨耕而為農夫,積斫削而為工匠,積反貨而為商賈,積禮義而為君子。”[ 2 ]? 143注重積累的同時,君子在學習過程中也會集中精神、用心專一,“積土成山,風雨興焉……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故君子結于一也?!盵 2 ]? 7-10

在認識和學習事物方面,荀子認為人有精于具體事務和精于道之分,“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 2 ]? 387,道是指事物普遍之規律,掌握了道的人能夠全面支配各種事物,而君子能夠做到“壹于道以贊稽物”,即君子能夠專心于道而用它來考察萬物,“壹于道則正,以贊稽物則察;以正志行察論,則萬物官矣?!盵 2 ]? 387荀子認為“心有征知”,心能夠在感知事物的基礎上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和驗證,君子要想實現“壹于道”,從主觀的心去認識客觀之道,則需要做到虛心、專心、靜心,即“虛壹而靜”: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謂虛,不以所已臧害所將受謂之虛。心生而有知,知而有異,異也者,同時兼知之。同時兼知之,兩也,然而有所謂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謂之壹。心,臥則夢,偷則自行,使之則謀。故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不以夢劇亂知謂之靜。(《荀子·解蔽》)[ 2 ]? 383-384

由此可見,對于君子之“學”,孔子較為注重內在的道德自覺和德性養成,其“學”的內涵更傾向于“覺”;而荀子則比較注重對禮法知識的外求和對師法禮義的修習,其“學”的內涵更傾向于“效”。

三、“學”論視域下孔、荀君子思想異同之原因

“學之目的在于學做人”[ 11 ],而君子則是做人之理想典范。在君子的養成和修身方面,孔、荀對于學之用的重視是建立在君子之用的基礎上。

孔子和荀子生活在“禮壞樂崩”“道術將為天下裂”的春秋戰國時代,政局動蕩,兼并戰爭頻發,社會處于無序狀態,處于這樣時代背景之下的先秦諸子們紛紛著書立說以尋求“重建秩序”之道,儒家則是將重建秩序的希望寄托于“君子”( 8 )??鬃雍蛙髯右膊焕?,他們認為君子能夠起到平治天下之作用,對君子有著兼濟天下的期許。故他們認為學習以修己并不是最終的目的,能夠學以治天下才是君子的旨歸所在。所以子路向孔子請教怎樣才能成為君子時,孔子回之“修己以安人”[ 1 ]? 156??梢?,君子學習不僅僅要使自己擁有高尚的品質,使自己能夠修身養性,更為重要的是要胸懷天下,使百姓安。當孔子想到九夷這一僻陋無禮之地居住時,有人說“陋,如之何”,孔子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 ]? 90回之,邢昺對此解釋曰:“君子所居則化,使有禮義”[ 3 ]? 118,可見孔子認為君子可以對百姓起到教化之用;對于政治生活,君子能夠做到“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1 ]? 164“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盵 1 ]? 208此外,君子還能起到以身垂范的作用,“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1 ]? 127,故孔子所言君子之用主要是從有德君子積極參與政治生活角度而言,認為君子應該興教化,行德政,發揮自身的道德示范作用以對社會產生上行下效之影響。荀子同樣重視君子在平治天下、重建秩序中的積極作用,他說:“君子者,治之原也”[ 2 ]? 228“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萬物之摠也,民之父母也。無君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上無君師,下無父子,夫是之謂至亂。”[ 2 ]? 162“禮義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禮義之始也”[ 2 ]? 161?!胺ㄕ?,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盵 2 ]? ?226可見,君子在政治生活中扮演著“治之原”的角色,荀子理解的君子之用主要是從禮法角度而言,認為君子應該學習用禮義和法度來規范百姓的行為以重建秩序。荀子所言之君子是“理想社會秩序和公道世界的設計者、承擔者和完成者”[12]。由此可見,孔、荀所言之君子在通過學習以美其身的同時,更要在社會生活中起到美政的政治作用。

孔子和荀子基于君子之用的理解,強調應該培養君子,而培養君子的方式則是“學”。所以當子游說“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1 ]? 179時,孔子對他的話表示了認可,言之前治小焉用大道的說法是在開玩笑,承認君子學習禮樂之道對于治人的作用;故荀子說“君子進則能益上之譽而損下之憂。不能而居之,誣也;無益而厚受之,竊也。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如學?!盵 2 ]? ?492所以生逢亂世,重建秩序需要君子的參與,而君子修身養德、兼濟天下的途徑離不開“學”??鬃诱J為如果不好學,即便是擁有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好勇、好剛等君子所具備的優良品質也是徒勞的,所謂“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盵 1 ]? 182荀子言“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2 ]? 2,可見君子想要“知明而行無過”,也需要“學”。基于時代背景下的君子之用,孔、荀都根據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君子學習的必要性,此即孔子、荀子重視君子之“學”的原因之一。

孔、荀雖然生活的時代大背景是相似的,兩者都基于時代背景下君子之用重視學習,但荀子重視君子之學的原因也并非全基于此,他也基于對孔子君子思想的繼承。荀子生活在戰國末年,天下即將定于一,這一時代背景反映在學術領域便表現為諸子百家由爭鳴開始走向融合,荀子力主實現學術一統,他作《荀子·非十二子》,對當時影響較大的十二子進行了批判,認為諸子百家“飾邪說,文奸言,以梟亂天下”[ 2 ]? 89。荀子雖然對各家進行了批判,但也吸取了諸子思想中的部分資源為其所用,綜合百家之說并最終選擇歸宗為儒家( 9 )。荀子隆禮、崇德、重民等思想都是以孔子儒學為根基的,可以說,“荀子對先秦諸子學說的‘綜合是以儒家思想為本位的、在明確的儒家主體性主導之下的‘綜合,而以重建孔子之后的儒家正統為其旨歸?!盵 13 ]所以,荀子在思想整合的時代選擇了儒學,并對孔子的思想作了繼承和發展。面對即將天下一統的大勢,他也將重建秩序的希望寄托于“君子”,對孔子的君子思想作了繼承和發展,其君子思想也與孔子多有相同相合之處。比如,他們都認為,君子的養成和修身離不開“學”;都推崇六經,注重對六經的學習;都強調學習要注重對禮樂知識的習得和躬行;在學習方法上都主張仿效賢者,等等。就荀子對孔子、對儒家禮樂教化之學的服膺和歸宗而言,他們彼此之間的君子思想有共同性、一致性是不難理解的。

當然,荀子對孔子的君子思想是繼承的,也是改進和發展的。兩者對于君子的言說,又各有特點。大體而言,孔子側重于強調君子的道德性之維度,對君子政治性維度的言說主要是從有德君子積極參與政治生活角度而言;而荀子則凸顯了君子的政治性維度,從禮法君子的角度凸顯了君子人格的政治性維度。孔、荀雖基于君子之用而重視學這一養成君子的必要途徑,但基于兩者對君子內涵的理解不一,兩者對于君子學習的內容和方法以及學習目標上呈現出差異。學習最基本的就是禮樂文化知識的學習,所以他們都重視對六經的閱讀。但兩者對于六經學習的出發點也不一,孔子強調要學習六經是因為君子需要博學,擴充知識面;荀子主張學習六經是為了君子能夠學習實踐禮義打好基礎??鬃拥摹皩W”注重內在德性的養成,荀子的“學”較注重對禮法的認知和踐行;在學習方法上,孔子側重于內在的自省,荀子注重外在的規范。

他們之間的君子思想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差異,主要是時代背景有別使然,時代背景的差異決定了他們對“人”、人性有不同的認識,而這種認識又直接決定了他們君子觀的不同。

孔子對于人性的看法是:“性相近,習相遠也”[2]179。對此,邢昺解釋說:“性,謂人所稟受,以生而靜者也,未為外物所感,則人皆相似,是相近也。既為外物所感,則習以性成。若習于善則為君子,若習于惡則為小人,是相遠也,故君子慎所習?!盵 3 ]? 233也就是說人先天的本性是相似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習”的不同才差距懸殊,“習”是決定人成為君子還是小人的關鍵因素。君子謹慎地對待“習”,并且能夠“習于善”,而君子“習于善”的實現,則離不開“學”。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習”:習,數飛也,本義是小鳥屢次學飛,《禮記·月令》:“鷹乃學習”,后來習也有了學的意思,“‘學與‘習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學是‘習的動機,‘習又是‘學的目的;‘學是‘習之始,‘習是‘學之成?!盵 14 ]所以“習”的實現離不開“學”。要想“學”的好也離不開“習”的努力??鬃右惭裕骸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 ]? 1可見,孔子重學是因為他看到了人可以通過后天的“習于善”而成為君子,也就是通過“學”能夠成為“君子”,相反,如果“習于惡”就會成為小人。

荀子對于人性論的觀點是:“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2 ]? 420,在荀子看來,人的先天本性是惡的,如果“順人之情,必處于爭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 2 ]? 420-421。而擁有善的人是因為做到了“偽”,“偽,為也,矯也,矯其本性也。凡非天性而人作為之者,皆謂之偽?!盵 2 ]? 420也就是說善是來自人后天的努力,是人發揮主觀能動性而能夠得到的結果。荀子還認為要想改善人惡之本性,光靠人的自身的努力是不行的,還需“必將待師法然后正,得禮義而后治?!盵 2 ]? 421因為“今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 2 ]? 421,所以必須要有老師的教化和禮義法度方可去惡得“治”,老師施教的過程也是施教對象“學”的過程,“‘學與‘教在古人乃是一事之兩面”[ 15 ]。荀子講:“禮義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禮義之始也”[ 2 ]? 161“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2 ]? 226 “今人之性,固無禮義,故強學而求有之也”[ 2 ]? 425,所以禮義法度是社會治理的方式,而君子是它們能夠得以實施的主體,人的本性是沒有禮義觀念的,但是可以努力學習去掌握它。君子能夠行禮義法度、實施教化以實現正理平治,但禮義法度等并不是君子本身所有,更不是一般人本性所具備,而是需要通過“偽”“學”來實現。這是荀子基于對人本性的認識而重君子之學的原因。

孔子的人性論為人何以學成君子提供了理論依據,而荀子的人性論則為君子為何要學提供了理論支撐。孔子認為后天的學習是人能否成為君子的重要原因,故強調學的重要性;荀子認為君子要想發揮其自身的價值,必須要通過學習來實現。雖然孔、荀所持的人性論觀念不同,但他們都肯定人后天的努力,相信人可以通過發揮主體意識擁有善,都主張在人格的養成方面注重學的作用。

四、結語

孔、荀從“學”論的角度豐富了他們的君子思想,使其“君子”形象更加挺立。學習是君子之所以成為君子的重要原因,也是君子提升自己的途徑??鬃雍蛙髯佑捎跁r代背景和對人性的認識都對“君子”有著重要的期許,而君子需要通過學習方可實現自身價值,所以孔、荀都十分重視君子的學習,并基于自身對君子的理解,對君子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角度進行了闡發。由于孔、荀所言君子內涵的側重點不同,即孔子注重君子道德性之維,荀子強調君子的政治性維度,使兩者君子思想在“學”論視域下也呈現出差異。關于君子學習的目標,孔子認為學成君子斯可矣,荀子主張學為圣人,雖然他們對于學習最終目標的心理預期不同,但他們都重視學為君子,希望君子學習能夠完善自己、更好的從事政治。關于君子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孔子對其的闡發符合了他要養成有德君子的希望,荀子對其的詮釋順應了他對禮法君子的要求,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孔子對于有德君子的重視和荀子對于禮法君子的強調,體現了兩者君子思想的特點。相較而言,孔子的學習更加傾向于“覺”,注重君子內心道德的覺醒,而荀子的學習更加傾向于“效”,注重向外的學習和知識的獲取。所以,孔子在君子思想的道德性維度基礎上強調了學的重要,荀子在君子思想的政治性維度基礎上彰顯了學的必要,孔子和荀子共同奠基了儒家君子文化的基本內涵和取向?!皩W”論視域下君子學習的內容、方法、目標體現了孔、荀對于君子的理解,展現了君子應該具備的素質,對于我們今天人格養成過程中如何學習以及提升個人素質、參與社會生活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注釋:

(1)許慎解“學”:“覺悟也。從教,從冖。冖,尚矇也?!?,段玉裁注:“‘冖下曰覆也。尚童矒故教而覺之。”《白虎通》云:“學者,覺也,覺悟所未知也”,也即是說“學”便是通過“教”使懵懂的孩童和未知之人能夠受到啟蒙以覺醒、覺悟,強調的是內心的覺悟。可參閱謝耀亭:《學以致道:荀子學論探賾》,《孔子研究》,2018年第6期。

(2)朱熹認為“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 ,而覺有先后,后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 (《四書章句集注》)“學”即是“效仿”,人性都是一樣的,但覺悟的時間有先后,后覺之人要通過效仿先覺之行為,達到“明善而復其初”的效果。這一過程雖也是強調要達到內心的覺醒、保持善良,但方式則是效仿他人之行為以獲得知識,注重的是外在的知識獲取??蓞㈤喼x耀亭:《學以致道:荀子學論探賾》,《孔子研究》,2018年第6期。

(3)下文中所提君子學習即包含常人如何學成君子和君子如何學以達到更高的修養層次兩個方面。

(4)參見《荀子·榮辱》:“夫詩、書、禮、樂之分,固非庸人之所知也。故曰:一之而可再也,有之而可久也,廣之而可通也,慮之而可安也,反鈆察之而俞可好也。以治情則利,以為名則榮,以群則和,以獨則足,樂意者其是邪!”

(5)參見《論語·述而》:“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6)參見《荀子·勸學》:“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

(7)“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我們認為此處的“之”代指君子,此句同《論語·子罕》顏淵感嘆“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中的“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同義。

(8) 余英時先生曾言:“無論是修己還是治人,儒學都以‘君子的理想為其樞紐的觀念:修己即所以成為‘君子;治人則必須先成為‘君子”,而修己治人則是儒家精神所在,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儒家實現平治天下的方式在于培養君子。

(9)關于荀子的學派屬性,歷來爭議很多。荀子是儒家為主流觀點,但也有人認為荀子歸屬于法家,有人講荀子是黃老道家,亦有人將其歸為雜家。但我們認為,荀子在學術一統的時代,批判吸收了諸子百家的學說,并以儒家為根基建構了其學說,所以荀子應歸屬于儒家。(可參閱鄭治文:《道德理想主義與政治現實主義的統一:荀子政治哲學思想特質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20年,第97頁。)

參考文獻:

[1]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58.

[2]王先謙.荀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2012.

[3]陳來.孔子·孟子·荀子[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14.

[4]王春永.精讀王陽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12.

[5]何晏,邢昺.論語注疏[M].朱漢民,整理;張豈之,審定.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6]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1:88.

[7]辜鴻銘,余英時.儒家二十講[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

[8]廖名春.荀子新探[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101.

[9]鐘艷艷.著誠去偽:荀子“禮”系統中的君子大人論[J].孔子學刊,2020(00):203.

[10]梁啟超.儒家哲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136.

[11]喬炳臣,潘莉娟.中國古代學習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08.

[12]東方朔.“無君子則天地不理”——荀子思想中作為政治之理想人格的君子[J].邯鄲學院學報,2015,25(4):36-49.

[13]王楷.天然與修為——荀子道德哲學的精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6.

[14]沈龍輝.論孔子“學”與“習”中的學習觀[J].科技展望,2016(34):154.

[15]姜海軍.孔子《論語》中“學”的內涵[J].華夏文化,2008(1):17-18.

[責任編輯:盧紅學]

猜你喜歡
孔子
孔子請你加入群聊
你好,孔子
中國漫畫(2022年3期)2022-04-19 12:59:10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家教世界(2021年16期)2021-06-21 08:45:56
孔子愛書
快樂語文(2021年9期)2021-05-06 02:19:38
遇水逆,孔子是怎么破的
學生天地(2020年18期)2020-08-25 09:29:34
“孔子曰”之孔子的悲慘童年
孔子避雨處
孔子在哪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综合天天色| 色视频国产| 亚洲色成人www在线观看| 国产乱视频网站| 欧美成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高清|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视频二区欧美| 成年人午夜免费视频|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孕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九色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Ⅴ在线观看|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欧美日韩久久综合| 国产丝袜91|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亚洲视频四区| 2020极品精品国产|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天天综合网色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国产视频 第一页| 国产在线自在拍91精品黑人|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99ri国产在线|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亚洲综合第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av在线人妻熟妇| 欧美精品在线看|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p区|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69综合网|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欧美成人h精品网站|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九九久久99精品| 成人在线欧美|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日本www|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成人小视频网|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制服丝袜 91视频|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a级毛片网|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久久动漫精品| 欧洲av毛片|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国产精品19p| 精品国产www|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8090成人午夜精品| 久久精品午夜视频| 日韩AV无码免费一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