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敏
(駐馬店市防汛抗旱物資儲備中心,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水利工程作為我國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來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且在未來很長時間內政府部門都將不斷增加對水利工程的資金、資源投入,因此提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質量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應予以重視。水利工程管理部門應不斷提升管理意識,使管理工作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從而實現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精細化、現代化發展,確保水利工程能夠充分發揮自身作用。
為了適應精細化、現代化管理需求,水利工程應對原有管理體系進行優化,建立更完善、先進、科學的管理體系。水利工程管理現代化不僅僅是管理軟件、硬件現代化,還需建立與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相符合的現代化管理機制以及先進的監督管理機制,并配置先進的管理設備,運用管理理念以及管理隊伍等等。精細化管理理念能夠提升管理工作質量,被廣泛應用與水利工程建設中。其主要特征為重視施工過程、施工效果以及質量、重視施工細節,能夠從根源上提升管理工作質量。因此,水利工程精細化管理模式將是未來工程管理的發展趨勢,管理人員應重視經驗的積累,將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程式化以及格式化。水利工程管理現代化是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的前提,因此,管理人員應先對傳統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進行優化,充分融入現代化管理設備,為后續精細化管理工作的良好開展奠定基礎[1]。
在工程管理改革的背景下,管理部門要想推進水利工程管理精細化與現代化建設,應對具體的建設目標予以明確,不斷對水利工程管理機制進行優化,建立更有深度的管理機制。因此,工程管理部門應督促基層管理人員不斷更新自身工作思維以及理念,強化對水利工程管理和運行的梳理工作,確保基礎工作的良好開展,重視工程管理資料的收集工作,并對資料進行有效整編入庫,為后續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提供資料。與此同時,應充分運用現代化管理系統,并結合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特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在此過程中,應不斷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技術、理論,并結合實際情況將先進管理模式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相結合,建立合理的遠程控制、信息采集系統,從而實現在線分析處理數據、實時傳輸數據。通過上述模式,能夠對水利工程實際運營情況進行預測及評估,降低水利工程運行風險,從根源上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質量。
在水利工程管理精細化與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應緊密結合可持續發展觀念,以堅持水利工程安全運轉為中心,并在此基礎上,對傳統管理模式、管理體系進行改革,建立科學合理的良性管理機制,不斷對水利工程管理手段與制度進行完善。管理人員還應引進先進的管理手段,從而實現工程信息整合以及工程信息的合理利用,從而實現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細化發展,運用現代化手段提升水利工程管理力度。與此同時,應建立與當前水利工程發展趨勢緊密結合的管理體系,確保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時效性,推進水利工程的現代化發展,使水利工程能夠充分發揮經濟性及民生性作用[2]。
在水利工程管理精細化、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工程管理制度、體制的建設將作為實現水利工程管理精細化、現代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因此,相關部門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以及以往工程管理資料,不斷對管理制度、體系進行改革。通過對水利工程管理體制的改革,不斷推進水利工程運營機制與管理制度的發展,從根源上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在此過程中,應結合相關規范以及技術標準、地方政府發布的政策以及水利工程管理規范,建立科學的、合理的管理體系與管理制度。此外,應結合水利部門的考核標準與考核方法,及時對水利工程基本資料進行整合、收集,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良好開展奠定基礎。應重視水利工程管理制度體系的整體性,確保水利工程精細化管理的有效推行。
在水利工程管理時,良好的管理方式以及有效的管理設備能夠對管理工作起到優化作用。管理部門只有不斷優化管理方式與管理設施,才能為水利工程的良好開展奠定基礎。與此同時,管理部門還應重視監督管理系統的建立,將其作為現代化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只有建立良好的監督管理系統,才能及時對工程運行情況進行合理監督,例如水利工程中閘門、大壩的運轉情況,水流的走勢等等。通過上述方式,能及時解決、發現相關問題,更好的完成防洪調度工作。在監督管理系統建立完成后,應在關鍵部位配置監督控制裝置,不斷完善監控系統,充分結合先進的通訊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將其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進行結合,對結構堅實數據、圖像等相關信息進行合理處置,從而促進水利工程的精細化和現代化發展。在建立監控系統時,應配置良好的監控設備,將移動檢測與定點監測進行合理結合,并實時關注水利工程的運轉情況,及時做出處置。在監督控制系統建立完畢并配置良好的監控設備后,應重視對監控系統的巡檢、養護工作。良好的維護工作能夠提升水利工程壽命,因此,企業應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GPS技術等等,充分發揮其優質,建立巡檢系統,促進水利工程維護管理的現代化、精細化發展。
要想事項水利工程管理精細化、現代化建設,不僅需要對管理系統進行建設、完善,還應重視管理隊伍水平,從根源上控制管理工作質量。當前我國水利工程管理系統在建立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問題,其中最典型的問題就是管理系統的信息化程度仍然不夠完善。因此,應不斷推行管理系統的建立,才能對再建工程更好的開展信息化管理工作,將參建信息、單位合理納入信息管理系統中。通過上述方式,可實現對水利工程設計、規劃、招標等多個環節、多個方面進行管控,實現信息的綜合管理。此外,應重視管理團隊的建立,相關單位應不斷改善人才結構,重視復合型管理人才的培養,強化對內部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從而合理調動整個管理團隊的積極性。
水利工程管理部門要想不斷推行水利工程精細化、現代化建設,應不斷提升管理人員意識,加強管理力度,促進水利工程管理機制的改革,重視水利工程維修養護費用的投入,確保水利工程穩定良好運轉。應針對部分管理人員“重建設、輕管理”的思維方式,加強管理意識培訓力度,通過組織領導,提升思維意識,從而合理提升管理人員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為了更好的實現“建管”雙向發展,應從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逐漸落實、強化相關職責,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將其落實到水利工程運營的各個環節中,確保水利工程的合理開展[3]。
水利工程精細化、現代化管理作為動態的發展過程,只有重視軟件、硬件的共同發展,才能更好的適應當前工程管理精細化、現代化的發展需求。因此,水利工程管理部門應重視對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考核,嚴格遵守我國水利管理部門的要求,強化工程管理工作考核制度,不斷對考核工作引起重視。此外,應將考核制度與獎懲機制進行融合,設立專項獎金,充分有效調動基層管理人員的積極性。
在信息化技術高度發展的前提下,水利工程在開展管理工作時應積極推行新型管理及時,在水利工程管理過程中充分運用各種新技術、新管理思維、新型管理方式以及新型施工材料,從而推行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轉變。因此,水利工程應不斷對現代化管理工作進行規劃,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技術,構建完善的安全監控系統以及裝置,從而實現水利工程自動化控制,不斷提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技術含量。在推行水利工程創新力度時,應重視提升管理團隊的基本素質。在此過程中,應堅持外部引進與內部提升的基本準則,強化當前管理人員職業水平,重視現有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并不斷引進素質高、職業水平高的復合型人才,從而有效推進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發展。
應結合水利工程精細化、現代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合理開展水利工程日常調度工作、檢查工作,不斷提升對水庫、閘門、大壩等重要工程的監測力度,重視日常檢查工作落實情況。此外,檢查工作不能僅僅重視形式化,要真正深入到實際工作中,合理解決當前實際問題。在檢查過程中,應結合管理工作現狀,找出水利工程建設的薄弱環節,對其進行重點檢測,從而避免水利工程的建設風險。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與人們的生活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因此水利工程管理部門應予以重視。無論是水利工程建設單位還是水利工程的監督單位,都應為水利工程現代化、精細化管理工作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合理運用自身職能,對水利工程當前管理模式進行合理優化,強化水利工程管理力度,從而降低水利工程建設風險,促進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水利工程施工部門應結合自身實際狀況,從管理人員到施工原材料、從硬件到軟件、從檢測工作到對現場實際操作監督工作,都應引起重視,不斷對當前資源配置、設備配置等情況進行優化,為水利工程管理現代化、精細化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