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
(太原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02)
排水工程在城市建設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指收集和排出人類生活、生產污水、多余地表水等的工程。山地城市是指大部分土地分布于山地區域的城市,其地形結構繁雜、生態完善多樣[1]。山地城市最大的特點就是城市構造復雜,具有明顯的坡度和起伏度,具備充分利用地形的高差來組織排水系統的優勢,然而由于山地城市溝谷丘陵、陡坎梯道多,又會導致其排水系統復雜,管道坡度大,工程建設難度高,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在使用排水管道時,能通過多方面的必選,更好發揮各種排水管材的特性,從而為山地城市排水系統的優化設計和管理維護提供指導。
建國初期,中國城市排水管道基本采用磚砌或石砌排水渠道。之后,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開始使用混凝土排水管道,其不但可以加快排水工程施工速度,還降低了排水工程成本。現階段,隨著國內外各種新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新材料的不斷出現,中國市政排水管材種類繁多,如鋼筋混凝土管或金屬管等,尤其以塑料管和復合管為代表的新型管材使用較多,同時管材的設計理論和施工技術也得到發展和完善。
中國2016 版的《室外排水設計規范》規定,金屬管道最大設計流速為10m/s,非金屬管道為5.0m/s,但非金屬管道經過試驗驗證在安全的前提下可適當予以提高。同時,實踐證明在污水管渠中計算得到的設計流速超過規范規定時,非金屬管渠仍然可以長期穩定工作。根據塑料管道試驗結果,顯示聚乙烯管的耐磨性優于鋼管,因此,也有專家建議將山地城市非金屬排水管的最大設計流速增加。
山地城市的城市形態與生態環境與平原城市不同,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城市構造復雜,具有明顯的坡度和起伏度。對于排水而言,山地城市排水與平原城市相比存在明顯的差異[2]:
(1) 城市的空間結構受地形的嚴重影響,需合理利用有限的山地資源,導致城市道路縱向坡度大排水管道具有很大的落差,排水管道敷設方式變化多樣,且以架空及埋深較大敷設為主;
(2) 城市的空間布局在原有的基礎上需依據地形的自然起伏修建,而地質條件變化明顯,導致排水管道的縱向穩定較差,容易發生不均勻沉降。
城市中排水系統的設計一般會在充分調研城市地形地貌的基礎上,因地制宜設計,如利用天然的地形落差組織排水,以通過重力形成的勢能降低排水成本。
然而,在山地城市排水管道敷設時,因陡坎梯道較多,地質條件復雜,總得來說存在以下問題:
(1) 依據地面鋪設管道導致管道坡度過大形成的沖刷磨損;
(2) 山地城市溝谷丘陵交錯使排水管道安全穩定要求提高;
(3) 為了滿足規范設計要求導致排水管施工工程量大;
(4) 受地形限制導致排水管網整體性差且集中困難;
(5) 地形起伏過大沉降不均導致排水管道的連接處出現接口錯位;
(6) 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使排水管道斷面尺寸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等。
市政排水管道一般都是沿著市政道路或是人行道進行鋪設,車輛、行人、水流等外界因素的長期影響極易造成管道破壞。為此,相關人員在選擇市政排水管材是應該全方面的綜合考慮。
3.1.1 選用原則
為了保證市政排水管道在后期使用過程中堅固可靠,有較長的使用壽命,從宏觀來講,需要遵循國家標準、外觀標準、質量標準、環保標準、經濟性標準以及回收利用標準等。其中,國家標準指遵循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的建筑行業標準;外觀標準指需要選擇外觀光滑平整,沒有明顯凹凸起的管材;質量標準是排水管道選用過程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對排水管道材料選用時一定要嚴格依據相關的質量標準;環保標準指應該選用通過環保的工藝生產出來的排水管材;經濟性標準指選擇性價比高的管材,消耗最少的資金獲取最好的管材;回收利用標準指應盡量考慮可以重復利用的管材材料。
3.1.2 影響因素
因山地城市特殊的地形及構造,其排水管道選用時還要考慮如下4 點:
(1) 施工環境與深度。一般而言,管道埋設深淺程度以及施工的難易程度都會影響工程造價,如在常年氣溫在0~40℃之間的山地城市,在土壤干燥的環境時污水管道最大埋深不超過8m。
(2) 接口形式與物理性能。市政排水管網一般布置在道路下面,且有較長的使用年限,因此對管道密封性要求較高,不能漏水、滲水,管道的內壁面應整齊光滑,且管材要具有較強的抗腐蝕性,同時不同的排水管材要采用不同的連接方式,以保障排水管道的密封性,并不易被破壞。
(3) 施工技術。在施工條件較差的情況下,建議采用單根排水管道較長的管材有效減少管段接頭,施工方法包括維護開挖、大開挖等。在地基承載力差的環境下,可以采用帶有一定韌性排水管材。
(4) 其他因素。在山地城市等一些特殊的地區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響,要充分考慮其運輸安裝的成本,盡可能就近就地取材。
3.2.1 初選管材
目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傳統的鋼筋混凝土以及金屬排水管道抗腐蝕性差等缺陷逐漸凸顯,塑料管和復合管等新型管材得到大力的推廣與應用。然而,由于材料本身與技術性能的差異以及價格的差異,在山地城市排水管選材時也需對以下常用6 種管材進行初選。
(1) 鋼筋混凝土管。此類管具有生產工藝簡單、硬性較強、抗壓性較好、使用壽命長以及有利于資源的反復利用(可以利用一些固體廢棄物進行加工) 等優勢,但也存在接口多、施工難度大及抗侵蝕、抗滲性能差等缺陷,且管道內壁的糙率系數大,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因細菌的滋生繁殖使其實際可用內徑逐漸縮小,同時受到腐蝕等損壞導致其后期的維護費用很高。因此,在地質條件不佳以及排放液體含有強腐蝕性地區謹慎使用,以免因不適用而返工造成較大的損失。
(2) 鋼管。鋼管屬于金屬管的一種,大致可分為不銹鋼管、無縫鋼管、焊接鋼管。鋼管的抗壓、抗震、抗滲透性好,對內部通過的水流阻力小,但是抗腐蝕性能差,成本遠高于混凝土管,且金屬離子會有一定的析出,嚴重時會污染周圍的環境。因此,鋼管應避免在強酸或者是強堿等強腐蝕地區使用,而只會在管道承受高壓或對滲漏有要求等特殊地段使用。
(3) PE 管。PE 管屬于塑料管的一種,在專門的管道制造及其中經特殊工藝和手段擠壓加工而成。PE 管具有耐腐蝕性強、質量輕、外形多變、運輸方便,同時管道與管道的連接處密封性很好,安裝簡單等特點,但其不能承受較大的沖擊,剛性、平直性較差,且在燃燒的過程中會釋放大量污染環境的有害氣體和煙霧。因此,可以利用其良好的韌性在軟土地基地區使用,而要避免在極冷和極熱的環境下使用。
(4) 雙壁波紋管。雙壁波紋管也屬于塑料管的一種,其具有塑料管的所有優勢,且在原材料上更加經濟,力學性能更加良好,不容易受周邊環境變化和管道內介質的影響。因此,其在大多數條件下均可使用。
(5) 玻璃鋼夾砂管。玻璃鋼夾砂管是在排水管行業新出現的主力軍,屬于一種非金屬柔性復合管材。此類管主要原材料是玻璃纖維以及其制品,具有耐侵蝕性好、自重小、水利條件好等優勢,但是價格較高,且低溫時易變脆,強度減小。因此,目前廣泛適用于大、中口徑污水排放、城市給水等領域,但在寒冷的地區要謹慎使用以及保溫措施。
(6) 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作為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HDPE 與鋼帶熔融復合的新型高密度塑料埋地排水管,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以高密度聚乙烯(PE)為基體,結合鋼材的高鋼度、高強度和PE 的柔韌、耐腐、耐磨,具有抗折與抗扭曲能力強,韌性、水力特性、抗震性能好,重量輕、耐化學腐蝕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市政管道工程。
3.2.2 評判標準
按照技術性能劃分,排水管道可以劃分為柔性管和剛性管兩類。排水管道在使用中因使用環境不同或者管道本身材料不同,在對市政排水管道的選用時就應該全方面的考慮,但是又不可能同時考慮到所有的設計參數都達到最優的工況,因此為了保證管道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安全性等問題,則必須將管材的各技術性能指標進行重要性排序,從而在選材時以必須著重考慮一些重要的使用參數為原則。通過對常用幾種排水管材經濟技術性能對比可知,從技術性能來看,技術性能由好到次排序依次為: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PE 管及雙壁波紋管>玻璃鋼夾砂管>混凝土管和鋼管;對綜合造價而言,綜合造價由低到高排序依次為:混凝土管 排水管道的鋪設一般是沿著市政道路或者是根據地形就勢。在排水系統方面,與平原城市相比,由于山地城市特殊的地形落差大造成了管道內的流速過大,故而便有了山地城市管道鋪設與設計流速二者之間的博弈。 而通常情況下,在山地城市排水管道設計及施工中,為了降低管道內水流流速就得增加開挖量或是設置跌水井,但是這樣會大大增加工程的難度及造價,為此,可選擇設計流速較大的金屬管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金屬管道成本很高,為防止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需避免大面積使用。目前,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以及大量新材料新工藝的出現,為適應復雜情況的市政排水管材提供了更廣闊的選擇空間,尤其在環保資源可循環利用的大前提下,塑料排水管和復合管等新型管材的應用越發廣泛。而且,現階段已開發出了塑料排水系統檢查井,并已通過大量的實踐驗證,通過其能有效解決新型管材與檢查井的連接問題。為此,在排水系統方面,基于工程總造價和設計流速過大的問題,山地城市可以較多的運用塑料排水管和復合管等新型管材,同時要將相關的規范以及監管措施到位防止出現市場的混亂。 綜上所述,山地城市最大的特點就是城市構造復雜,具有明顯的坡度和起伏度。相較于傳統的排水管材,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雙壁波紋管及PE 管和玻璃鋼夾砂管有較強的抗沖刷能力,適合于山地城市的排水。同時,基于工程總造價和設計流速過大的問題,山地城市可以較多的運用塑料排水管和復合管等新型管材,且要將相關的規范以及監管措施到位防止出現市場的混亂。4 山地城市排水管材應用對策
5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