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煥
安順市民族中等職業學校,貴州安順 561000
旅游管理學科成立時間很短,基于旅游行業的特性,要求從業者必須有豐富的知識量、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思想品德,因此,旅游管理專業是對于知識水平、職業技能、品德素養三個維度的綜合培養。目前,中職院校旅游管理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要充分理解職業素養的含義,認識到培養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分析研究中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問題。
職業素養是個體在工作中能力表現的衡量標準,職業素養有三個核心:第一個是職業信念,第二個是職業知識技能,第三個是職業行為習慣。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是職業素養的基礎考量部分,是對個體人生觀、價值觀的考量,職業技能是個體在工作中的有力支撐。
旅游業是第三產業,在旅游行業中,服務是工作中重要的一項,旅游業的工作人員,不僅要有良好的品德,還要展現出職業文明,這不僅代表著個人素養,還代表了民族和國家的素養。學校要重視品德教育,提高學生品德意識,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讓每一位學生都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中職學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是服務和管理結合的專業,要求學生不僅要扎實地掌握各方面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思想品質。在工作中,每一位旅游從業者的工作量非常大,負責的事情多且繁瑣,必須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來完成工作內容,并要有解決突發事件的能力和心理素質[1]。
生活水平的提高,讓旅行已成為人們假期休閑、娛樂的方式之一。出行人數逐年增多,讓旅游業迅速發展,旅游業服務水平的提高能促進旅游業的長遠發展。旅游行業中服務型工作占大多數,學生要對這類工作有正確的認識,不要混淆服務和服侍的概念,從心理上,正確認識服務行業,正確認識旅游管理。學生就讀期間,學校就要重視職業素養的培養,通過培養職業素養,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積極面對工作中各種突發事件,處理自身負面情緒[2]。
我國旅游業從業者中,中職院校畢業生占據了三分之二,旅游業的發展提高了中職院校培養標準,是中職院校制定教育目標的指南針。在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會直接參與工作中去,企業在用人階段,會考量學生的技能水平、素質水平,因此,學校要重視職業素養的培養,不斷提高職業技能水平,讓學生在就業選擇中有自身競爭力,提高旅游業服務質量,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3]。
旅游業的迅猛發展,提高了從業者的入職門檻,中職學校為旅游業輸送了大量人才。中職學校的學生有實踐優勢,高職或以上學校的學生有理論優勢,為了提高中職學生的競爭力,讓中職畢業生在眾多競爭者中占據優勢,要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首先,要提高職業技能水平;其次,加強職業道德、品德素養的培養,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競爭力。
最早開設旅游管理的院校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距今有四十年歷史,經過不斷的探索、發展,已形成了旅游管理專業培養標準。旅游業從業者需要具備優秀的道德品質,旅游從業者的道德表現,體現了地區、國家的道德風貌。首先,要具備文明素質;其次,從業者還要有環保意識。中職院校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讓學生擁有正確的三觀,并在工作中潛移默化地展現出品德修養[4]。
旅游行業對從業者的文化水平有非常高的要求,不僅要從地理位置、歷史人文上了解景區,還要從娛樂、生活等方面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文化素養是旅游從業者必須具備的素養之一。除道德品質、心理素質、文化素養外,還要求從業者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旅游管理是服務與管理相結合的學科,學科內容不僅有旅游服務,還有運營管理,從業者要清楚職業定位,根據所學的經營管理知識,策劃、宣傳、營銷旅游活動,同時還要具備解決突發事件的能力。
進入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基礎薄弱、自控力差的問題。學生沒有完整的學習體系和規劃,對自身發展沒有清晰的認識,大多數學生并不能對旅游管理專業有清晰的認識,學生對旅游管理的印象還停留在過去,對旅游管理的形容詞就是服務員、導游、出差等,并沒有真正理解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對自身定位不清晰,學習缺乏主動性,導致學習效果差、職業素養低。
大多數中職院校的老師缺乏培養職業素養的意識,教師傳授旅游管理專業課本知識,中職院校的學生并不感興趣,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缺乏實踐,在工作中不能完全運用所學知識,導致學生工作競爭力不強,教師要注重職業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自身競爭力[5]。
學校制定的教育目標不符合企業需求,企業更注重員工的職業素養,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中職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內容大多數都是理論知識,很少有鍛煉能力的機會,學生的工作能力、工作認知只能停留在理論知識上,在工作中,學生心中雖有理論,并不能應用,導致學生工作水平無法提高。
為提高學生積極性,鍛煉學生實踐能力,中職學校可以通過和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的方式,為學生創造實踐機會。學校要和企業保持長期有效的溝通,根據當前旅游業大環境,旅游人才的缺口,共同制定培養方案,讓學生不僅掌握理論知識,還能把知識轉化為能力,不斷提高技能水平。學校和企業合作的方式,讓學校、學生、企業三方都受益,校企合作不僅能達到學校的教育目標,還能讓學生鍛煉能力,提升專業素養,更能培養出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人才[6]。
除校企合作的方式,學校還可以使用模擬教學的方式,教師根據學生人數,分成若干小組,互相扮演不同角色,提出問題,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通過分小組的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小組活動中,一方可以扮演游客,一方可以扮演工作人員,模仿實際工作內容,扮演游客的學生,能從中發現優點和問題,學習優點,反思自身是否也有同樣的問題,扮演從業者的同學也會發現自身問題,并鍛煉解決突發事情的能力。
要提高中職學校教師水平,教師不僅要具備研讀教材、講解理論知識的能力,還要有指導學生實踐的能力。優秀的教師自身具備良好職業素養,在教學中,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還注重職業素養的培養,教學內容要不斷革新,教學方式要符合學生職業發展,教師授課要根據時代需求不斷創新、完善,兼具理論與實踐能力的教師隊伍,有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意識,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方式,幫助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不斷強化職業素養。
中職院校要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符合企業需求的高水平、高素養人才。學生要充分了解旅游管理的含義,認識到旅游管理專業的重要性。同時,根據學習現狀,學校要制定相應的改革措施,革新教育目標,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提升教師教學水平。通過模擬教學、校企合作的方式,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技能水平,幫助學生培養出良好的職業素養,滿足企業和社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