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帥田,張金來,鐘斌
(西安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陜西西安710600)
西安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有科研一線教職工90 余人,碩士、博士、研究生近400 人,分布在10 個科研團隊,長期秉持“祖國利益高于一起”的校訓,弘揚“勵志圖存,志強不息”的胡楊精神,圍繞國家煤炭智能開采和陜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解決煤炭行業關鍵技術難題,產出一流的科技研發成果,全面提升學院科研隊伍的核心競爭力。學院近年來深入發掘科研團隊工作活力缺失的現狀和原因,精心設計提升科研團隊工作活力的途徑、方法,進一步完善隊伍建設、活動建設、科研建設,以構建具有鮮明特色的科研團隊工作體系。
科研活動與初心使命教育脫節[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黨委要履行好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的主體責任,把思想政治工作和黨的建設工作結合起來,把立德樹人、規范管理的嚴格要求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靈活方式結合起來,把解決師生的思想問題與教學科研、學習就業等實際問題結合起來[2-3]。早前的學院科研隊伍的業務活動和黨性教育往往存在“兩張皮”現象,初心使命主題教育開展后,學院科研團隊在紅色教育資源豐富的陜北地區,將科研活動和初心使命教育進行融合,效果非常明顯。
團隊成員之間業務關系占主要地位。機械工程學院科研團隊中師生比為1∶4,最大年齡跨度達40 歲,科研隊伍中往往科研任務重、學術壓力大,致使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僅限于業務溝通,年齡分布大的特點降低了除業務溝通外的其他可能性。教師在科研活動過程中缺乏對研究生成員的理想信念教育,沒能更多地挖掘科研活動中的思政元素。師生黨員互動不足、教師黨員對學生黨員的引領不夠[4-5]。
團隊青年成員在黨意識薄弱。科研團隊對青年教師考核指標多以項目數量、發表論文水平高低等科研工作為主要考核內容,存在獨重科研的現象。一些科研團隊成員政治意識弱,對黨的最新理論、方針、政策缺乏學習和解讀,沒有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對組織生活不認真、不嚴肅,影響了科研團隊教書育人功能的體現。
團隊中的研究生一味注重科研成果的產出,未能將自己的青春奮斗融入時代主題。統計發現,西安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畢業就業中西部煤礦的比例逐年下降,研究生在學習期間未能樹立“到祖國更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研究生應把自己的身心扎根基層,砥礪自己的意志品質,增長聰明才智,書寫美好人生[5-6]。
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抓手,堅守鑄魂育人。西安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科研團隊秉承“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校訓,把愛國主義教育體現在科研團隊建設的方方面面。從北洋大學的“教育強國”到西北聯大的“七星燈火”,從西安交大的“西遷精神”到西科大的“胡楊精神”,科研團隊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團隊組織建設的首要標準,從團隊教師的職業操守、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等的全面提升入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師德師風建設全過程??蒲袌F隊作為科技創新、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聚集地,始終發揚“勵志圖存,自強不息”的“胡楊精神”,繼承“愛國奉獻、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筑牢思想之魂。
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導,樹立正確職業觀。團隊教師精準把握國家煤炭行業發展需求,自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科研、教學全過程,培養了具有陜西省優秀教育工作者、陜西省教學名師、陜西省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的典型教師代表??蒲袌F隊也培養出了一批榮獲陜西省優秀共青團員、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等獎勵的優秀學生。
以素質能力提升為目標,夯實團隊競爭力。學院組織科研團隊成員積極參與學校“雙一流”大學建設,實效性開展團隊科研、教學能力提升活動,團隊骨干教師和行業專家自覺幫助和引導青年教師樹立科技創新、教學改革理念,通過學術交流、專題講座、教學觀摩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師人才培養能力。
以科研團隊師生黨支部共建為創新,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學院黨委試點以科研團隊設立黨支部,加強對研究生成員的理想信念教育。教師成員深入挖掘科研活動中的思政元素進行民族精神教育、紅色歷史教育,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機械工程科研人員需要具備時代精神和時代擔當結合起來,在積極引導研究生進行科研實踐的同時,教育研究生把自己的前途和命運自覺融入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浪潮中,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青年的志氣、骨氣、底氣。
以胸懷家國為己任,敢于擔當科研重任。研究生作為科研團隊的中堅力量,要勇于擔當起科研報國的使命,要以高昂的使命情感,堅定的使命意志,卓著的使命行為,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在數據中挖掘學術成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的要求。
以科研實踐為舞臺,堅定建功立業的決心。西安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科研活動集中在中西部煤炭行業,科研工作條件艱苦,是絕好的奮斗精神培育場所,對于研究生練就過硬本領具有促進作用。與教師成員在煤礦井下作業,通過與煤礦企業基層職工的充分接觸,研究生能夠了解社情、民情,掌握基層需要,在實踐中理解奮斗的意義,提升自我教育能力。
西安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各個科研團隊胸懷煤炭事業,不怕吃苦,樂于奉獻,團結一致,發揚“學煤務煤熱愛煤”的“煤炭精神”,牢記開發西部煤炭的使命,深入研究亟待解決的煤礦智能化關鍵技術,解決企業難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無論是在煤炭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期,還是在十年黃金期到進入寒冬期,無論是在綜合機械化開采期,還是在向智能化發展期,科研團隊始終不離不棄、堅守陣地,為陜西煤炭、西部煤炭事業的發展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圍繞“初心使命”,凝練出提升科研團隊工作活力的路徑。
科研團隊激發工作活力要與國家需求相結合,要緊跟國家科技發展和行業需求。例如,西安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科研團隊堅持以智能為核心,以智能制造、智慧礦山為發展方向,立足學科前沿和煤炭生產現狀,深入煤礦現場,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開展產學研用全方位合作,科研團隊教師長期深入西部地區煤炭生產一線,緊密結合現場問題開展基礎研究和工程應用。
學院以科研團隊為基礎建立師生聯合黨支部,以教育部“雙帶頭人”要求高標準選拔青年教師擔任支部負責人,選拔理想信念堅定、科研素質高的研究生擔任支部委員,形成以教師黨建為引領,學生黨建為砥柱的科研工作與黨建工作融合促進的黨建模式。
科研團隊激發工作活力要與大學精神相結合。每個科研團隊所在的大學都有自己的精神,它既是這所大學科學精神的標志,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這所大學的集中闡釋??蒲袌F隊成員從事科研實踐要以大學精神為指引,才能夠守正創新。例如,西安科技大學的大學精神“胡楊精神”,集中體現了西安科技大學自建校以來扎根祖國中西部,為中西部煤炭事業培養人才和從事科研服務的決心。
科研團隊激發工作活力要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立德樹人是教師的根本任務,科研活動既要傳授知識,也要價值引領,不斷強化教師的育人意識和責任擔當,促進學術事務與學生事務融合。團隊教師應增強課程思政水平,充分挖掘專業課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進。
新時代要求科研團隊具有更強的工作活力,牢記使命,不忘初心,進一步完善科研團隊全鏈條育人體系,激發科研團隊的使命情感,鍛造使命意志,促進使命行為,將初心和使命貫穿于新時代科研團隊政治態度、理想追求、能力強化中,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與學術研究、教書育人有機結合,將青春奮斗與時代發展結合起來,以上對大學科研團隊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