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威
(太原普可佳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030002)
現代住宅工程已經開發出較多功能,由原本僅負擔人們居住,發展成人性化的居所。調整住宅建筑特征期間,表層改變既展現在居民可用面積,彰顯在功能層面。
給排水系統可被分成給水與排水兩個部分。
其一,居民住宅中,每日都需使用水,所以給水部分必須有所保障,避免給水期間,出現水壓不正常的問題,一旦壓力偏高,會造成管道受壓破裂。給水期間,應當基于水源的實際用途,加以計算,以免降低水源的利用率。在分析水實際使用功能期間,應當從多個角度展開,不僅需關注常規生活用水,還需分析辦公與其它不常見的用水現象,綜合考量后,應結合建筑實況,確定供水系統內水池容量。確定地下室空間水池建設材料時,需盡量采用玻璃鋼。此類材料可提高建筑投入使用后安設加壓裝置的便利性。在供水設計中,關鍵在于其中的熱水部分,需兼顧環保及使用功能,為此,應利用可再生能源,即太陽能。在以此為動能的系統內,應以不同層面進行比較,同時,需遵循既定的規則,確保能科學設置該模塊,繼而維護給水體系的效用性。
其二,排水設計,要求保障管道的通暢,若想持續提升此項內容的效果,應結合建筑主體,配備專用通氣管道。而后將回收利用設施安置在建筑的地下空間,由此實現把污水及自然降水統一收集。反之,若不收集此類水,會形成環境污染,并不利于水資源的利用。對此,應設置排污泵,保持回收使用效率,避免加重生態壓力,還滿足控制水源消耗的期望。規劃排水線路時,必須考量土建部分的情況,以避免運維頻率偏高。實踐設計期間,需要合理布設給水與排水,前者需在后者上方,管道和墻體也需留有空間,若無法避免貫穿墻體,土建規劃中便應留有空洞,為每道工序予以便利。
首先,立管設置。一方面,衛生間區域實際可用面積不大的經濟類住宅或個別沒有使用遠傳水表的中高檔建筑,均能把立管安在樓梯間,放置于預留出的管道井內,各類水管都可安排在此空間內。借此使衛生間應用面積增加。另外,排水立管可放在該空間的墻角,確保排水正常。另一方面,安設遠傳水表住房,可在衛生間中,加設管道井,并把線路全部放于此空間中。該種設計不僅能保障衛生間應用效果,還可借助特殊材料,降低排水時的音量,避免干擾居民正常生活。
其次,給水支管。通常建筑設計中,居住類用房的此種支管的直徑不會超過32mm,所以建議把支管進行隱蔽設置。可安放于各樓層之間的平層內,管槽則基于管材,直徑擴大10mm,管槽的深度需達到管材的一半,并將管材鑲嵌在槽內,借助專用卡夾將其固定。此種布設結構中,需盡可能減少配件,避免各根管材之間的銜接位置,出現滲漏的情況。因而,若無法避免使用配件,需配備專門的銅質零件,確保安設的質量。另外,還可將管線安排在墻體中,土建作業期間,開設管槽。但此種做法容易降低墻體荷載水平,所以,如果要使用該種布設方式,必須和土建結構設計師溝通,可敷設在踢腳線區域。
最后,排水管:此管道系統中的橫管需安排在本層,一旦出現滲漏,不會對鄰居造成影響,而維修期間不會造成干擾。所以,廚房中排水橫管通常安排在本層樓板中,和立管連接,并去除該空間中的地漏。而衛生間的排水設計,需和土建結構設計師研討,能建設成下沉結構,把衛生間內的平面降低350mm,橫管則敷設于下沉部分內。暗埋工作中,必須保證質量,通過驗收才能進行地面處理,盡量消除隱患。地面建設部分應使用煤灰等合適的輕質材料,或借助磚架搭設預制板。同時,還需實施防水處理,特別是在下沉部分的周遭墻體和地面銜接的區域,可根據常規屋面處理方式,繼而避免發生滲漏時破壞墻體,引發更大的問題。此空間的防水材料能應用 改性瀝青的卷材,同時需合理選擇所有排水配件,以免管材對接處出現滲漏,形成積水[1]。
其一,廚房空間。如今,該用途的空間內是否需要設有地漏,屬于具有爭議的話題。正常居住生活,廚房空間中,通常不會涉及到地面排水,因此,現實項目設計中,一般沒有地漏。加之,后續裝修環節中,部分住戶會布設木質地板,也不便于留設地漏。但居民生活中,廚房中的下水管,會有滲漏及堵塞的問題,且修理期間流出的水,因為無地漏,不便于處理,降低生活的舒適度,若安裝地板,甚至會因此產生損失。此外,由于廚房安有地漏,一般也無需要由此排出的大量水,常規水封則因蒸騰,喪失應有的價值,會向室內空間釋放臭氣,降低室內空氣整潔度。而為把廚房內的意外出水有序排除,可在原有洗菜池的附近留有地漏,并調整地面坡度,確保地面水自動流向地漏,如果使用木質地板,也需選擇適宜位置安裝地漏。
其二,陽臺部分。建筑格局允許時,住戶會把洗衣機安排在陽臺上,而住宅建筑在最初設計時,可能并非排放在陽臺。由此造成洗衣機缺少排水地漏,使用時極易出現漏水問題。個別的陽臺排水管,將洗衣水排到散水溝、收集雨水的通道,大量含磷的水進入城市的雨水體系中,產生水污染。所以,需要在此空間中安排地漏,主要供洗衣機排水。如果土建結構中,不止有一個陽臺,需要在各個陽臺中都設安裝地漏,并和生活排水體系連接。此外,部分住宅在業主個人裝修時,可能會形成封閉空間,避免有臭氣進入室內。對此需表明該地漏專供洗衣機使用,并設有水封、有存水空間等。
其三,管道井。高層建筑內,電梯前及公共區域會存在積水及滲漏等問題,成因主要是井中給水管數量較大,且未安有排水地漏。在此結構下,一旦發生爆管及各類漏水問題,井中滲出的水無法有效排出,相應的積水會溢出,在外部空間中,形成諸多不便。現實設計中,需在井中設置地漏及排水管,確保井道中的水能被有效排出,同時加設防水門檻,以免爆出大量水,漏到公共區域中。
底層排水部分的設置,是住宅類項目的規劃重點,一旦有不合理的因素,在實際使用中,會發生淤積的情況,干擾正常排水,影響居民生活。如今,國內對此有專門的設計規定,但現實項目中,依舊有個別設計師選擇通過增加排水管直徑的方式,意圖是提高管道單位時間可通過的水量,片面地認為此種設計可以增強排水效率。但實際上,此種處理方式反而會增加堵塞的概率。假設排水量為定值,直徑偏小的管材,能提升其填滿率,繼而提升水力半徑,使流速加快。但如果直徑被放大,會使排水坡度提高,相當于管道由 調整至,而坡度的最小值擴大,所以,隨意增加管徑,會降低排水的效率[2]。實踐設計過程中,技術交底期間必須與技術員充分溝通,避免過分擴大直徑。此外,排水管偏長也是住宅建筑中比較常見的問題,若屬于單排輸出,實際效果可能不理想。若安設雙排支管,要求銜接處和立管底端的間距至少達到1.5m。
社會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中,生活品質成為人們追求的方向,部分地區已經實現空調普及,并成為一種必需品。但在空調優化居住環境的同時,因此產生的排水問題也對生活造成一定困擾。安設空調時,一般會發生設備排水未能與冷凝水對應的管道連接,導致出現隨意排放的現象,影響外部墻體。此外,由空調產生的冷凝水會被相應管道采集起來,但如果氣候溫度低于零度,會出現結霜的情況,冷凝水無法及時收集,便會從設備外機下滴落,影響下層居民。空調在調節溫度時,形成的凝結水可能會影響樓層間的排水故障。所以,在排水系統規劃設計中,應針對此問題加以考量,土建工程中,便把安設空調的預留板歸納其中,此外,確保凝結水可正常排出。而對于結霜問題,可在外機下方,加設地漏,用于排出除霜水。同時,冷凝水管需趨近于空調孔,方便居民安設。
一是地漏和存水彎之間的搭配。國內無明確要求在地漏處安存水彎,但若不裝會降低人們的應用效果。所以,現實建筑中,通常在內部設置污水排水的地漏,會連接 型的存水彎,并確保水封達到60~80mm范圍內,或利用額外添加短管,提高水深,以免出現串味問題。二是洗臉及洗滌池連接的存水彎。樓板上的空間中,會設置 型的管材,僅有一個。讓居民可以自行清理,減少維修費用。應注意的是,此管材構件不可隨便省去,并在安設其他器具時,檢查連接位置的密封問題。三是馬桶連接的彎頭。此處使用的管材構件若為角和橫支管搭配,使用效果較差,無法達到較優的水利程度,但如采取此結構,應當設施檢查口。此外,還可換成 角的彎頭。四是,橫管和立管銜接。建筑排水體系內,橫管和立管需借助 彎管進行連接,但該管線易發生堵塞。正常應借助兩個角彎管、 斜三通,完成銜接處理。在排水管線中,橫管間、橫立管,比較適合使用 三通以及 四通等。五是管材貫穿土建結構。需保證管材周邊區域,在原有土建結構的基礎上,砌筑阻水圈,厚度至少達到20mm,跨度則應滿足30mm[3]。
給排水的規劃部分,更能展現出現代建筑的功能性特征,關乎居民的生活品質。如今,建筑工藝及材料等均呈現良好投入效果,設計意圖趨近于環保及功能。由此設計工程師需基于工程建設理念及后期建設用料與維護等,應實施集成化分析,彌補設計方案的不足,構建出優質的綠色住宅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