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玉 徐云波
(丹東市航海運動學校 遼寧丹東 118000)
年輕賽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在同齡人中相對較好,他們是賽艇競技運動訓練的重點。因此,要想讓青少年賽艇運動員在比賽的過程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就需要保證他們技能的全面性。賽艇教練在選擇運動員的過程中,不僅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還需要保證科學性,確保所選擇的青少年運動員具備足夠的運動潛能。在此基礎上,針對年輕運動員制訂針對性的訓練計劃。賽艇運動員的運動技能和心理素質及身體素質都直接決定著比賽的結果及賽艇運動員的可持續發展。青少年賽艇運動員在生長的過程中,細胞組織的數量大量增加,身體的各項功能也日趨完善,身體素質也進一步提高[1]。
針對青少年賽艇訓練的負荷能力角度來說,負荷承受能力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賽艇教練需要在仔細地考慮到最佳功率的前提之下,確定青少年賽艇運動員訓練的強度比例。賽艇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有氧運動,如果青少年賽艇運動員訓練不足會直接影響到運動員比賽成績,但是,如果訓練的強度過大,就會導致青少年賽艇運動員運動量負荷過多,影響青少年后續賽艇訓練的有序進行。因此,賽艇教練如果想要最大程度地確保賽艇運動的最大效果,就需要在青少年身體負荷承受范圍內進行有效的訓練。
如果訓練強度太大,年輕的賽艇運動員將在短時間內緩慢成長。有部分賽艇教練在對運動員訓練的過程中采取拔苗助長的方式,在賽艇小隊還沒有取得成績之前,有很多隊員在比較高強度的訓練中就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因此,賽艇教練需要根據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制訂出日常的賽艇目標和年度賽艇計劃。賽艇教練需要做好運動員訓練時間的合理分配,需要在訓練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出遞增乳酸的作用,從而保證青少年賽艇訓練的有效性,這樣運動員在訓練的過程中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并且不斷突破自己的身體極限。在我國的賽艇協會大綱中針對不同年齡段及不同水平的運動員做出了不同的賽艇訓練時間要求。因此,青少年賽艇教練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避免出現訓練過度的情況。賽艇教練可以將一整年的賽艇訓練計劃分成幾個不同的階段,主要包括準備期、比賽期、休整期,針對不同的時期采取不同的訓練量,確保青少年的身體承受能力可以比較好地適應不同階段的賽艇訓練要求[2]。
青少年賽艇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傷。從劃船力量訓練的角度來看,對于已經受訓3年以上的高水平青年運動員,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針對性訓練可以有效地提高整個劃船隊訓練效率。這種改進使年輕運動員的日程訓練負荷能力達到極限的80%左右。在這樣的訓練基礎之上,可以避免出現運動員訓練過度的現象。針對賽艇訓練在冬季的訓練過程,賽艇教練需要采取積累訓練的方式,要求運動員在賽艇訓練的過程中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這樣才能在次年的夏季比賽中發揮出在冬季訓練的最佳水平。相反,如果青少年運動員在冬季這個階段訓練過度,在夏季訓練時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影響到最終的比賽結果。賽艇教練在對運動員進行系統訓練時,需要根據青少年運動員的身體負荷情況及身體康復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否則,就會增大運動員生病的概率,這樣的賽艇訓練也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了。青少年運動員的訓練效率不僅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也會使得身體健康受到影響。因此,賽艇教練需要建立具有穩定性的個性化訓練系統。
青少年賽艇教練在實際的階段計劃制訂過程中,要確保青少年賽艇運動員在每個階段內都能夠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訓練水平。第一,賽艇教練需要建立比較合理的賽艇訓練計劃及訓練方法,根據青少年賽艇運動員的身體實際情況確定訓練的時間及強度,在訓練負荷提升方面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每隔4~5周就將運動員的訓練強度提高5%~8%。在一個階段的訓練結束之后,要及時總結上個周期所存在的問題,如果在總結的過程中發現青少年運動員的賽艇競技能力沒有提升,就需要及時找出可能存在的問題,調整賽艇訓練的計劃。具體可以從訓練的負荷量不足或者訓練的負荷量過大兩個方面查找。在找到問題的基礎之上,有效地提升青少年賽艇訓練負荷的理想性,從而實現整體訓練幅度的上升[3]。
賽艇教練在實際的訓練活動中,需要對運動員的身體狀態進行仔細的評估,要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賽艇教練需要考慮運動員在賽艇訓練中的訓練情況、運動員在前一個周期疲勞極限的積累情況,在了解了這些情況的基礎上,賽艇教練可以采取個性化的訓練來組織賽艇的訓練活動。賽艇教練如果發現運動員有傷病未能及時恢復,在這一周期就要避免對運動員做疲勞訓練,降低青少年運動員在參加訓練的過程中所出現的心率負荷。賽艇教練要控制好訓練中的強度,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地增加負荷強度。每周賽艇主課的訓練時間和賽艇附加課的時間比例大約為1∶1,并且需要給運動員留下足夠的恢復時間,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青少年運動員傷病的發生。賽艇教練的工作不僅充滿專業性,同時也具有挑戰性,賽艇教練在提升青少年運動員執行能力的同時,還需要提高整個團隊的凝聚力。賽艇教練需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疲勞訓練的問題,從而促進賽艇訓練更加的科學、合理。
青少年賽艇運動員訓練負荷的專項性原則指的是賽艇教練在對青少年進行訓練負荷的安排時,要充分考慮到青少年的心理發展規律及賽艇這項體育項目的特點。比如,在針對運動員進行耐力訓練時,需要注重開展水上劃訓練,通過這一訓練,可以發展運動員在賽艇比賽中專門使用到的肌肉纖維。雖然游泳、跑步或者騎自行車都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賽艇運動員的循環系統機能及呼吸系統機能,從而提高身體耐力,但是對于在賽艇比賽中專門使用的肌纖維卻無法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
對于不同的青少年賽艇運動員來說,不管是運動的基礎還是身體的各項發展水平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此外,青少年賽艇運動員無氧閾劃槳頻率之間也有著差距。針對這樣特殊的情況,賽艇教練在安排運動員增加訓練負荷時,需要遵循針對性的基本原則,要結合青少年賽艇運動員之間的不同之處,因人而異采取針對性的訓練,這樣才能取得比較理想的訓練效果。
賽艇教練在針對青少年賽艇運動員開展訓練工作時,要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待訓練工作,對于運動員的訓練安排并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累加過程,要根據青少年賽艇運動員的實際身體素質及心理發展規律制訂比較系統的訓練計劃,這樣才能促進青少年賽艇運動員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無論是周訓練計劃、季度訓練計劃還是一整年的訓練計劃,賽艇教練需要遵循系統性的基本原則,只有最大限度地體現出青少年賽艇運動員運動訓練的系統性規律,才能使得賽艇訓練的過程更加的科學、有效[4]。
這里有2個案例供讀者參考。
案例一:青少年賽艇運動員在平時的基礎訓練中如何提高訓練的強度?
回答:賽艇教練在制訂整個賽艇周期計劃時,要保證運動員在每個周期內的訓練水平在不斷的提高,要平穩地提高訓練的負荷量,采用“適應—提高—適應—提高”的循環過程,在2個月左右內每3~4周就提高5%~7%的強度量,并且在一個周期之后要及時總結。如果在執行計劃之后運動員的技能并沒有有效的提升,需要對計劃進行重新的調整,這樣才能使得賽艇競技技能有效的提高。
案例二:賽艇教練需要經常評價運動員的競技狀態,要依據運動員的各項參數制訂個性化的訓練計劃,在賽艇訓練的主課上要將強度控制好,在運動員的輔課上,可以將訓練的強度降低至1/3強度,或者將訓練計劃改為恢復計劃,給予運動員充分的時間恢復和養傷。每周可以上2節關鍵的訓練課,在這2節課之間需要間隔大約24~48h的時間,保證運動員在上完主課之后有充分的時間休息,這樣能有效地避免傷病。賽艇教練實施科學的決策是非常關鍵的。
綜上所述,青少年進行賽艇的訓練不僅可以有效的促進他們心理的健康成長,還能有效地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與此同時,賽艇也逐漸成為了國家體育項目的主力項目。由于賽艇這一體育項目的特點,不適當的賽艇訓練方式會給青少年運動員的運動生涯造成消極的影響。因此,賽艇教練在制訂相關訓練計劃的過程時還需要考慮到青少年身體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合理有效地提升賽艇訓練的效率,也能極大地激發起青少年訓練賽艇的興趣,從而促進青少年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