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超 葉心明
(華東理工大學體育科學與工程學院 上海 200237)
我國北京、上海、廣州、三亞、晉江、南京、成都、杭州等諸多城市都在打造體育城市[1]。德國是大眾體育發達的國家,德國海德堡城市社會體育的發展又具有其優勢和特色。該文結合海德堡城市社會體育發展優勢和特色,一方面為促進我國全民健身時代社會體育發展創造機會,另一方面為城市社會體育的高質量發展尋求新的突破。
1.1.1 城市社會體育發展基礎
德國社會體育發展具有2個尤為典型的社會基礎。第一,德國居民的體育心態。由于德國在其發展歷程中受到過黑死病等社會因素影響,因此德國居民將體育作為強身健體的方式,在社會不斷發展下,現在德國居民會將體育作為他們休閑的主要方式[2]。第二,志愿者服務。在德國,體育指導員和志愿者隊伍龐大的數量是俱樂部有序運營的重要保障[3]。俱樂部的成員通過負責場地器械維修或俱樂部的指導工作等,以此來形成俱樂部及俱樂部成員雙方之間相互反饋的機制,這種發展模式一方面能夠提高俱樂部成員對體育的熱情度,另一方面能夠幫助俱樂部有序、和諧地發展。
1.1.2 城市社會體育發展體育政策優勢
(1)典型的三個政策。
第一,黃金計劃。黃金計劃的實施主要是建造體育設施,其中包括大量的室內、室外體育場館、游泳場地、兒童游樂場、學校體育場館等[4]。基礎設施的覆蓋率是參與運動的基本保障。第二,“體育的第二種方式”。通過活動的宣傳來召集大眾參與體育鍛煉,在參與者數量的增加上作出了重要貢獻。第三,“體育徽章”計劃。體育徽章具有除運動以外特殊的意義,很多德國人會以體育徽章來衡量是否是一個合格公民,以此激發群眾對體育的參與熱情[5]。
(2)德國各個城市大眾體育自治的政策特點。
德國的自治組織主要由州、市、區體育聯合會構成,還有體育統管團體和俱樂部。體育行政部門與自治組織為協作關系,體育管理部門和專項協會會給予相應的指導與資助,但這些組織仍擁有組織、開展體育活動的充分自主權[6]。在資金上,體育社團組織也具有自我造血能力,如加盟費、注冊費、體育基金等。因此無論是在行政上、還是財政上,體育組織都能獨立發展。
(3)德國社會體育政策遵循的兩個基本原則。
第一,參加體育活動的權利。該政策保障了公民運動場所、運動費用、運動時間、運動項目4個方面,保證每個公民都能擁有交通方便的運動場所,體育費用足以支付運動,運動者時間合理,能自主選擇體育項目[7]。第二,財政上的支持。運動場地建造、運動設備供應及定期維修等費用都需要政府財政上的支持。因此在體育政策下,政府需要出資為其運動環境做好最基本的保證,保證每一個公民有體育鍛煉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向他們提供參加體育活動的平等條件[8]。
1.2.1 城市社會體育俱樂部參與情況
1816—2015年,體育俱樂部大量“繁殖”。在俱樂部數量上,截至2015年有9萬余個協會在德國奧林匹克體育聯合會登記,其中2700多萬人作為俱樂部的會員,俱樂部會員的數量已經占了體育協會的會員總人口的34%[9]。除此以外,盡管很多人還未注冊會員,但是在德國8200萬人中,參加運動的人數達到了1200多萬。德國按照8000萬的人口換算,平均每3個人就有一個俱樂部的成員[10]。
1.2.2 城市社會體育體育活動參與情況
德國各個城市會積極舉辦一些年度性的大眾體育比賽和活動,例如跑步活動,每年從年初至年尾都會安排各種跑步活動,規模也是大小不一,有街道上賽跑,也有城市馬拉松等。德國田徑協會公布在2005年時,德國舉辦的跑步活動就已經達到3821場次[11]。除此以外,還有騎車、龍舟、輪滑等活動。在這些大眾體育活動參與情況的統計中,各個體育比賽和活動的群眾參與率較高,參與體育活動的人數占總數的65%[6]。
1970—2013年,海德堡體育場地面積由8197m2增長至21355m2,室外的體育場所由1個增加至67個,面積達303858m2[9]。2013—2014年在體育領域的投資就達到1000多萬歐元。海德堡體育設施在滿足日常的社會體育活動外,注重提高體育場館的現代化建設來滿足體育運動者的體驗感。2020年,海德堡高新區的施派爾街上投入使用的大型體育館,配備了加熱廚房、衛星式廚房、售貨亭及4個辦公室區,提供籃球賽坐席2884個、站位點2116個、手球賽的位置2658個、站位點1476個。海德堡城市在體育設施上除了增加體育場館的覆蓋率,在體育設施服務上也具有引領作用。
海德堡城市將開放的綠色空間與特色的體育空間綜合利用,將休閑的社會體育完美融入海德堡城市的森林、農田、水域、公園等環境中[12]。城市森林景觀、田園小徑為運動提供了一個運動氧吧,是徒步旅行、跑步、自行車項目的絕佳選擇[13];城市河流是市民休閑的重要場所,也是海德堡每年龍舟節的重要活動場所,每年夏天家庭或俱樂部船只在海德堡登記過就可在河道內通行,卡內河兩岸的綠色緩沖帶也可作為休閑娛樂的運動場地;城市公園設施則是完全向居民開放,分布在海德堡各個區域,更特別的是公園的設計會將兒童與殘障人群的需求考慮進去[14]。
海德堡城市社會體育項目的開展從項目內容上主要包含每年定期舉辦的城市馬拉松、海德堡鐵人三項、海德堡龍舟節及滑輪這4個固定體育項目[10,13]。從體育項目的開展方式上,則是利用開放的空間來作為比賽的場地[15]。鐵人三項從內卡河老橋出發攀登至圣山,途經內卡河流、老城區、宮殿、國王座椅山、哲人小道。海德堡龍舟節則是每年將地點選擇在美麗的內卡河畔,河畔有展示的各式體育商品、各式的食品等供觀眾和參賽者們享受。將這種體育項目的開展內容和方式相結合,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參與者熱情、增強參與者體質,另一方面將休閑的社會體育完美地融入了海德堡城市的環境中,展現出體育城市的獨特魅力。
學習德國“體育徽章”計劃,夯實大眾體育基礎,制定符合城市體育發展的激勵政策。在群眾體育薄弱的城市設置體育激勵政策來鼓勵各年齡段和健康狀況的人積極參與運動,提高體育的普及面;在群眾體育基礎較好且致力于構建體育城市的地區制定激勵政策來吸引參與者,增加群眾對體育的關注度,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社會體育的新階段。
德國海德堡城市的體育場地資源豐富,能夠基本上滿足居民的需求,在體育設施服務方面也具有先進性。中國各個城市可以根據不同的經濟發展情況制定規劃。在較為不發達的城市可以以基礎設施普及為主,增加體育設施數量;在較發達的城市可以提高體育設施服務的規劃,打造設施服務完備的體育場館,來提高體育參與者的體驗感。
中國未來社會體育的發展還是應該使現代化和體育大眾化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可以借鑒海德堡綠色城市社會群眾體育發展的經驗,充分利用城市的綠色空間,各個城市也可以通過其自身的綠地資源,如森林、田園、河流等,通過合理規劃和開發,充分利用城市的綠色空間,打造大自然的體育空間。
海德堡城市社會體育發展的獨特魅力表明了城市社會體育發展是打造魅力體育城市的基礎,對中國體育城市的構建有著重要的借鑒價值。城市的公共空間可以打造成為市民的體育空間,這種讓市民受益的同時,保持原生態完整體育空間的城市社會體育發展模式,即是一種體育城市可持續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