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兵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養護管理中心,安徽 合肥 230009)
高速公路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重要體現。它的良好性能和條件是維持一定水平的交通和服務的關鍵支柱,因此,道路維護是必要的。隨著中國經濟和交通運輸業的迅猛發展,道路交通持續增長,需要維護的道路項目數量也大大增加。由于資源有限,維護順序計劃已成為確保高速公路使用質量的重中之重。道路養護的主要目標是改善道路的運營和質量,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交通需求,提高客流的便利性,并減少貨流對貨運的損害。同時,改善道路質量將減少對該國經濟造成不必要的交通損失。哪里壞就養護哪里,從表面上看,主要目的似乎很明確,但實際上受到道路損壞和維護資金不足的限制。這樣,公共利益會許多錯失的維護機會,經濟損失和社會資源浪費都是不合理的。
公路養護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提高公路性能的水平和質量,增加交通需求,減少貨運量來滿足不斷增長的交通需求。同時,道路養護可以減少事故數量和事故造成的不必要的經濟損失。2011年10月19日,全國公路養護管理大會在江蘇南京舉行,以紀念中國公路養護時代的真正開始。當前,中國的一個普遍問題是對道路維護的投資有限,對道路運營的結構性指標逐步下降,這對道路服務水平產生了重大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如何維護和管理道路。
1)為了適應稅費改革后道路養護工作的變化并改善道路養護工作的管理,道路養護項目應分為:①小型維修工作,②中修工作,③大修工程,④改建工程。如果這四個項目的建設性質與相應的投資額度相抵觸,則應根據項目的性質確定項目類別。2)道路養護項目應根據養護性質進行分類,可分為預防性養護和糾正性養護。3)1983年,常設國際道路協會建議將道路養護分為四類:日常養護,定期養護,特殊養護和改善項目。4)根據項目的用途和目的,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將瀝青路面的維護和保養分為四類:預防性保養,維修保養,道路維修和道路重建。
1)路段養護前的服務水平,客觀和事實調查數據是養護服務水平分析的基礎,研究和分析養護前服務水平的主要對象是路面,交通量,替代分流路線,交通事故和道路維護計劃設計。2)道路養護中的服務水平,維修工作將不可避免地減少道路通行能力,交通改道分流的目的是減少進入養護路段的車輛數量,避免干擾同時確保該區域的服務水平。根據維護路線的布局,主要交通分流方式為剛性分流和柔性分流。剛性分流方式在路段入口前的告示板上采取設置信息情報板的措施,以提示前方交通狀況的交通系統,交警提供協助。3)道路養護后的服務水平,高速公路通車時,服務水平的計算和評估等同于新道路的服務水平的計算。養護維修后,車輛可以通過并可以使用,重新計算各種高速公路指標。養護后需要調查實際交通量,并計算養護后高速公路的服務水平,同時,仍然有必要監視和研究流量增長,增加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并相應提高服務水平。
建立公路養護指標體系的原則。結合交通運營和車輛使用的要求,詳細分析了道路數據的基本管理,制定了道路養護順序計劃指標體系的原則,一般應遵循以下七個原則: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基于理論和現場分析和各種指標研究,并結合人行道,橋梁和涵洞,道路物體,道路植樹結構的分析,以確定各項指標。
2)多功能原理。養護率指數包括道路養護設施,道路養護條件和影響道路損壞的因素,這是一個涵蓋所有道路維護主題的綜合系統。因此,公路養護率指標體系具有多層次的結構,必須采用多功能原則。
3)系統性,全面性和完整性的原則。最終指標應明確定義并取平均值,同一級別的指標彼此獨立,并且與更高級別的指標具有顯著的相關性。指標的收集和量化既簡單又方便,應盡可能與公路養護結合起來,重視收集,處理和分析,指標體系應具有合理的結構,層次清晰。
4)重要性原則。從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和道路工程開始,選擇對公路養護項目有重大意義的指標。
5)規范原則。建議在選擇施工指標時使用現有的內部成熟度規范要求。
6)可行性。該計劃的目的是保持高速公路上更好的服務,這樣可以輕松獲得重要的數據,選擇指標應該基于核心,簡潔明了,盡可能少,最佳的定量估計指標。合理調整指標集,以考慮到環境特征和道路維護需求。
7)定性和定量協調原則。如前所述,開放的復雜巨型系統很難使用純定性分析或純定量分析來解決特定問題。因此,必須使用定性和定量積分方法。
根據以上原則,道路養護規劃指標的選擇可以確保指標體系獲得廣泛的結果,可以準確反映道路網養護狀況。
公路養護順序計劃研究是一個非常宏觀和極其復雜的系統,無論是性能預測,序列計劃指標的開發還是模型本身的研究,這都是一個內容和技術都很復雜的系統,這需要多學科的知識儲備和強大的研究能力,研究的深度和范圍有待進一步提高,一些方面也需要徹底研究。
公路養護序列計劃應考慮養護資源的限制和可預測的路況,并使用適當的優化理論和方法合理分配養護資源,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養護成本的經濟效益。規劃過程主要包括高速公路性能的評估和預測,道路養護措施的確定以及養護經濟評價模型的確定。公路養護順序計劃評價指標體系是將公路養護順序計劃從定性分析轉變為定量分析的必要工具,該計劃中的許多影響因素使得很難在短時間內進行全面研究。
道路養護順序計劃方法主要分為數學計劃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可以分為定性,定量和綜合三類。由于計劃問題的復雜性和隨機性,單一的定性或定量方法不足以有效解決各種計劃問題。這樣,形成了一個綜合計劃,該計劃結合了定性和定量計劃,例如層次分析法,遺傳算法等。
公路養護序列計劃是一個非常宏觀且極其復雜的系統,它的性能預測和建模本身都是非常復雜的系統,同時,它包含許多類型的內容和技術。另外,由于我國地區之間的差異很大,道路養護順序的規劃也比較復雜。在實踐中,有必要徹底分析各種因素,以合理完成道路養護順序計劃,并優化其詳細的評價指標,以提高計劃的合理性和準確性,這樣可以保證高速公路及其輔助設備的良好運行和技術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