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麗
(山東省鄉鎮企業建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山東 泰安 271000)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要金山銀山更要青山綠水”環境保護口號,作為高耗能、高污染的建筑行業,必須起到表率作用。綠色建筑材料是一種通過新科技、新工藝生產的新型建筑材料。主要是指通過廢棄物再利用來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將工業廢渣或生活垃圾等廢棄物作為原材料,通過高新科技或新型工藝加工形成綠色環保、可循環利用的新型建筑材料。
城市現代化發展正在不斷推進,并且伴隨人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如何在低能源消耗的情況下來建設出人民滿意的居住環境值得被建筑行業、政府等社會各方面重視。以下我們將從四個方面來探討綠色建筑節能材料在建筑行業中的使用優勢:
所謂的綠色材料,主要是在現代工藝技術發展的基礎上,對建筑廢棄物加以循環利用,最終形成新的產品,這些加工的產品還具有環保性。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材料技術的進步,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范圍也逐漸廣泛。綠色材料中多有粉煤灰和廢棄的混凝土工程,并在其中摻入環保性能較好的水泥層,從而使得整個建筑材料性能更佳。
當前我國發展中,越來越重視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貫徹,在建筑建設施工中,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符合可持續發展觀念,同時,綠色的優質建筑材料也對綠色建筑物的構建產生著重要的作用。但我國的各類能源明顯短缺,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能源成為制約因素之一。所以,我國要想持續發展經濟,就必須走可節能道路,節約能源的使用,實現我國的能源可持續使用。
建筑行業中使用礦物燃料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這一問題已然成為世界范圍內需要考慮的問題,尤其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政府已出臺明確的規定要減少燃料的燃燒。建筑行業中材料的制造會使用到礦物燃料,光燃料的燃燒就會產生有害的顆粒物,不僅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還造成環境中二氧化碳的提升,從而導致全球溫度的升高、氣候發生不良變化,引起颶風、水災、物種滅絕等各種自然災害。我國的煤炭能源消耗量大,大氣污染尤為嚴重,各地霧霾情況不斷發生,環境情況更是令人擔憂。
在發達國家,建筑技術、建筑材料的發展都在要考慮建筑節能這一因素。房屋的搭建要根據國家的建筑節能要求來實施,因此,在墻面、屋頂、門窗、地面、冬季采暖、夏季空凋散熱等建筑方面均有影響。
1)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屬于非常重要的基礎性材料,使用量最大、應用范圍最廣,因此,此項材料的環保性就直接代表著工程建設的環保程度。伴隨我國生態環保理念與口號的提出,作為高耗能、高污染的建筑行業必須起到帶頭作用,通過適宜的技術或手段,讓建設過程中的在混凝土生產領域生產者開發出了更為綠色環保的混凝土材料,如一些合成纖維混凝土、加氣混凝土等高性能混凝土。因為外加劑或其他環保材料的加入,讓混凝土的環保性更為突出。因此,在建筑工程領域應用的范圍更廣、效果更好。
2)木材。傳統的建筑過程中會使用到木材,木材這種材料雖然較為環保,但是由于建設使用過程中范圍較廣。因此,需要通過砍伐大量的森林來保證建筑的木材需求得到滿足,這與綠色環保理念相背離。所以伴隨現代工藝技術的不斷進步,可以使用更多的速生林木材。這種樹木生長周期短,同時也可以保證木材的使用年限。木材加工層面也開始出現了很多新技術,更符合生態環保的理念。例如,磁化木材技術,不僅可以讓木材的硬度、耐磨性得到有效提升,還能防止木材在高溫加工過程中出現有毒有害物質。
3)保溫隔熱材料。伴隨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在隨之提高。因此,城市擴張范圍越來越大,建筑物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但是由于建筑行業屬于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所以,如果能夠在建筑建設過程中融入更多綠色環保材料,則可有效減輕對環境造成的壓力。在綠色建筑材料體系中有一類降低建筑能耗的材料非常突出,這便是保溫隔熱材料。現以現代建筑工程的外墻施工項目為例,做詳細解析。施工技術人員在進行建筑外墻的保溫層敷設時,可以選擇配置保溫隔熱、隔音性能好的環保型材料,這種材料不僅可以讓室內溫度得到有效調節,還能降低暖通空調的使用頻率,進而保證建筑的能源使用量能夠大幅縮減。
4)防水材料。在傳統的工程建筑建設過程中,為了防止屋面或墻體因長期受到外界環境的侵蝕出現滲漏問題,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會對應適宜的防水材料或技術操作手段。瀝青屬于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較為常見的防水材料之一,但是如果使用傳統工藝瀝青中的硫化物,很可能會污染外界環境,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給建筑物內的居住人群帶來健康威脅。伴隨現代工藝技術的進步,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聚乙烯防水卷材這些既不會對外界與建筑室內環境造成污染的材料不但可以獲得良好的防水、防滲漏效果,還更符合綠色建材的環保標準要求。
現代建筑主要分為內墻和外墻兩個部分。其一,內墻方面,主要是以石膏板為核心的多層板式復合體系,這種體系的墻體厚度是傳統材料墻體厚度的二分之一,由于其墻體自身的導熱系數低于傳統材料,使其具有優良的保溫隔熱性能,此外,這種墻體采取了柔性連接手段,跟傳統材料墻體相比,它的抗震性能更為突出,同時,在墻體單位中的能耗和碳的排放量都較低,充分體現出多層板式復合體系自身的保溫性能良好、抗震系數較高、節材省地和節能環保等方面的優勢,是一種綠色環保且安全性較高的建筑材料體系。其二,外墻方面,目前主要研究的是外墻保溫一體化系統,從圍護結構來看,這種結構的圍護層所采用的是彩色印刷水泥纖維所制造的外墻板,其主要是將木纖維和水泥通過混合制作而成,這種外墻板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其導熱系數僅占彩鋼板的千分之六。此外,用水泥纖維外墻板復合生產的巖棉板保溫防火材料板,能夠形成保溫節能的外墻裝飾體系,這種體系除了能夠確保建筑的恒溫隔濕與保溫隔熱性能,因其豐富的色彩特性還具備一定的裝飾價值。另外,該體系具備不易褪色和耐腐蝕等優質性能,被廣泛運用于美國及日本的房屋建筑之中。
薄板鋼骨鋼結構體系是一種新型的建筑工程結構類型,它是將輕鋼龍骨作為建筑的中心架構,其涉及的主要材料是冷軋鍍鋅板,這種材料在生產過程中無須涂抹防水漆或電鍍鍍鋅,其加工工藝的不斷完善,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又大大減少了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此外,在普通混凝土中的鋼筋所需要的鋼量為50kg/mm2,而輕鋼骨之中僅僅需要28kg/mm2,大大減少了鋼的使用量,由于其在鋼結構上運用了蜂窩紙力學結構原理,二者的結合有效地加強了房屋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是一種實用性較強的綠色建筑材料體系。
眾所周知,建筑施工不僅會影響到周圍居民的日常生活,傳統的施工工藝還會為周圍的環境帶來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將綠色建筑材料運用于建筑施工中,不但能夠有效地減少自然環境的污染現象,還可以保證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將綠色建筑材料體系運用于建筑施工過程,就要求施工人員運用施工網,將施工區域進行全面覆蓋,它能夠規避能源過度消耗而造成的環境污染現象,降低粉塵量,同時還可以為施工結束后的整理工作提供一些便利。具體到施工環節,施工人員則需要全面掌握建筑材料的使用情況,通過定期檢測來收集具備可再生特性的已用資源并對其實施二次利用,從根本上杜絕資源浪費的現象發生,針對施工產生的廢水廢氣則必須采用安全有效的材料進行及時排放,以此來保障施工現場的整潔度,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施工對附近生活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
總之,在建筑業繁榮發展的同時,綠色施工理念也逐漸深入,綠色建材的應用也被引起關注,在建筑施工中應用綠色建筑施工材料可推動建筑業綠色健康的持續性發展,符合當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并促進著整個建筑行業得以健康穩步的向前發展。在可持續戰略、人們需求及經濟轉型的背景下,綠色建筑材料以其綠色環保、可循環利用、強度高、質量輕、保溫性能好等優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分析綠色建筑材料在建筑中應用的必要性,研究消費者、經濟轉型及可持續發展對建筑材料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在建筑工程建設中,根據建筑物功能、內部分區及使用部位的不同,使用不同特性的綠色建筑材料,以最大限度的進行綠色建筑材料應用和推廣。